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作为城南门户的闸口
来源:《15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与转型》  作者:江略、赵卓  日期:2022-12-05

自五代以来,各届政府多数时期都较为重视对杭州城南龙山河、闸的疏浚、整治,此处的交通状况对杭州城内居民生活、商货往来影响至大。闸口在一定意义上可谓城南门户,也是杭州较为特殊的地理坐标。《古杭杂记》载:南宋之时“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白塔桥,即进龙桥,位于江干闸口附近白塔岭下。明代时将原设于候潮门外的浙江驿移置于龙山闸附近。《读史方舆纪要》载:浙江驿在“府南十里龙山闸,左滨江。宋有浙江亭置于候潮门外,亦曰樟亭,为观潮之所。绍兴以后每宰相去位则待罪于浙江亭。明初改置今驿”。明代宁波府鄞县人张大本所作《南京水路歌》中的杭州部分云:“罗山林浦连渔浦,钱唐江潮吼如虎。六河塔近月轮边,龙山闸枕澄江浒。”民国时期,闸口地区的标志意义更加凸显。在抗战结束后重筑三廊庙至闸口马路的议案中提到:“江干为闽、赣、皖、浙数省货运吞吐要口,更为外籍游客步入我杭市风景区之第一印象。”

白塔

微信图片_20221205111344.png

闸口是杭州与钱塘江上游地区间往来的必经之地。宋时于此设有龙山渡,在“六和塔开化寺山下,对渔浦”。元代义乌人黄溍《杭州送儿侄归里》诗有“凉风飒飒吹汝急,橹摇背指龙山渡”之句。清代常熟人郑光祖在乘坐钱塘江渡船时“遥见西北数里有多船泊岸,其地名闸口里,凡往金衢者,必在其地下船”。他还详细记述了其由常熟经杭州前往福建的路程:“常昭起身,由苏至杭共五站,过坝由上河入艮山水城门八里,舟泊断河头。由袁家行起旱,出凤山门十余里,至钱塘江边闸口里,上江山船。由富阳县至江山县共七站。”

大宗商品货物,如木材、盐等,亦多由闸口出入。徽商的木材砍伐运销的主要流动方向之一即“由徽州、处州,经严州,循新安江水系,经钱塘江,抵达杭州,转运江南各地”。明代后期在江干设有南新关,专榷竹木板税,《两浙南关榷事书》载:“木植自徽严衢处直抵大江拢塘,各从商人、商贩、行贩之便,陆续赴本部报单挂号,堆垛塘池,挨次领牌开装,其所经由为横河(自龙山闸起至庆丰桥横入济川桥潭口,约十余里),为直河(自浑水闸起直入济川桥潭口,约三里许),顶关验抽毕,或过永昌坝,或入城河发卖。”再如另外一项重要大宗货物——盐,多由杭州运往省内其他地方。“杭所场盐……停泊德胜、猪圈二坝,候程开运。运往浙东者,过猪圈坝进武林水门,由中河出凤山水门,至江干闸口过江坝。运往浙西者,过德胜坝,由官河出北新关,行销各州县地方。”

闸口

微信图片_20221205111346.jpg

由于行旅往来频繁,货物集散于此,江干闸口地区渐而成为商业繁茂之地。南宋时期,“杭州有县者九,独钱塘、仁和附郭,名曰赤县,而赤县所管镇市者一十有五,且如嘉会门外名浙江市……江儿头名龙山市……今诸镇市,盖因南渡以来,杭为行都二百余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辏,非他郡比也”。明代之时江浙地区生齿繁多,据王士性记载,杭城南北市驿的人口甚至远超其时河北一县之众,“北湖州市,南浙江驿,咸延袤十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非独城中居民也”。湖墅与江干分别为杭州南北水运的重要节点,交通便利,百货辏集,明清以来的杭州相关文献中常以两者并称:

杭之河渠自江干北抵湖墅,为里二十,为区六,八省商旅之所必由。

境内河道自江干穿城至湖墅一带,上通闽广,下接江南,为商货往来要津。

生小江乡市城里,北米南柴满城市。江干柴船到如山,湖墅米船来似水。

城外江干、湖墅两镇为附郭之大市集。

因湖墅与江干的繁荣,以至于在明代,出现了扩大城郭,将二地纳入城内的舆论:“杭州襟江带河,北抵燕而南抵闽。在城内诸河仅若浍渎取行水道而已。舟航鳞次,信宿不达,以故水输陆产辐辏而至者,皆以湖墅、江干为市,城空无储。识者忧之,欲浚广城河,移市入郭……复有湖墅筑子城包络市河之议。”

湖墅

微信图片_20221205111349.jpg

明清时期,闸口地区的过塘行业尤为发达。清代乾隆年间江西商人吴中孚纂辑的《商贾便览》论述“福建省城进京由浙江杭州府水陆路程”:“自清湖至江口水路计六百七十五里。闸口行家徐、杨、马俱好,须先寻主人来,方可搬起行李。如住久,每日三餐,每人五分。”户部主事在北新关抽分,商人的货物需要报税,通常“江口登岸住闸口行家,先遣人同主人到北新关报税”。这些过塘行往往兼具客店、货栈以及报税代理人等多种职能。由上江而来的大量货物如竹木、茶叶、柴炭行等,也在闸口地方转运集散,催生了大量的竹木行、茶行、柴炭行等。徽商木业公所即设在候潮门外的徽国文公祠,乾隆年间由婺源江扬言创立,其子江来喜“又于江干购置沙地,上至闸口,下至秋涛宫,共计三千六百九十余亩”,专门用于竹木的堆贮起运。其后,在江干又成立了浙东木业公所和课商木业公所,并称为“木业三公所”。其他如柴炭行、茶行等也相继发展,茶坊、酒店、百货商铺等纷纷在靠江沿塘一带,建屋开业。

清末民初,闸口地区依然商业繁茂,尤其“自美政至化仙桥一直市肆最为稠密,足为江干之冠”。但此时的闸口不免为近代浪潮所波及,特别是受到宁波开埠的冲击。民国《杭州府志》载:浙江市“在凤山门外,官舟估客自闽粤江右来者道衢州,自新安来者道严州,江干上下帆樯蚁附,廛肆栉比。道光咸丰以来,海禁既弛,甬江轮船四达便利,上游行旅率趋对江之义桥、临浦等镇,东出甬口,鲜有道江干者”。海上运输分走了部分物流,尤其是钱塘江南岸地区的客、货更倾向于选择海运,或多或少影响了闸口地区的经济,然而随后江墅铁路的兴建又给闸口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转机。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