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武林旧事
 
抗战后期三次天目山反顽战役(一)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2-29

第一次天目山反顽战役

在天目山第一次反顽战役前后,余杭的地下党组织就已经和新四军建立了联系,地下党员金秀林等向新四军传递情报,担任向导。1945年3月12日,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进入余杭,其间正值天目山第二次反顽战役期间。新四军进入余杭后,在随后的参军热潮中,有240多名余杭青年加入了新四军部队。这些余杭籍的战士绝大多数参加了随后的天目山第三次反顽战役。据统计,北撤以前牺牲的余杭籍战士有17人,绝大多数是在第三次反顽战役中牺牲的。因此,新四军在余杭的很多活动,都跟天目山三次自卫反顽战役密切相关。现将新四军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情况进行整理,作为新四军在余杭活动的背景知识介绍给读者。

一、天目山第一次反顽战役的背景——新四军向莫干山区进军

1944年秋,抗日战争已经到了相持阶段的后期。中共中央作出了向东南发展的战略决策,粟裕奉命率新四军第一师主力渡江南下,成立苏浙军区。苏浙军区成立后,经短期整训,就开始了向浙西敌后进军。浙西地处京、沪、杭三角地带的中心,天目山逶迤其间,北与苏南根据地相连,西与皖南毗邻,东接上海,南临钱塘江、富春江与浙东相望,既是战略重地,又是向东南进一步发展的基地。

而京、沪、杭三角地区曾经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区,虽然这时已被日寇占领,顽固派自己无力加以收复,但是又绝不甘心让新四军收复这块失地。从敌、我、顽三方的态势来看,京沪杭三角地带有逐步发展成为三方斗争焦点的趋势,其战略重要性明显提高。

1945年春,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我军实现从抗日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的任务,已逐渐提上日程。鉴于新四军向东南发展势必将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自卫反击战在所难免。因此,在苏浙军区面前,就摆着实现由比较分散的游击战向相对集中的运动战转变这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为了打好运动战,苏浙军区一成立,就提出了“学习大兵团作战”的口号。出师之前,一、三纵队在整训中除进行政治动员、政策纪律教育外,各支队开展了山地运动战的战术、技术训练。在二三月间,军区组织团以上干部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着重学习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抗战后期的战略转变问题。粟裕亲自授课,讲解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战例,强调在作战中要贯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各部队必须坚决执行命令,密切协同配合。此后,粟裕又在苏浙军区办的《前线》杂志上发表了《巩固与发展,统一与分散》一文,针对部队思想状况,强调要克服本位主义、山头主义、狭隘地方观念,发扬顾全大局,服从统一指挥的优良战斗作风。所有这些都为部队由分散到集中,由游击战到运动战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苏浙军区在整训部队的同时,商讨制定了向浙西敌后进军的作战方案。由于江南地区敌我斗争十分复杂,战局发展瞬息万变,再加我军人数较少,装备较差,因此华中局提出了调动国顽,逐渐推进的方针。苏浙军区遵照这一方针,调查研究了这一地区的具体情况,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确定了进军路线。

当时,湖州、嘉兴、杭州、富阳等平原地区的城镇有日军重点布防。孝丰、临安、昌化、於潜及广德、宁国一带的天目山区是敌顽交接地带,国民党三战区的52师、62师和192师等主力集结其间,我军若直取孝丰及其西南、东南,则顽军后方宽广,援兵甚易,可能陷入僵局。介于杭嘉湖平原和天目山山区之间,是莫干山敌后地区,这里有日伪军在一些城镇构堡据守,另有忠义救国军和土顽部队三千余人在这一带活动。我军若首先向这个地区进军,尔后即能以此为基点向东、向南打通与浙东的联系。若顽军乘机攻我侧后,则我正可以在孝丰、安吉以西的山地与其作战,在运动中歼灭之,得手后再引向东南发展。这一方案,军事上比较有把握,政治上比较主动,因此决定采取这一进军路线。

这样,苏浙军区确定的进军部署是:第一纵队进至安吉、递铺以东,余杭以北,控制莫干山及杭(州)嘉(兴)湖(州)敌后地区,建立前进基地;第三纵队两个支队进至誓节渡、广德、泗安以南,配合第一纵队行动,一个支队在广德泗安公路南北地区掩护后方交通;第二纵队除继续巩固四明山地区外,逐步向西发展,策应主力南进作战。预计到孝丰以西、以南的顽军主力很可能来堵截我军,或奔袭我后方。因此军区决定一纵一支队在进军莫干山区的任务完成后,逐渐隐蔽、集结于孝丰东北地区,以保持一、三纵队左、右两翼在运动中相互策应的态势。

根据上述部署,1945年2月10日,第一纵队从长兴槐坎出发,向莫干山地区前进。11日是农历小年夜,新四军指战员冒着寒风飞雪前进,傍晚在梅溪附近遇到了西苕溪的阻拦,一时找不到渡船,指战员们赤脚跳进了冰冷的河水,手拉手地蹚过了齐腰深的大河。12日分兵前进。第一支队直插递铺;第二支队经和平、周坞山、大冲指向武康、三桥埠:第三支队经回车岭到华严寺。沿途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粉碎了日伪军的袭扰、土顽的袭击和浙保二团的阻拦,控制了武康、递铺一线。接着派出工作队,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党组织和政权,开辟了莫干山地区。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一纵侧后安全,三纵第七支队经章吴进至景坞、上堡一线。

不出所料,我军刚向敌后进军,顽28军立即下令“乘匪离巢之际一鼓捕捉而歼灭之”。根据顽三战区所属苏浙皖挺进军总司令部12日电示,28军于13日命令62师师长刘勋浩统一指挥62师三个团(另附浙保二团)和忠救军一个团向我军进攻。按照28军的规定:忠救军从西面向章吴方向进攻,截击我军之侧背;62师在中间的塘浦、递铺地区进行围歼;在东面,则令在武康以南的第一挺进纵队西进以阻挡我军向莫干山地区进军,并协同62师,妄图聚歼我军。但是,第一挺进纵队“始终未见西进”;而在14日,刘勋浩错误地得悉我一纵队“全部向莫干山移动并有继续东窜的模样”,因此决定改变原计划,动用其全部兵力向章吴、上堡地区进攻。出发前刘勋浩在孝丰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开会,他说,新四军已经东去,回援至少要三天,在上保地区只有一个支队,用五个团去吃它,“两天解决”“绰绰有余”。于是令忠救军二纵四团自广德的小白店出发,从西面进攻我上保阵地;62师之184团、185团由孝丰经外白杨从东面迂回至景坞、上堡一线,向我七支队发动猛烈进攻,刘勋浩自己则率186团进至梅村边(新政)压阵。

景坞、上堡在当时孝丰县的西北,今属安吉县章吴乡。这一带东西两侧山峦对峙,南高北低,中贯一溪,宛如袋形。在东侧,由北向南为大爪岭、小爪岭、大青山、金鸡岭等,在西侧有凤凰山、乌石山等,在南面是大王山、九松岭。这里地处浙皖两省交界,山岭重叠,林密路隘,利于我军近战夜战,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二、天目山第一次反顽战役的经过——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1945年2月14日中午,忠救军二纵四团首先由凤凰山向我七支队进攻。七支队奋起自卫,天目山反顽战就在上堡地区拉开了帷幕。忠救军即忠义救国军,是戴笠的一支特务武装,手持美式卡宾枪,行动迅速狡诈。七支队为了对付它,在凤凰山脚下来了个明退暗进,引忠救军下山追击,待包围圈形成,佯装败退的我军狠杀回马枪,将其一部歼灭。在五个小时的激战中,七支队二营教导员孙振国英勇牺牲,五连阵地失而复得好几次。黄昏时,七支队在八支队二营的增援下,将忠救军击溃,夺回阵地。其后又多次打退了忠救军的进攻,控制了凤凰山,消除了我军遭受东西两面夹击的危险。

15日晨,62师184团、185团向我上堡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我三纵队当即以八、九支队全部投入战斗,与顽军激战于乌石山下的丁岭以北,景坞以南之线。其时我军占领大爪岭;顽军占领大青山、小爪岭和金鸡岭,山上有碉堡和战壕。我军一面在大爪岭狙击敌人,一面向大青山、金鸡岭发起进攻。62师虽属国民党正规军,但战斗力不强,冰天雪地里有的士兵只穿一条裤衩,一个连的士兵有三分之一是病号。他们只能凭借碉堡战壕和武器优势阻挡我军的攻势。我军在几次冲锋失利后就改变办法,让战士们在山脚下隐蔽休息,而由各连司号员不时地吹响冲锋号。那昼夜不停的进军号声使顽军坐卧不安,躲在碉堡战壕里一刻不停地用机枪扫射。而我军则待其疲乏不堪之时,发起冲锋,攻上山头,展开白刃肉搏战。与此同时,我军的阻击战也打得十分顽强。九支队八连在章吴东山抗击顽军的一个团的连续进攻,激战竞日,杀伤顽军数百,全连指战员虽伤亡大半,阵地仍屹立不动。

16日,正当三纵队浴血奋战之际,一纵队奉命留两个营于莫干山地区,主力由递铺经塘浦出观音桥夹击62师之侧背,顽军攻势顿挫。原来,刘勋浩以为的我军主力已全部东去是一个错觉,一纵主力早已隐蔽集结于递铺附近待命。结果,刘勋浩倾巢出动本想夹击我七支队,不料自己却落入了我一、三纵队的夹击之中。刘勋浩大惊,于当日连夜率186团逃回孝丰。184团和185团则分别被我军包围,与62师师部联络中断,经战斗大部被歼。16日夜,62师溃兵正与急进中的我一纵队相遇,62师有一个六连晕头转向,竟跟上一纵队三支队六连走了,他们疲惫不堪,步伐沉重,我军就“帮”他们扛了四挺机关枪和一个炮架……直到我军向他们开火,他们才慌忙逃窜,最后经一场混战,顽军纷纷缴械当了俘虏。

17日,我军乘胜追击。一纵队主力猛追62师逃敌,于孝丰城北隘口塔山岭和城西大阳山一线重创残顽,解放孝丰县城。18日,一纵继续向南追击,占领报福镇。

三纵主力在上堡战斗后,紧追残顽,占九松岭、出大王山,至大、小杭坑。但因部队刚从江北平原来到江南山区,初次山地战,还缺乏经验,因而追击中俘获不多。18日,三纵协同一纵主力将忠救军二纵四团大部围歼于西土于市、渔溪口一带。

第一次天目山反顽战役自2月14日至18日,历时五天,共歼灭顽军1700余人,缴获迫击炮3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30余挺,汤姆森轻机枪14挺和步枪600余支,我军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区。我三纵指战员伤亡269名。

从战略战术上看,这次战役中顽军是分进合击,偷袭我之侧背;我军则采取了正面阻击与侧背迂回合击相配合的战略。取胜的关键是我军事先有预见,在分兵前做好了随时能集中兵力的准备,结果就能以迁回对迂回,以夹击对夹击,造成了我军的优势和主动地位,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三、天目山第一次反顽战役的意义——新四军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区

这次战役是在天目山北麓的孝丰地区进行的。抗战期间,日寇曾6次占领孝丰县城,国民党军队每次都不战而逃。当地居民遭到了日寇的残暴蹂躏和国民党的肆意搜刮。日军一到,烧杀抢掠,孝丰城三分之一房子被烧毁,四乡居民被抢劫一空。日军撤出,国民党进来又向人民要“慰劳品”“胜利捐”,征收捐税的名目比香烟牌子还多。连国民党孝丰县县长也承认:乡镇长“无事把持肥私,遇事摊派中饱,毋庸讳言,人民负担,既无限制,乡镇事业也无法推行。”

新四军进入孝丰,那秋毫无犯的纪律,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国民党军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次战役正值过旧历年,有的人家桌上摆着过年的饭菜,新四军经过也一筷不动。新四军待民夫如亲人一般,每到开饭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碗筷送到民夫的手里,让民夫先吃。战斗中遇到危险,立即喊叫让民夫卧倒,时刻注意民夫的安全。老乡们深有感触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他们乐于为新四军带路、送粮、抬担架。

孝丰是进入天目山的北大门,它北连长兴、苏南,南与临安、余杭毗邻,东与莫干山、杭嘉湖相连,西接广德、宁国,是一个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新四军首战告捷,解放孝丰,对于遏制敌伪,巩固苏浙皖根据地,进一步控制天目山,向东南发展有重要意义。

来源:《新四军在余杭》 作者  陈杰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档案故事|“威尔逊总统号”上的沈善炯 2024-11-18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