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武林旧事
 
【交通中外】胡雪岩的亚欧印记之胡雪岩与日本
来源:胡雪岩故居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9-15

十九世纪的日本

    19世纪上半叶,在日本发生了一场震撼全国的明治维新运动,这是日本近代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1854年,美国用武力强迫日本打开门户后,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连绵不断,反对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要求实行资本主义改革的“尊王攘夷”、“尊王倒幕”运动也迅速展开。1868 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迫使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随之,天皇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进行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版籍奉还”(版指领地,籍指户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在这场大变革中,“方盛排佛”,日本佛教遭受到排斥和打击,一度兴旺的佛教衰落,年轻的僧侣纷纷还俗,年老的僧侣不得不变卖庙产度日。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21.jpg

日本梵钟

收购铜钟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1862-1874),杭州富绅胡雪岩(名光墉)泛海东游日本。胡雪岩笃信佛教,每到一地,必往寺庙观瞻。见庙貌荒芜,佛刹凋零,僧侣们正在为变卖庙产而奔波,遂以廉价将寺庙之铜钟购得。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24.jpg

浙东运河

    据传,胡雪岩当时购得铜钟50多口,大多来自日本大阪和纪州诸寺,在其沿海地集中,借助季风盛时,装船出海,春泛扬帆,直抵浙江宁波港,再经浙东运河,过钱塘江抵杭。当时,机船尚不发达,舟楫往来,全凭风力、人力,数万斤之铜钟,由海上运输,实为海外交通一大壮举。铜钟运抵杭州后,胡雪岩命人在钟上纵带上镌以“钱塘弟子胡光墉敬助”等字样,分赠各地寺庙,以行善事。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26.png

虎跑泉铜钟铭文

“钱塘弟子胡光墉敬助”

    促成胡雪岩购日本铜钟敬助于杭州诸寺庙,据专家推测,有两大原因,一是清同治光绪年间,正是胡雪岩事业鼎盛之时,开办的钱庄、金银铺、胡庆余堂药铺都非常兴旺,此时的胡雪岩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去日本考察,并购买铜钟。二是咸丰末年太平军入杭,杭州许多寺庙,包括灵隐寺被毁,也极需得到社会人士的敬助。胡雪岩为清末闻名全国的大资本家,在杭州做过不少善事,也是近代企业家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29.png

迁徙的日本铜钟

一.米内山庸夫调查到的日本铜钟

    米内山庸夫于1928年8月来杭任领事,他受彼国文化事业部的委托,曾遍游各地,寻访日本铜钟的下落。共访得日本铜钟14口,除摄去照片,拓其铭文,详记形制外,回国后,又在《支那》杂志上撰文,介绍了这14口铜钟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32.png

米内山庸夫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发现

    1.距米内山庸夫调查后的26年(1953),黄浦泉先生曾在杭州池塘巷天华小学内发现日本铜钟一口。杭州天华小学,原为仙林寺旧址,寺圮后改为校舍。此钟当为胡光墉捐赠仙林寺钟。寺废钟存,为米内山庸夫调查所不及。此钟现已不存。

    2.杭州岳飞(墓)庙之铜钟,是米内山庸夫调查中的唯一“幸存者”。此钟原置于杭州众安桥岳墓内(原众安桥小学内),十年动乱时期,曾被杭州下城房屋拆建队搬去,倒置在预制工场内作水缸使用,双龙钟钮被毁。李柏霖先生在当地群众协助下调查发现,移至栖霞岭岳飞墓庙内。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36.png

岳庙铜钟

    3.湖州铁佛寺之日本钟,直径90厘米,高160厘米。此钟铸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约1500千克,除双龙铜钮被改作铁钮外,至今保存完好。据说此钟原存放在湖州天宁万寿寺,为米内山庸夫当时调查所未见。

    4.杭州虎跑泉之日本钟,此铜钟在虎跑泉钟楼,通高135厘米,约合四尺五寸;龙头高25厘米,约合十寸;钟底圆直径80厘米,约合二尺七寸半;底边厚8厘米,约合三寸多。悬挂铜钟上部分东南西北各有五排,25只钟乳,四面计100只钟乳,另四纵带间各有两只钟乳,共计有108只钟乳。每只钟乳直径为3.5厘米。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39.png

虎跑泉铜钟

    从日本运来中国的铜钟究竟有多少,已无资料可考,但现存在杭州、湖州两地的三口日本铜钟,却为我们研究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清代的海外交通,以及日本佛教的兴衰,提供了历史的见证。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42.png

19世纪日本钱币

    在日本,硬币直到17世纪时都无足轻重,并且大多从中国进口。即使是后来铸造的青铜币,也仿照了中国模板。日本有一种独特的钱币被称为大判(小判、判金,日语意为“金币”),是一种带有印记和墨水铭文的椭圆形扁平大金片,发行于公元1592至1860年间。单位为分和朱的硬币均为矩形状的金币和银币(朱银),单位为文的硬币则是由铜铸造的。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45.png

日本大判

微信图片_20230915100349.png

日本小判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杭州铁路文化宫今昔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