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昭晰先生
2023年1月5日6时40分,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进中央原常委、浙江省委会原主委,著名史前史学家、浙江大学原教授毛昭晰先生,在杭州辞世,享年94岁。
一、中古文博届名家,一生热爱文博事业 毛昭晰,192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1949年至1951年在杭州宗文中学任教,1951年起先后任教于浙江师范专科学校、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历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省博物馆馆长,1993年1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0年10月退休。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九届民进中央常委,第四、五届民进省委会主委。 主要著译有《世界上古史纲》(合著)、《世界上古史》(合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特约编辑)等,此外还发表了《羽人和海上之路》《浙江支石墓的形制和朝鲜半岛支石墓的比较》《关于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几个问题》《江南文化和古代日本》《遣唐使时代五岛列岛和明州的关系》《腊玛古猿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蒙昧时代低级阶段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论古典奴隶制是否奴隶制的典型形态》等数十篇论文。他参加翻译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被学术界列为30种中文史学名著之一。 ▲毛昭晰参加翻译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作为教授,三尺讲台前,学生们犹记“他讲课时用德文、英文、俄文、意大利文互相校勘史料”的那份潇洒;作为专家,他在专业领域屡填空白,发布的创见一次次在学界引起震动;作为官员,他保护了众多文物古迹,使浙江“文物大省”的赞誉当之无愧。 他是中国文博界功勋卓著的名家。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期间,他为文物保护立法的完善献计献策。许多人称他是文化遗产的“救火兵”,被他抢救下来的“宝贝”不计其数——杭州胡庆余堂、大运河边的富义仓、小河直街拱宸桥西的历史街区、西湖的郭庄、沙孟海故居、刘大白墓、宁波的月湖庵、张苍水故居、绍兴的秋瑾纪念碑、嵊州的城隍庙古戏台、溪山第一楼、海宁盐官的王国维故居、桐乡乌镇的修真观戏台、湖州的钱业会馆、慈溪的上林湖越窑青瓷窑址群、温州瓯海的永昌堡等等。他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文物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7年4月,毛昭晰先生在运河(杭州段)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方案评审会上分析小河直街建筑特色(图源都市快报)2009年6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夕,授予毛昭晰等21位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博事业、成绩卓著、德高望重的文博专家“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表彰决定这样写道:“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他始终心系文博事业,为文化遗产保护呕心沥血,奔走呼吁,实践着他‘要为保护文化遗产奋斗到底’的铮铮誓言。”
他一生热爱文博事业。他曾多次说道:“我一生热爱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人的终身学校,我从博物馆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永远是博物馆的学生。”即使卧床养病养伤,他也时刻关注着当前文物工作的最新动态。当得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他的眼睛亮了,高兴地说:“这正是我的愿望,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你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二、发掘重要史料,佐证库书抗战西迁重大意义 《四库全书》享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美誉,囊括了先秦至清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专门领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丛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编成后贮藏于杭州西湖孤山文澜阁,如今已成为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2005年4月,毛昭晰先生视察浙江图书馆善本书库在浙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中,毛昭晰先生是浙江图书馆的老读者、老领导。从1984年到2018年,毛昭晰先生连续35年大年初一到馆向读者和工作人员拜年,数十年如一日关心支持着浙江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对于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文澜阁《四库全书》,毛昭晰先生一直关心备至。 1937年8月,战火逼近杭州,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组织人力物力,在杭州沦陷(1937年12月)之前,将镇馆之宝文澜阁《四库全书》从杭州孤山抢运至富阳渔山,此后一路辗转,地经五省,历时九年,最终于1946年7月安全返杭。此次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漫漫护书路,可谓中外文献史上罕见的文化长征。 200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浙江图书馆志》,毛昭晰先生做序。在序言中,他回顾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抗战西迁史,并用自己在日本搜集的相关史料,佐证了库书抗战西迁的重大意义,对浙图馆长陈训慈和工作人员的“烽火护宝”行动给予高度肯定。1994年我在日本京都读到日本学者松木刚的《掠夺了的文化——战争和图书》一书,才知道杭州沦陷后不久,日本的“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于1938年2月22日派了九个人从上海到杭州,化了许多时间寻找文澜阁《四库全书》,想把这部珍贵的图书劫夺到日本去,但他们的好梦落空了。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文澜阁《四库全书》几经周折而竟然能够安然无恙,这多亏了陈训慈先生和浙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悉心保护,他们是抗战时期文化战线上的英雄,他们所作的重大贡献,我们这些后辈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三、鼓励支持杭州出版社,启动库书整理出版工程 ▲毛昭晰为《浙江图书馆志》所作序言 文澜阁《四库全书》自成书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部分书籍已经面临老化、霉变、字迹缺损等问题,如何让其化身百千、藏诸四海,为其续命,是今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2004年,时任杭州出版社社长的徐海荣先生决定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作为一个出版者,我们也心存困惑:在这个‘务实’的年代,像《四库全书》这种大部头巨著,且实用价值又不大,读者可买可不买、可看可不看的书会有市场吗?”在《文澜“四库”话古今》一文中,徐海荣坦言了当时的顾虑。 带着这份顾虑,徐海荣拜访了毛昭晰。“他对杭州出版社敢于担当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勇气、决心表示敬佩和支持,指示我一定要以‘杭铁头’精神完成这项工程来效国惠民。” 毛昭晰的鼓舞无疑为整理出版工作注入了强大信心。此后不久,徐海荣迅速将此项目上报了相关部门。“年过七旬的毛昭晰先生,为了能尽快地促成此项目的开展,奔走于浙江图书馆与浙江省文化厅之间,亲自召集会议并主持协调。经过多次商谈,于2004年5月,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签署了共同合作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协议。”2006年2月22日文澜阁《四库全书》开印仪式上,毛昭晰先生启动开印机按钮。 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离不开毛昭晰先生的鼓励和支持。
▲文澜阁《四库全书》精装影印本封面 四、牵线绿城合作出版,十年辛苦功德圆满 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是一项巨大工程,面临的困难也超出了徐海荣社长的预估。印刷工作进行到中途时,就因巨大资金压力而被迫暂停。在多方奔走无果的情况下,又是毛昭晰先生热心牵线搭桥,为出版社解决了资金难题。徐海荣社长回忆道: 为《四库全书》整理出版的事,毛昭晰老先生一直在为我们操着他的那份心,他经常打电话,有时还会直接上门听取汇报。正当我们感到快要绝望的时候,他老先生又站出来为我们鼓与呼。他多次找他当年的学生们谈《四库全书》,并亲自出面与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先生商讨给予支持和合作事宜。 徐海荣社长深知当时绿城的难处,对宋卫平的文化担当深感敬佩: 对于老师的嘱托,我想作为学生的宋卫平心里着实有点为难。要从他口袋里拿出3000万元的钱来支持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正遭受世界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实行调控,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一向把品牌视为生命的绿城人日子肯定也不会太好过。然而绿城人宋卫平以他的远见和魄力,以及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文化情结,敢于担当,毅然为这个社会挑起了本应不属于他所要肩负的那份责任,从经济上保证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的顺利出版。……于是,被耽搁停顿近四年之久的《四库全书》的出版工程如火如荼全面恢复启动……又经过三年的奋战,终胜利告捷。 
▲2012年5月8日,绿城房地产集团与杭州出版社合作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签约仪式举行,图中右四为宋卫平先生,右五为毛昭晰先生,右六为徐海荣社长 2017年5月20日,浙江大学历史系1977级部分校友在母校百廿华诞之际,向母校捐赠杭州出版社出版的1559册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以表达对母校的生日祝福。毛昭晰先生与1977级历史系校友、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以及绿城集团执行董事寿柏年等出席了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捐赠仪式。 在捐赠仪式上宋卫平说,支持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出版,是我们为母校贡献的绵薄之力。我们能够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安生立命,这都得益于当年在学校历史系接受到的教育。毛昭晰回忆道:“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浙江图书馆馆长陈训慈先生为保存文澜阁《四库全书》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能让库书印刷出版,面向大众,历史系校友宋卫平与寿柏年热情资助。感谢校友对文化传承的支持。” 

▲2017年5月20日,毛昭晰与浙江大学七七级历史系学长代表宋卫平、寿柏年等出席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捐赠仪式 毛昭晰先生对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史重要史料的发掘,以及为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所付出的巨大心力,会永远留在人们心底,让人怀念。诚如徐海荣社长在回顾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时所言:“我们共同为传承我们伟大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事业在努力,在付出。我们相信这个社会会记住我们,人民会记住我们,历史也将会记住我们。” 
▲毛昭晰(1929-2023)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