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清末民初杭州灵隐寺大殿的复建
上泗山歌
武林旧事
 
南方协和 弄堂起步——浙一护理史(1)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1-04

新中国成立前,战火连天,社会动荡,浙江为数不多的医院都被迫停业,就连教会医院也陆续关闭。

“要把浙江大学办成综合性大学,就必须有医学院,而且在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办医学院更为理想。”1946 年冬,在浙江大学首任校长竺可桢先生的这一倡议下,医学院开始筹办。

1947 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正式获批成立,王季午教授被聘任为医学院院长。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医院可供临床教学与学生们实习,所以王季午教授开始筹办教学医院。同年 4 月,浙江大学从医学院的筹备款中抽出一部分资金购买直大方伯巷(旧称“头发巷”)田家园6号和9号王姓住宅,作为医院用房,计地3亩8分(约)。

经半年修缮,1947年11月1日(这是个值得浙一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浙大医院”)正式开院应诊,一家“弄堂医院”在杭州田家园诞生了,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这也是浙江省第一所正规的教学医院。

1947 年 11 月1 日,天气晴朗,杭州田家园至头发巷一带热闹非凡。下午两点,竺可桢先生和王季午先生携夫人参加医院开幕典礼,仪式由竺可桢先生主持。

据《东南日报》(《浙江日报》的前身)报道:“蒙党政长官、医界先进暨各界领袖宠赐隆仪莅临参观指导,不胜荣幸。”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35.png

1947年11月2日,《东南日报》中缝位置刊登国立浙大医院开业应诊广告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浙江大学报》的前身)是这样描述的:“……新设附属医院……本校师生及来宾前往参观者,极为拥挤,头发巷上,途为之塞。据参观后归来者谈,内部设备极为完美,诸医师护士态度和蔼,招待甚周,此实为本校之福音云……”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38.jpg

1947年11月3日,《浙大医院前日举行开幕典礼》一文在《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刊登,文中报道了医院正式开幕及介绍了开幕时医院的概貌,作者表示医院设备完美,观后称羡不止

开幕典礼结束后,竺可桢夫妇、王季午夫妇与全体员工合影留念。在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中,背景楼是医院当时最好的建筑,面积为648平方米,一楼是手术室,二楼是妇产科和眼科病房,该楼位于田家园6号;护士们头戴燕尾帽,身穿白大褂;女士们化着淡妆,发型是20世纪40年代最时髦的波浪式卷发;男士们都身穿西服,打着领带。

也许当时这张珍贵照片中的医院“创始人”们谁也不曾想到,照片中的文化一直传承到现在,成为医院文化的象征。至今浙大一院还保留着男士打领带,女士化淡妆这个约定俗成的“领带”文化。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40.png

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幕,

竺可桢夫妇、王季午夫妇与全体员工合影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42.jpg

前排右中: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及夫人陈汲女士。

前排左中: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王季午教授及夫人张简青女士。

前排左六:郭绍宗,代理护理部主任,曾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曾任李宗仁先生的保健护士。

前排右六:李天助,参与了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筹建工作,时任副院长,外科主治医师。

前排右一:贺绣君,时任护士长,后任护理部主任,李天助副院长的夫人。第二排右二:吴润辉,时任护士长。

第二排右三:王灵芝,时任护士长。

第三排右一:黄锦才,时任护士长,后任护理部主任。

第三排右二:任一阳,时任护士。

第三排右三:章文学,时任护士长。

第三排右四:王永馥,时任护士长。

第三排右五:张德珊,时任护士长。

第三排左一:沈乙白,时任助理护士。

第三排左四:姜爱信,时任护士长。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45.png

1947年11月1日,医院开幕时的大门

建院时,医院建筑面积为2770平方米。门诊部内设传达警卫室、急诊科、门诊各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牙科、皮花科)、化验室、药房、挂号处、收费处;住院室设有消毒室、手术室、产房等,病房共有病床60张,分头等、二等、三等;医院还设立了营养室、职工食堂、开水灶、洗衣房等;行政办公在中央楼房内,有院办室、总务科、会客厅;职工宿舍分为上下楼,一楼的三间大厅供职工室内活动用,放有乒乓球桌,在这里可以组织节日文娱表演、举办周末舞会。职工宿舍楼旁边有花园草坪、假山石洞、小桥流水,环境幽雅。

医疗设备主要由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二战”后的一个国际组织)和美国医药援华会援助,重要仪器有显微镜、X光机和心电图仪等,虽然只能做三大常规和X线透视、摄片、心电图等,但当时我国刚结束抗战,经济十分困难,这些设施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47.png

医院院史志记载的浙大医院所在地址

建院初期,医院大门设在田家园9号。东临头发巷,南面是绸业会馆花园围墙,西边是窄窄的大王庙巷,巷中有座萧王庙,据说是古代祭奉狱神和关押囚犯之处,北靠马所巷。田家园是条偏僻、狭窄、崎岖不平铺满碎石子的小巷。巷子很窄,许多远道慕名前来的患者经常找不到大门,只能乘坐人力车或三轮车进出巷子,急救车也不能开到医院门口,只能停在庆春街头发巷口,再用担架将患者抬到急诊室。急诊室面积仅10平方米,诊查床是一张小木板床,那时急诊科没有任何抢救设备和药物,也没有固定的医生和护士。一旦有急诊患者,由内科门诊急诊值班护士接诊,敲急诊钟分科。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49.png

1947年11月1日,医院开业时的病房及护士长

办好浙大医院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医院开创前期,急需医学、护理专家和管理人才。在王季午院长的大力号召下,医院短期内招到了10余位有护士长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人才。

当时也有人提议请王季午院长的夫人张简青女士出任护理部主任。张简青女士在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工作过,按经历和年资等条件,担任护理部主任完全符合要求。但王季午院长坚决不同意,认为这易助长不正之风,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后他聘请了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过的郭绍宗女士出任浙大医院第一任护理部主任,协助他管理护理人员及医院事务。由于他们都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过,于是就参照北京协和医院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在王季午院长和郭绍宗主任的带领下,医院全体员工同心协力,使医院短期内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51.jpg

第一批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53.png

  建院初期院务会议记录

当时国内的医学教材多为英文撰写,许多疾病也无统一的中文名称,加上大多数医生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且护士的英文水平也都不错,因此,建院伊始,王季午院长要求全院医生、护士统一用英文书写病历,而给患者看的病历用中文书写,以此来保证全院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微信图片_20230104102855.png

1949年5月12日,国立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护士节全体合影

(未完待续)

*本文选编自王华芬主编《浙一路•流光溢彩——浙一护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2024-04-24
【余杭风物遗迹】古桥沧桑(一) 2024-04-24
校史寻踪|浙江大学堂学生退学始末记录(1903年4月17日) 2024-04-24
再叙国立浙江大学的龙泉之缘 2024-04-24
清末民初杭州灵隐寺大殿的复建 2024-04-2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