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武林旧事
 
一代宗师——李寿恒先生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宽福  日期:2022-12-16

李寿恒先生是创建浙大化工系的“开山始祖”,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学系,倡导并实现了“三志”、“三基”、“四风”、“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等一系列教育思想,制订並推行了一整套教育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材。他对发展浙江大学、创办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等,开创我国化工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是我国化学工程界的一代宗师。

微信图片_20221216111226.jpg

李寿恒

我对李先生最初的了解是在五十年代从父母那里得知的,那时全国刚解放,父亲(王仁东)克服重重困难从美国返回浙大为祖国建设效力,当时机械系的课程已都有老师教授,父亲向学校提交了“请各院系筹办研究班”的提案,得到时任浙大教务长的李寿恒先生的重视,同意父亲先开设一批类似研究生的课程作选修课。父亲先后开设了高等机械设计、高等材料力学、高等动力学、水力机械等课程。

为了加强工科学生的力学基础,李先生又让父亲到公共课教研室去组建力学教研组,以加强学校基础教育。他欣赏父亲的创新精神,后来国家要在浙大新建化机、化自专业,他和刘丹校长商议,让父亲到化工系去筹建这二个专业,后来又引进了从美国回来的周春晖先生来执掌化自专业,从上海化工研究院调入了侯虞钧先生开拓了热力学领域的研究,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些措施让浙大化工系重铸了辉煌。

微信图片_20221216111230.jpg

李寿恒1924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

1959年我就读浙大化工系化机专业,对浙大化工系在海外的好名声有所了解,由于李先生的努力,国内外许多用人单位宁可录用浙大化工系70分的毕业生,而不优先录用其他大学90分的化工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院、伊利诺大学等名校对去留学的浙大化工系毕业生免补基础课。而在我1986年起担任浙大化工系副主任的十年中,由于我分管教学渐渐地对李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李先生认为创建一流学校要弘扬求是精神,办学要树立“三志”、“三基”、“四风”,给了我许多启示和帮助。

所谓“三志”就是:1.学校要树立宏图大志,办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要办好学校,聘用优秀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且要使学校中大批好学深思之士深研科学,于短时间内与国外一流大学相伯仲。2.教师要有独树一帜、独特见解及自成学派的雄心壮志。3.学生一进大学,就应树立在科学上事业有成的坚强意志。

而所谓“四风”就是:1.学校要有严格的纪律,培养良好的校风;2.学生要有刻苦学习、打好扎实基础的学风;3.教师要有深研教材和教学方法,关心学生启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教风;4.教师要人人参加科研,形成浓厚的学术风气。

而培养人才他强调严格要求,必须紧紧抓住“基础第一”、“质量第一”,从学生进校到毕业始终抓好“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和科研应并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大学建立研究所是培养高级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服务的基础;进行高深研究必须选科技发展和现实生产中的新的重大课题。

李先生办学、执教近70年悟出的这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学校的征途中同样值得遵循,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微信图片_20221216111233.png

国立浙江大学化工研究所师生合影

(李寿恒为前排中)

李先生亲自培养了数千名大学生和几十名研究生,其中两院院士苏元复、杨裕生等20余人均受业于李先生门下。

记得在1985年浙大化工系在西湖会场为李先生举行建系五十八周年、从教六十周年庆祝会,当时李先生不巧骨折尚未全愈,我们用籘椅将李先生抬到会场。庆祝会气氛热烈,主持人问有哪些是五十年代毕业的,一下子站起来有一百多人;主持人又让解放前毕业的上台来,上去的就有二十多人,可见学生对恩师的爱,不远万里赶来参加这一庆祝活动。

在庆祝大会上,华东化工学院院长朱正华教授的一席话让人动容,也代表了广大学生对恩师的情意,他说:“……我从40年代初进浙大,浙大学生都知道有几句话‘浙大—浙大化工系—浙大化工系的李寿恒是联系在一起的,最能代表浙大的是浙大化工系。浙大化工系的具体代表是李寿恒先生。……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多亏李先生坚持教育……以严谨要求所有受业于李先生门下的学生,这对化工系在社会上的声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感谢李先生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化工人才。把我们培养成才……李先生是最有资格代表浙大化工系老师的。’这是我们对母校、母亲的热爱倾注在李先生一人身上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21216111235.jpg

1982年李寿恒(左)在浙江省民盟会议上

在我任化工系副主任期间和李先生有了较多的接触,我们化工系负责人每年在教师节、春节前二次去李先生家看望。冯新德院士是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开拓者,他也是李先生的学生,我有幸二次陪同他去看望李先生,他视李先生为恩师,说起李先生和他感人的故事:早在1937年,由李先生打造的浙大化工系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在国内外的声誉也颇佳,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商得浙大同意,聘请李先生为清华考取留美化学门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按规定这些学生先在国内作相当研习后,再可出国。

冯先生1937年清华理学毕业正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七七"事变爆发,北方各大学南迁,他几经辗转无理想去处,1941年到了在遵义办学的浙江大学。一天,李先生约见了他,告诉他已录取他为研究生,可跟李先生做研究,他为李先生的真挚与豪情深为感动,一年后因经济困难曾向李先生诉苦并说清华多次催他回校,李先生问他:“你回去教什么。”他说:“教有机化学。”结果出乎意料,李先生说:“你就在这里教有机化学,怎么样?”李先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再一次帮助了他,他在李先生身边工作到1945年考取公费美国留学,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冯先生来杭讲学、开会,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抽空去看望李先生,第二次看望李先生出门后,他吃惊地告诉我:“李先生的记性怎么那么好!上一次谈过什么他还记得,我早就不记得了。”

另一位化工系的知名校友汤永谦,给母校捐赠了永谦活动中心、永谦国际数学中心等重要建筑。他1936年考入浙大文理学院化学系,但他喜欢做实事又仰慕李先生就转入化工系学习,1942年在遵义成为李先生第一批化工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李先生身边做助教。李先生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精心筹建实验室外,还在化工系设法办起了制皂、制革、油脂等小化学工场,以供学生实习之用,这也影响了汤永谦。听父母说抗战期间遵义的生活用品也十分匮乏,汤永谦就做起了实业,开起了肥皂厂,非常受大众欢迎,1945年汤永谦考取美国匹兹堡大学公费留学,后走上了办实业之路,也是浙大校友中最早的知名实业家。

当谈到在遵义办学,李先生说起竺校长总是十分动情,他说:“竺校长生活十分简朴,总是以身作则,公私分明,连写家书的信纸都是自已买的。在遵义化工系已走上正轨后,当时自己也有点放松,闲时也会打打麻将,后来有一次有同事告之竺可桢校长的日记里记有李寿恒打麻将一事,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打麻将了,把心思都用到教学和科研上了,竺校长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竺可桢校长1947年去美国考察同时看望留美的浙大校友,行前他查阅在美留学生的通讯录,在日记中写道:“浙大在美留学生共有32人,十之七八为工学院,化工尤多有12人,一次全国冶金留学生共7个名额,浙大化工系就考取5名,浙大全校为之振奋。”可见李先生在竺校长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李先生记性好,上了九十思维仍十分敏捷,一次他在学生毕业典礼大会上说:“……我最欣慰的事是学生能超过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学生们能在艰难困苦中忠于人民的事业,在逆境中发展和崛起。”因此,他对学生们给出了最富哲理的良好祝愿是:“在生活和事业的发展道路上‘半帆风顺’。”

微信图片_20221216111241.jpg

化工教育先驱——李寿恒教授

李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谆谆教诲,他一生淡泊宁静,卓而不群,无私奉献为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丰功伟业,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被誉为“桃李满天下的化工教育一代宗师”——李寿恒先生!

*作者简介:王宽福,浙江大学退休教授,浙江大学1959级化工系校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