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书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
讲座预告丨陈志坚:大禹与越人…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
郑嘉励全新力作《考古四记:田…
 
特别关注
 
年年雅集茶人家
湘湖师范第一任校长
郁达夫眼中的“秘藏之书”
三百文买一枝花?
史林春秋
 
昭晰先生二三事
来源:杭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周新华  日期:2023-01-06

1月5日上午,我正在武夷山大红袍景区访茶,忽然从朋友圈得知令人震惊的消息:我国著名的史前史专家、浙江文博事业的开拓者毛昭晰教授于当日早晨去世,享年94岁。

毛昭晰教授

微信图片_20230106103347.png

得知噩耗,心里无尽的悲伤袭来。我和毛昭晰先生有着很深的渊源:当年是他把我招进了省博物馆工作,也是他和汪济英先生介绍我加入了民进组织,他也为我写的书作过序,可以说他就是我走上文博战线最早的领路人。如今哲人其萎,天人两隔,如烟往事一一浮现眼前。

01

1989年初,我即将大学毕业。作为一个学考古的学生,很想回到家乡浙江的文物考古部门工作。但是联系了一大圈,回复的消息却都令人失望:因为没有编制,抱歉无法接收。

那段时间心情失落至极。但是有一天,早我几年已经在省博工作的阮平尔师兄给我写信出了个主意:担任我们厦大人类学系主任的陈国强教授和时任浙江省文物局局长兼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的毛昭晰先生是认识的(他们都是中国较早研究人类学的那一批学者之一),你要不让陈国强老师给毛先生写封推荐信试试?

听这么一说,我心里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于是我找到陈国强老师,说明来意,陈老师爽快的答应了,当着我的面写了半页纸的推荐信,大意是昭晰先生好久未见,今有一个浙江籍的学生,希望回到家乡从事考古文物工作,希望多多关照等等。信写好后就让我自己寄出去了。

当时我并没有毛昭晰先生的具体联系地址,就把信寄到了浙江省博物馆。至于他能不能收到这封信,结果会是怎样,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之后每一天,就这么惴惴不安的等着消息。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我心里已经开始绝望了,已经着手在厦门当地打听工作的事,实在不行就去旅行社工作了。

我清晰的记得,是五四青年节那天,有同学告知我,在系副主任叶文程老师那里有我的信。我赶到叶老师家,他交给我两封浙江省博物馆寄来的信,一封厚一封薄,是一前一后隔了一天分别寄出的。

拆开信来看,厚的那封写了三页半纸,列举了种种困难,最后也是抱歉地告知,没有办法接收我去工作。

薄的那封只有一页纸,上面简单的写着,经过研究,决定接收我去博物馆,并表示欢迎,云云。

发生了这么奇异而反转的事!当时的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一样,瞬间从失望的谷底跃上了狂喜的巅峰!

我心里明白,这一定是陈国强教授给毛昭晰先生写的推荐信起作用了。要不然无法解释省博物馆前脚后脚寄来的那两封自相矛盾的信。

我心里对毛昭晰先生的感激无以言表。我最终能够回到家乡浙江,从事自己一直喜欢的文物考古事业,若没有毛昭晰先生的帮助根本就无从说起。可以说,毛昭晰先生于我有大恩,他就是我走上文博战线最初的领路人。

02

在省博物馆工作期间,见过几次毛昭晰先生(他当时仍兼任馆长)。我其实很想当面向他表示感谢。但我那时仍很腼腆,而且毛昭晰先生当时还是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我觉得他这样大一个领导,未必还记得这件事,甚至连我是谁也未必知道,所以也就一直不敢开口。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刚工作那几年,也没做出什么成绩,过得还挺狼狈的,这就更不好意思了,我怕他对我感到失望。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毛昭晰先生竟然记得我。我那时开始在杭报等一些报纸的副刊上发表一些小豆腐干文章,可能因为写的题材大多与文物有关,他居然也注意到了。有一次碰到他,他当着好多人的面夸我文章写得好,而且很自豪的说,这小伙子是我当年要进博物馆的!

原来毛昭晰先生一直记得我!这令我激动不已。

可能正是因为这缘故,我结婚的时候也壮着胆子给他送去了请柬。但他会不会来,我也没有把握。听省博的同事说,毛老师(当时大家都习惯叫他毛老师)很少参加小年轻的婚礼的。

令我意外惊喜的是,到了那一天,他和夫人还真的自己打车过来了。包括我父母在内,大家都非常感动。他当时已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居然博物馆一个小年轻的婚礼他仍记得。

他在致辞时,先是夸我很聪明,文章写得很好。话锋一转,他又说聪明的人往往不老实,老实的人往往不聪明。他——(他指着我)是又聪明又老实。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来宾大笑。

我当时听了,心里那个得意呀。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别人这样夸我,而且是这么有名的一位大学者!

从那之后,我和毛老师就越来越熟悉了。2001年,原省博物馆副馆长汪济英来动员我加入民进。我得知民进浙江省委会当时的主委就是毛昭晰老师,欣然答应,但提了一个条件:请毛昭晰老师和汪济英两位当我的入会介绍人。

我后来就加入了民进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先是担任民进浙江省直工委委员、文化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担任了九届、十届民进省委会委员,到农林大学工作之后,又筹建了民进农林大学支部。现在回头想起来,我之所以加入民进,完全就是受到毛昭晰老师精神的感召。

2017年5月1日,在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第十届会议上,我又见到了毛昭晰老师,一起合了个影。那年毛老师已经88岁,仍是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作者与毛昭晰先生合影

微信图片_20230106103434.jpg

这是我和毛老师唯一的一次合影。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也是最后的一次合影。如今毛老师已然仙逝,我再看着这唯一的合影,心痛阖极!


03

毛昭晰老师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儒雅、博学,多才多艺,而且对文物保护事业近乎疯狂的执拗与顽强。无论是省城杭州,还是省内其他城市,有多少古迹都是在他坚持之下保下来的啊!

但对我来说,毛老师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

记得1999年省博物馆70周年馆庆之时,我们在钱江晚报的晚潮副刊上开了一个“浙江文博名家访谈”的专栏。对毛昭晰老师的那篇专访是我写的,题目是《“博物馆是一个人的终身学校”》。

标题之所以加了引号,因为这是毛昭晰老师的原话,我觉得十分经典,于是直接拿来作了标题。

说起对毛老师的那次专访,还有一段趣事。记得当时我是电话釆访,第一次打过去,可能他有事在忙没有听到。后来他看到来电未接,就打回来了。

尴尬的是,我那时在古荡的家里,正打了一盆热水准备烫脚。接到毛老师的电话,又意外又高兴。毛老师那天谈兴甚浓,滔滔不绝,说起博物馆简直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忙不迭地抓过身边一张报纸,用铅笔在报头报尾的空白处忙着记录,生怕漏掉一句话。毛老师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真知灼见随时都会“蹦”出来!

那一通电话足足打了半个小时。等到电话终于通完,那张报纸上也被我写得密密麻麻,而那盆热水也已经凉透了。

“博物馆是一个人的终身学校。”我在文博系统前前后后工作了21年,越来越体会到毛老师的这句话的精髓所在。

虽然我在2010年调入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工作,之后十几年都在从事中国茶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但其实内心那种博物馆的情结又何曾去掉?本以为从此与文博事业会渐行渐远,没料到却是藕断丝连,感情越来越深!

记得那年3月底,我到农林大学(当时还叫浙江林学院)参加入职前的面试,那天刚好接到了毛老师的电话。我在电话里顺便告诉他我要来大学工作了。

我本来以为他会怪我当了文博战线的“逃兵”,岂料毛老师听了我的打算,非常理解而且也很支持。他还说,你去大学当老师,挺合适!

毛老师这句话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后来到大学工作,发现自己还真的挺适合当老师,反正每年年底学生评教给我打的分都是全学院最高的。毛老师真的很有超前的眼光唉!

可惜的是,毛老师已经听不到我当面告诉他这句话了。不过已经去了天堂的他,应该感到欣慰,我会一直记得他说的话的。

毛老师,谢谢你。您在天国安息吧。我会一直怀念您。

我在写这篇怀念文字时,刚好看到了王旭烽老师悼念毛老师的一段文字,写得真好:

“赤子其心,星斗其人 。烁灿其骨,芬芳其魂。路漫修远,终有道循,天奉吾师,复夫何求。”

我就斗胆转抄了王老师这段话,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2023年1月小寒日,于武夷山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读什么书 如何读书”来夏新:书卷多情似故人 2024-04-03
观像|邓小南:“山水”之间“阅读”天下 2024-03-14
荣新江:去邓广铭先生家拜年的往事 2024-03-13
吴宗国先生纪念专栏|邓小南:​忆念吴宗国老师 2024-02-02
戴逸 | 治史入门:我的学术生涯 2024-01-2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