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泠印社成立120周年。若要追溯西泠印社的悠久历史,还得从“创社四君子”说起。 “社以地名,人以印集。”1904年,清朝末期,四位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醉心于金石篆刻的年轻人,相约在孤山南麓数峰阁里避暑休憩、谈笑鸿儒,将把玩金石,品评篆刻作为闲居消夏之乐。他们声气相投,为热爱捐出家产,在西湖边创立了一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的西泠印社,成就了一段“天下第一名社”的传奇。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为“西泠四君子”的丁仁、王禔、叶铭、吴隐。
丁仁、王禔、叶铭、吴隐 以他们的热血之梦为始,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就此诞生。丁仁,时年25岁,生于杭州世家,祖上是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八千卷楼楼主丁丙,自幼饱读诗书,醉心于金石篆刻。除了为印社捐出了丰富的印学资料外,他最早捐出了孤山一块地皮和数峰阁作社址,奠定了西泠印社的“社产”基石;王禔,时年26岁,杭州人,后居住上海,出身名门,秉承家学,其父王同伯历任杭州书院、紫阳书院院长。王禔篆刻造诣精湛,自称“印佣”,其篆刻典雅工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便出自他手;叶铭,时年37岁,安徽歙县人,世居杭州,擅金石书画,精金石考据之学,善篆隶,能镌碑,治印宗法秦汉,融会浙派,风格平实安详,朴茂厚重;吴隐,时年37岁,绍兴人,后客居杭州,从镌刻碑版入道,练就一手削铁如泥的奇功,他善于“通艺而笃行恒见诸实践”,很早就成了名扬浙江的刻碑高手,同时他还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和经营头脑。
《西泠印社史研究导论》中提到,“丁仁有定位之功,王禔有标示之绩,叶铭有守护之劳,吴隐有联络之力。”爱印成痴的丁仁,精于金石书法的王禔,主导日常社务的叶铭,最善经营的吴隐,这四人同心,对西泠印社而言,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西泠印社创立后,孤山从此翻开了山水人文交融的佳篇乐章,不久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潘天寿、傅抱石、唐云等名家也加入其中,发扬光大。自1904年建社起至今,西泠印社先后有七位社长,分别是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在这些文艺巨擘的引领下,西泠印社走过沧桑百年,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文化精神家园。 如今在西泠印社内,仍能看见4座亭子,其中最早的一座便是仰贤亭。1905年春(清光绪三十一年),印社诸君筑亭于此。仰贤亭早期是清明、重阳两节的社员祭典之地。这座封闭式的建筑小品,古朴而雅致。亭内有浙派创始人丁敬身大像碑,嵌于壁间以供后人瞻仰,这块碑由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所画,吴隐摹刻。碑高五尺,画中丁敬持杖立石上。此外,仰贤亭正中安放有一张石圆桌、一条石凳。上面刻篆书铭文一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在铭文的右边镌有“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监造,吴隐刻石”款识。站在亭内,凝望历代印社名家的石刻画像和题赞,仿佛还能一窥前辈们在此流连的时光。 清明时节,抚今追昔,致敬先贤。千百年的君子风范,山高水长。西泠印社传承百年,成为了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的学术团体,也成为杭州人文底蕴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刻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