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茂伟教授,1962年出生于杭州市余杭区(今属临平区),1980年考入杭州大学历史学,1987年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毕业,师从仓修良先生。1997年到华东师范大学念博士,2000年起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两年。作为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浙东学术史、明清史的教学和研究,曾以长于明代史学研究蜚声史学界,后来由史学史转向史学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有《明代史学的历程》《明代史学编年考》和《皇明通纪》古籍整理等。因为中国通俗史学研究关注到家谱、传记。1998-1999年,与王东合著《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成为他从事公众史学研究的起点。 早在2005年,他编纂论文集《史学的国家视野与民间视野》时,敏锐地注意到史学的民间视野是值得关注的全新领域,于是关注民间史学研究。看到宋元以来通俗史学传统,发现梁启超的君史、民史理论,结合美国发明的public history,将之整合成中国公众史学。2012年以后重点建设公众史学学科体系,因为钱教授相信:“历史学现在要研究活人的历史,活人历史跟死人历史相比,当然活人历史更重要。活人永远是这个地球的主人。当我们把研究重点转到研究活人历史时,历史学的视野拓宽了,由小众之学变为大众之学,这个学科就会朝气勃勃、走向阳光大道。”公众史学的核心,在于从“三个维度解决史学与公众的关系问题:一是书写公众历史,二是让公众参与,三是写给公众看。” “公众史学还从‘技术’和‘产品’层面为历史更好走向公众拓宽了渠道、丰富了形式,有助于克服纯学术研究曲高和寡问题,有助于解决史学与当下生活、社会公众的对接问题,增强史学的应用性,推动史学成为大众之学,实现史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因为钱茂伟教授孜孜不倦的努力,宁波大学中国公众史学学科与专业成绩走到了全国高校建设的前列,承担首个公众史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历史记录理论与实践研究》,创办中国公众史学网(2014年),首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公众史学”(2014),出版第一部《中国公众史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明确提出“公众家族史”,作为中国公众史学体系之一,首拍《公众史学》慕课(2015),创办“公众史学”微信号(2016),召开了多届中国公众史学研讨会。同时成立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发表诸多论文,著作出版《公众史学读本》(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公众史学列入宁波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慕课建设课程。公众史学率先进入宁波大学专业教学体系,历史专业将公众史学定为模块之一,实现了公众史学的研究生教育、历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会教育四大结合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一轮修志时,我初次接触本家族宗谱残卷7册,参考引用编写村简志。三十多年来,利用家谱编纂过乡镇、村史志和《鄞州慈善志》,编著过多部基层史志和个人史、家族史、机构史等公众历史著作,写过一些文史研究论文,为推动当地文化、文明和旅游项目建设出了些力。2012年起,业余编成宗谱、房支谱、联姻谱等若干部,也指导过宁波市几十种家谱修编,同时普查、编著出版过《鄞州现存家谱总目家谱提要》,积累了一些公众历史写作和家谱修编的观点及经验,与钱教授的理论观点本质上大多一致。因此,六七年前,我们初识于宁波桃源书院文化建设研讨会,晚上休息于同宾馆,促膝畅谈两个小时而犹觉相见恨晚。其后,我应邀多次参加钱教授组织的中国公众历史研究研讨会,就家谱修编做专题发言。我的一些家谱序跋和公众历史作家传,刊发于他主编的公众史学公众号及其网刊,让我的一些观点和体会有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年,我坚持深入阅读公众史学研究相关理论成果,接受钱教授公众历史写作和家谱修编的许多学术观点,所以钱教授也是我的导师。因他诚邀,曾受聘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因为追随浙江大学仓修良先生,他读硕士研究生时初识家谱。与王东合著《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就承写有《敬宗睦族的教科书:中国的家谱》一章。1998年12月,曾发表《我对家谱新修的设想》于《社会科学报》和《文摘报》,主张改革传统家谱,编新式家谱,在国内较早思考当代家谱编修创新问题。此后将家谱编修纳入公众史学,完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历史》及《新修小家谱的意义及体例》,形成“大家谱”与“小家谱”二分概念。2007年以来,在大学生中推动“小历史书写”实践工作,汇编成《公众历史书写》(初名《小历史书写》)88辑,完成700万字小家谱、自传编修,其中20辑小家谱,共408部。经过文献研究和广泛调查,他又申报《当代中国家谱编修理论和技术研究》成为2017年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由此当代家谱修编研究进入了主流史学界。 这一当代家谱修编学课题持续研究三年多,2022年,初步成果汇编成专著16章,加导论,凡80余万字,重点研究家谱修编理论与实践,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新谱修编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家谱修编实践和类型研究、当代中国家谱修编队伍建设及家谱质量管理研究、当代中国家谱修编的行业化、组织化与信息化管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建立在多层面、立体化文献资料收集基础上,研究史料和对象纵横交织,点面结合,视野开阔独特,个例丰富深入。这一课题研究,厘清了独立的当代家谱修编史和家谱行业发展史,深化了当代公众家族史编修分支的建设,提升了当代新编家谱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水平,建构了现代家谱修编学的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有别于传统史学研究,将家谱修编当作一个文化生产行业来观察思考,指明了当代家谱改革的公众历史取向,为当代家谱修编提供了系统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必将极大促进中国当代家谱修编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课题研究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原创观点和判断,新颖迭出,如“家谱的本质仍是生命之链的文本化接续”,当代“续修族谱,虽仍是主流,但显然属形态上的复辟与延续而已,仅是文本形态的宗族群体建构而已,不再有实质意义”,“修谱是公民修史权的回归。到了公民社会,公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当然有资格书写自己的小历史,写自己家族的历史,这是历史书写权的回归”,“互联网修家谱,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史学从庙堂之学走向公众史学的一个缩影”。钱茂伟教授致力于建设公众视野下的家谱学,为家谱的生产提供学科与专业的支撑,从而改变家谱这种边缘化的地位,促进当代家谱的生产。一旦公众直接参与当下历史记忆生产,家谱就成为全新的实践学科,就会产生旺盛的生命力。 该课题研究挖掘整理了大量典型的民间家谱修编个案,如成都市阎晋修发明填写式新家谱(1993),第一个研究当代中国家谱编纂理论与技术专家、云南姚建康,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家谱编纂实务之作,长丰县林家俊编著的《家谱编纂实务》《续修家谱琐言》(2009),国内首部以家谱为研究对象的通俗类家谱理论专著、杨宗佑的《中华家谱学》(2009),家谱史上第一本母系型家谱《齐北燕南滨海安氏如华一脉母系型家谱》(2018),全新家谱体例一一韩氏家谱体例等。该课题同时深入梳理了网络家谱修编史,中国第一家家谱网站“华夏吴氏网”(1997),以及金华人江源及其团队,在国内最早探索发明线上自修家谱,家谱文化推广和研究产生全国影响,最终因多种原因准备把姓氏文化产业做大的金华市失去曾经的“谱都”位置,等等。 钱教授认为“当代中国家谱编修研究,应是家谱编修全程活动的研究,或文本,或活动,且应有大量深度案例作基础。一旦引入具体的家谱名,家谱研究就会实证化。当代中国家谱研究,一是根据家谱文本作出判断,二是根据家谱编修活动作出全程判断。同时作为理论思考,又得有直悟的功夫。既面向生活世界思考,又面向文本世界思考。通过大脑的高度提炼,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确实,他的家谱修编研究发挥了自身的学术专长,可以看出研究视角和路径的四个方面:一是兼重社会史、家谱史与家谱理论研究,使家谱修编学进入主流学术领域;二是注重公众史学、网络史学入手改造传统家谱性质,革新谱学观念,使当代家谱修编实现现代转型;三是重视研究家谱文本、家谱修编文献与修编主体经验相结合,积累丰富个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历史上寻找解决措施。家谱修编是一项实践活动,钱教授善于从家谱修编实践中提炼学术观点,从实践的前沿走到学术的前沿,让读者对当代特别是当今四十多年中国家谱修编史会有全面、直接的深刻理解。正如他所体会的:“家谱本身来就是民间的,研究人员的眼睛自然应向下。修谱实践生活远比家谱文本丰富,只要不断到民间调查,就可搜集到丰富的修谱实践资料。修谱一线人员需要高校专家的支撑以增加思考的力量,而高校专家也需要他们的经验与探索。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合作模式”;四是重视全面搜集原创的家谱修编类网络文献资源,坚决抛弃一定要坚持引用公开的纸质文献的陈腐学术观念,把网络资料作为与家谱文本,口述调查并重的当代中国家谱修编实证研究三大主要资料来源之一。所以该专著注释格式和参考文献也明确网络来源,突破了当下某些正规历史类学术著述引用参考的底线,这种尝试适应了网络时代学术方式、方法转型的特征和公众史学的学术研究特点。当然该课题的一些研究观点,也有可商榷之处,如对当代民众是否参与家谱修编的多元自主选择还可以抱以更多宽容。家谱修编是否一定要全面开花,实现其村村、家家有谱,人人留史的愿望。当代家谱修编的复兴兼有转型的时代特征,如何坚持家谱的根本,恪守基本规范,以更好地扬弃问题。家谱修编理论和实践涉及多种学科,也有中外、地域性、类型学等方面不同,是否展开一些比较、交叉研究。此外,我对该课题名称中,当代家谱“编修”或是“编纂”还是“修编”的用词,觉得可进一步斟酌;对其中屡屡提及“人民史”相关观点,则不敢苟同。不过学术层面的观点,兼容并蓄,商榷包容,也是常态。上述是我拜读钱教授该课题成果所撰述评的主要观点。该课题研究期间,经他引荐,我参加过浙江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公众历史专业委员会、修谱委员会,并在天一阁宁波家谱论坛和微信群里,参与讨论他主持起草的浙江省家谱修编标准。我提交了《家谱编纂与制作标准》稿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制订《现代家谱修编基本规范》,因人、地、财制宜,分合格、品质、优质三个层次家谱,保证结构内容的基本信息,扩展个人、家族信息,提升家谱的历史文化属性和家族、家谱个性特色。同时建议“世传”(行传)的要素制订也分基本、扩展和特殊要素三个层次;续修新谱对传统家谱不做任意删节,要妥善完整保存历史文献;浙江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作为民间家谱团体,继续推动试行修谱师专业证书颁发工作,以引导促进修谱专业化。钱教授虚怀如谷,这些观点,部分被其主持的《浙江省家谱修编标准》所采纳吸收。我关注到钱教授发布的《2022年中国公众史学年度回顾》,介绍正在撰写《当代中国公众史记录通论》《当代中国社区史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公众单位史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公众专题史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公众口述史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公众影像史理论与实践研究》《公众口述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口述史若干理论研探》,拟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公众史学研究2024年完成结题后逐步出版,加上已出版的《中国公众史学通论》,已提交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当代中国家谱理论与实践研究》,这套丛书共10种,将大大推动中国公众史学研究和实践,包括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成果如此宏富立体呈现,是因为钱教授有自己独特风格和学术情怀。他曾自言:“在近30年多年的史学研究中,我擅长整体规划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思考,即先划定一个圈,作宏观与整体思考。在此基础上做专题研究,最后整合成一本书。明代史学、浙东学术、明代科举、国家理论、王应麟、公众史学等专题研究均有这个特点。”我与钱教授交往这些年,对他善于理论构建、学术创新的治学风格深有体会。
而且他时常走出象牙塔,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并举,融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一体的。2014年,我曾介绍支持他为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江六村和史家码村编著村史,这两部村史充分利用家谱文献,运用了口述史写法,成为公众社区史,著述方法有学术上独创之处。《史家码村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江六村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核心是用家谱精神改造村史,成为公众社区史,依据史、陆两姓宗谱,加以口述史编修而成,也是一个家族家谱编修史考察。他在主持该两个村史项目编修过程中,参与续修家谱活动,因为一个村多姓势力角逐,他借机创造出《史家码村谱》。因为钱教授身体力行主持鄞州区史志工作,所以我在2016年主持编写《鄞州史志人风采录》时,把以《钱茂伟:用公众历史的眼光打量史志家谱》为题记录他事迹的文章也收录其中。古林镇拟在全镇推动村史编修。2018年,他又亲自带领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展开了为期近半年的近百个村民口述史采访活动。暑假中编定《藕池村民口述史》,完成《藕池村百姓联谱》编纂工作。2019年1月完成《藕池村史》编纂工作。这是他主持的第三部新村史,即公众社区史,意义在于书写村民,村民参与,也让村民分享,从而实现了公众史学三大基本精神。钱教授曾陈述自己这样做的动机:“史学界多数以国家大历史为己任,根本不屑于这样的小历史。有人劝我放弃村史编纂,转向更为重要的研究选题。这显然是不理解所致。我之所以会放下其他选题,来做新村史,显然是我认为这是当下更重要的事。我是从事历史学研究四十余年的成熟教授,且是一个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出身的教授,重视史体的创新研究。近年提倡公众史学,提倡新村史即公众社区史编纂,亲自主修村史,不是为了帮人一部部地修,而是要做出示范性村史,引导一种全新的风气。同时,我想通过实践活动,提炼理论,形成模版,甚至产品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真情告白,体现了这位优秀公众史学家的情怀。 公众史学的建设是历史学由存量研究向增量研究发展的需要,由小众参与到大众参与,历史学才能成为大众之学。根据钱茂伟教授的这个观点,我建议参照“文学作家”提出“公众历史作家”概念,提议为基层文化乡贤举行公众历史作家及系列作品研讨会,以发扬公众历史写作精神,宣传公众历史写作的当代价值,深化公众史学的实践研究。他欣然接受,并拨冗参加压阵。今年8月20日上午,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公众历史委员会(公众历史研究会)、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塘溪镇与童夏家村联合主办的公众史学作家童中人先生系列作品研讨会召开。这是全国首次专门组织的公众历史作家及其作品专题研讨会。鉴于童中人先生一生在公众历史写作的贡献,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公众历史专业委员会和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决定向童中人先生颁发“公众历史写作终身成就奖”。会议由我主持。钱茂伟教授总结发言时提出:公众史学是我们开辟的新大陆,挖掘以前民间和普通人不关注的历史。人人都可以成为或有资格书写历史的公众历史作家。他强调挖掘民间修史人才。村民对家乡有情感,有责任心,所以我们只要好好对其进行专业文化培训,补强他们的不足,就可以成为公众历史作家。公众历史写作扎根民间,传承民间修史精神。史学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民间修史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需要扎实的史学创作功底,另一方面需要顽强的毅力。当代致力于民间历史创作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仍然有一批以童中人先生为代表的当代民间史学家。他们不慕名利,扎根乡村为家乡文化建设无私的奉献力量。这种精神正是公众历史写作精神,正是当代公众历史创作者所需践行的品质。11月6日上午,“公众历史作家俞光透先生及系列作品研讨会”在鄞州横溪正始中学召开,大家围绕正始中学退休教师、横溪镇文化乡贤俞光透先生公众历史写作历程及系列作品,畅谈作者写作风格、作品价值及其文化实践意义。会议也由我主持,钱茂伟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向俞光透先生颁发“公众历史写作终身成就奖”。他在总结中强调了公众历史书写的重要性,指出历史是文本化的过往记忆,历史的世界是文本世界。历史具有丰富性,相较于过去对国家历史的单一关注,我们需学会目光下移,以人为本位,关注公众历史,关注个人史、家族史、单位史、社区史、专题史、诗文集等。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学会做知识的生产者,而非过往单纯的知识的消费者,学会记录、积累、交流、推广,并呼吁更多普通人参与到历史写作与传播中来。2022年12月13日初稿 2023年1月1日定稿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