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杭州钱塘门边,在离西湖不远的西大街(现名武林路)南端,有座壁垒森严的建筑。其四面是双层高墙,墙上各处架有电网,东北、西北角还设有瞭望角楼。这里就是浙江陆军监狱,是阴郁晦暗的监狱和刑场。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此后,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各地的党、团组织屡遭破坏,被捕的很多政治犯陆续被关入浙江陆军监狱。这里成了国民党在杭州关押、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主要场所。 1928年,《时报》刊载有关浙江陆军监狱的报道。 “八·二七血案” 1930年春夏之交,中共中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命令各中心城市的地下党组织立即领导总罢工和举行武装起义。狱中特支接到上级的指示:配合狱外的土地革命。 1930年7月,全国各地掀起武装暴动,国民党当局下令各地对在押的政治犯实行镇压。8月27日早8时,国民党浙江反动当局在浙江陆军监狱采取了突然行动,监狱长亲自带领军警到各牢房分批提人,19名政治犯接连被押往刑场,连续的口号声夹着不断的枪声震动了监狱内外,狱内各狱友义愤填膺,《国际歌》歌声震耳欲聋,情景十分悲壮,这就是“八·二七血案”。血案中惨遭杀害的同志是:詹梓祥、李海炽、石天柱、杨晟、边世民、罗学瓒、陈金立、王屏周、叶自然、吴云、余亦民、裘古怀、曹素民、李临光、陈敬森、徐英、贾南坡、赵刚、郑和斋。 “牢监大学” 除了通过斗争获得权利外,学习成了狱友的主要任务。特别是狱中特支成立后,特支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组织狱友学政治、学文化。 幸存者之一、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曾将浙江陆军监狱称为“牢监大学”。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被捕入狱后,不久即被宣判死刑。但他在狱中仍每天坚持看书学习五六小时,并且还动员狱友和他一起学习。同监的薛暮桥曾问他:“你既然自知必死无疑,为什么还要每天读书呢?”张秋人说:“共产党人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在牢里既然不能革命,就要天天学习,岂可坐以待毙?” 这一席话使薛暮桥感动不已。从此他以张秋人为榜样,在狱三年半,天天坚持学习。 据薛暮桥回忆,监狱规定囚犯购买书籍必须由监狱长亲自审批并加盖公章。为了能弄到书,狱中的共产党人通常会收买或是糊弄看守。先设法写一半书名“叛徒考茨基”,经批准后再在前面添上“无产阶级革命与”几个字。 经“改头换面”后被传阅的政治类书籍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马列著作。一部分人还在狱中自学卢森堡的《新经济学》、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河上肇的《经济学大纲》;阅读《铁流》《毁灭》《小说月报》等进步小说和杂志;自学英语、日语、德语等。薛暮桥、徐雪寒、骆耕漠、杨晟、庄启东等人还自发组成世界语学习小组。丰富的学习活动,对于提高狱中共产党人的政治、文化水平,稳定革命情绪,坚定革命信念,起了颇大的作用。 同在狱中的骆耕漠也与薛暮桥一样,自学了政治经济学。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人都成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 除了看外购的图书,狱中特支还自编教材用于学习。特支宣传委员裘古怀自编了三册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教科书”,组织文化水平不高的狱友学习。党员徐雪寒、李新也自编了《囚徒歌》教大家练唱。革命者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使原本阴晦的监狱变成了学习文化知识、锤炼政治觉悟的大课堂,也成了进行体育锻炼、开展文娱活动的特殊场所。没有活动器械,狱友们自己动手制作,将剩饭和纸屑混合捣成糊,捏圆晒干,制成了简易的象棋;将旧棉花塞在破衣服里做成一个“排球”,用晒衣服的铁丝做球网,放风时坚持锻炼。他们用顽强的生命支撑起崇高的理想,他们坚信:“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的精神!死的虽然牺牲了,活的依旧是在战斗。努力呀锻炼,勇敢呀奋斗!总有一天的红旗,随着太阳照遍全球!” 革命者在狱中自制的象棋 更好地纪念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狱中共产党员发动了向狱方写呈文、要求共同抗日的斗争。后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与国民政府的交涉下,被关押在浙江陆军监狱的中共党员大部分获释。他们为了革命与理想,纷纷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中。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杭州市军管会)发布第一号令,接管了浙江陆军监狱。接管时,狱中还有18名政治犯。杭州市军管会召开欢迎大会,欢迎被囚同志出狱,并为其分配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陆军监狱的原址先后成为杭州市军管会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厅劳改局的办公地。1984年,在浙江陆军监狱旧址上建起了望湖宾馆。1990年9月,浙江陆军监狱牺牲烈士纪念亭在云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景区建成并对外开放。2006年,浙江陆军监狱旧址纪念碑建成。 浙江陆军监狱,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牺牲和鲜血,更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贞。 浙江陆军监狱牺牲烈士纪念亭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