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修改《邓家乡怎样运用中心社带动互助组和个体农民开展生产运动的》文章手稿 1949年至1953年间,毛泽东同志对我国农业合作化的认识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初级合作社三个阶段,他对农业合作化的经济效益、发展原则、外部因素等方面的探索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合作化理论,这一理论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为了总结和指导我国农业合作化工作,毛泽东亲自收集整理各地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报道和情况反映,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编入文章176篇,约90万字,《合作化模范邓家乡》就是其中一篇。 
邓家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劳动的场景 
邓家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劳动的场景 寿昌县邓家乡(今属建德市更楼街道),山高林密,以产桐子、茶子、茶叶为主。邓家乡农民听党的话,土地改革后,乡里迅速组建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山区生产搞得有声有色。 
毛主席为《合作化模范邓家乡》文章撰写的按语 邓家乡有一篇总结互助合作发展山区生产的文章上报到省里。浙江省委办公厅以《邓家乡怎样运用中心社带动互助组和个体农民开展生产运动的》为题发表在《浙江农村工作通讯》上。1955年3月17日,毛泽东主席编辑后,改文章标题为《合作化模范邓家乡》,并撰写了按语。 (本文图片来源:中共建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