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何以安葬在南屏山麓
在西湖南屏山麓,在喧闹的太子湾公园和钟声阵阵的净慈寺之间,杭州章太炎纪念馆闹中取静,掩映在一片水杉林中,而绕过纪念馆素朴的四合院建筑,就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的长眠之处。 那么,章太炎先生何以归葬在西湖南屏山麓呢? 章太炎葬地是因为章太炎崇敬张苍水而自选的吗? 章太炎先生的墓地毗邻明末清初的抗清民族英雄张苍水的墓地,而章太炎先生非常崇敬张苍水的为人,1901年章太炎依据鄞县人张美翊藏本编印张苍水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章太炎先生晚年因为崇敬张苍水,特别要求去世以后将墓地选择在西湖南屏山麓张苍水墓侧。 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章太炎先生生前曾经有一次选择葬地,但是却并不是选择在杭州。 1914年,在北京和袁世凯抗争的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软禁期间,章太炎绝食抗议,并写下了一份遗嘱性质的《终制》。
图|《终制》(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终制》中,章太炎表达了对明朝开国功臣刘基的仰慕之情,并且写信给友人浙江青田人杜志远,希望死后能葬浙江青田的刘基墓侧。得到刘基后人允葬后,章太炎即用他擅长的小篆体自书墓碑:章太炎之墓。这也就是今天杭州章太炎墓墓碑上的文字。 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章太炎重获自由,青田葬地的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 当然,那个时候的章太炎很可能并没有考虑杭州作为他的安葬地。他在被袁世凯软禁期间,在写给女婿龚宝铨的信中写道:“而仆性不熹杭地。观其人士情钟势耀,趣利若鹜,……素尝远而避之。” 章太炎墓地的选择者是汤国黎女士 1936年6月,章太炎先生在苏州病逝,逝世前,章太炎先生留下了一份遗嘱,对房产、书籍、地产、收藏品的处置都有详实交代,唯独没有提到安葬地。 太炎先生去世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葬令》,由于抗战军兴,国民政府的《国葬令》并不可能履行,因此,章太炎先生的灵柩暂时厝于苏州锦帆路寓所的后花园中。后来,在灵柩暂厝处增立石碑一块,碑上镌着由张善子、张大千昆仲所绘的章太炎肖像,另有章太炎好友马相伯的题辞。 在这一期间,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为太炎先生的葬地奔走着。 1936年7月,汤国黎冒着酷暑前往杭州西湖,为章太炎寻觅长眠之地。最后,购买了南屏山麓张苍水墓一侧土地作为墓地。她说:“会稽诸申父(甫)先生为觅茔地于南屏山荔枝峰下,苍水公墓为邻。章君苍水,异代萧条,而今共此湖山风月,岂偶然哉。”并有诗记之: 南屏山下旧祠堂,郁郁佳城草木香。 异代萧条同此志,相逢应共说兴亡。 所以,沙孟海说:“汤国黎夫人考虑青田路途太远,就杭州本郡另择墓地,得南屏山北麓靠近明末抗清领袖之一张苍水(煌言)旧茔,亦是章先生平生景仰的人物。” 从这个角度说,汤国黎女士的选择是对太炎先生最好的告慰。 然而,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太炎先生的安葬事宜仍然没能得到解决。 章太炎安葬事宜在周总理的关心下得以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包括沙孟海、夏承焘、沈钧儒、马叙伦、李根源、章士钊等知名人士纷纷为章太炎安葬事奔走。事情的转机来自于一封书信。 章太炎先生的弟子田桓(1893-1982)受汤国黎之嘱,致函政务院周恩来总理,没过多久,周总理回复了一封亲笔信,说:“你的提醒很好。这是件大事,我们一定要安排好。我已发函告诉江浙两省隆重处理。” 1955年3月,章太炎治葬委员会在《浙江日报》上发布营葬启事: 兹定于3月30日自苏州恭迎章太炎先生灵柩迁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张苍水墓东南)。4月3日(星期日)上午10时在墓场举行公祭,祭毕安葬,特此公告。 4月3日,章太炎灵柩安葬仪式在西湖南屏山下举行。仪式由浙江省文史馆馆长马一浮主持,治葬委员会主委邵裴子及范烟桥、宋云彬、田桓、汪东分致悼词,沈钧儒、黄炎培、马叙伦发来唁电,全国政协及江苏、浙江两省相关单位送了花圈。汤国黎致了答词。 墓碑上的文字即依章太炎用小篆体自书墓碑文所制,墓碑文一直由杜志远保存,现由其哲嗣杜伟交付制碑,原书则捐给浙江省博物馆珍藏。 图|章太炎自书墓碑(浙江省博物馆藏) 1980年,章夫人汤国黎女士去世。1986年,值章太炎逝世50周年,汤国黎被安葬于西湖南屏山夫君墓侧,墓碑文由沙孟海撰写,共九字:章夫人汤国黎先生墓。 1987年5月在北京中南海举行了“章太炎文物捐献仪式”,章太炎先生的后裔将1300多件章太炎相关的文物捐赠给了杭州市人民政府。1988年1月12日是章太炎诞辰119周年,杭州章太炎纪念馆在章太炎先生墓前正式建成开馆。 文字:持明院主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