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港观鱼公园北门进入,有座园中园,名叫蒋庄。有位国学大师,曾在此居住了16年。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都到此拜访过他。这位大师,就是博学、长寿、受人尊敬的马一浮先生。 蒋庄 马一浮 出生在浙江绍兴的马一浮,天资聪颖,有神童之称。1898年,应试秀才,马一浮获得第一名,同场竞试的鲁迅获第三名,鲁迅弟弟周作人获第四名。 民国时期浙江第一任都督,又曾任交通总长的汤寿潜,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主动把女儿汤孝愍嫁给了他。考取功名、迎娶名媛,成了汤寿潜东床快婿的马一浮,16岁那年,春风得意,志得意满。
然而3年之后,他就遭受了接踵而来的打击。先是父亲重病去世,接着妻子也香消玉殒,马一浮的人生一片灰暗。 马一浮在蒋庄面前的合影 马一浮在写字 虽然和妻子在一起的日子只有3年,但是他的心早已经随妻子而去,他发誓:我要从一而终,以后不再续娶。直到85岁去世,从此不再与女性有任何牵连。陪伴在身边的,只有书。 李叔同说:“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龄,所读的书还不及马先生多。” 很多人以为,马一浮既然是儒学宗师,那肯定是不知世界变化的老古板。其实,他却是最早出国留学的那批人,不仅精通儒学,西方文化也了如指掌。 早年,他去美国学习,自费购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回国后,他开始与国内同仁共同研读这部人类社会哲学巨著,成为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 通晓六、七种语言的马一浮,他的学问都是自学而成。他对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擅长书法,将章草、汉隶合为一体,自成一家。梁漱溟称他是“千年国粹,一代儒宗”。周恩来总理评价他是“当代中国唯一的理学家”。他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新儒家三圣”)。 马一浮的书法 马一浮的信札 马一浮专治学问,远离官场。他先后拒绝了北大蔡元培、浙大竺可桢校长的聘书,却在抗战期间创办书院,以专门培养圣贤为宗旨。 早年曾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的秘书长,后来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时又聘他为文科学长,他却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为由,拒绝出山(于是陈独秀被聘为文科学长)。 马一浮以治学为务,拒绝一切俗务。他安贫乐道,虽然名声在外,但其性格和志向都不似常人。 建国后,在陈毅副总理的诚恳邀请下,同意出任华东(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等职。他在浙江大学也任教过,并为《浙江大学校歌》作词。 蒋庄旧影 马一浮先生自幼向往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为乐”的隐士生活,成年后更是绝意仕途,不趋利禄。成为“二十世纪师儒中的一个真正隐者”。 他自述一生有三好:一好读书,二好朋友,三好山水。马一浮又自称自己是一个“不祥之人”,“一生少福泽”。他11岁丧母,19岁丧父,20岁丧妻,从此不再续弦。 他将生命融入学问,练就了一副旷达、洒脱、从容、淡定的胸怀,逢苦不忧,看破生死。 1942年,马一浮在四川乐山“复性书院”旁与助手詹允明(前排右二)等合影,照片题字者为当时的复兴书院学生王伯尹 出于对先生的敬重,他的学生蒋国榜,以待父之情及尊师之本,与马老结下了可贵的师生情谊。1950年,他邀请老师来蒋庄居住,一住16年。 蒋庄原名“小万柳堂”,最初由无锡人廉惠卿所建,是廉惠卿、吴芝瑛夫妇的隐居之地。廉惠卿是著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他夫人吴芝瑛是“鉴湖女侠”秋瑾的金兰姐妹。 后来他们因经济拮据,把小万柳堂转卖给了南京的富商蒋国榜(苏盦),因主人由廉惠卿换了蒋国榜,所以这里又称为“蒋庄”。蒋国榜将小万柳堂改名为兰陔别墅,兰陔的意思是孝子养亲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马一浮在杭州虎跑“滴翠崖”摩崖题字与弟子丰子恺(左一)等人合影 文革开始,马老未能幸免,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罪名,被红卫兵“扫地出门”,1967年胃部大出血,引起诸病复发,6月2日在浙江医院溘然长逝。逝世后,被安葬在南山公墓。 如今人们参观的蒋庄主楼,单檐歇山顶,名叫真赏楼,建筑面积40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面阔三间,面宽15米,进深12米。四周回栏挂落走马廊,与西楼相连接。东楼正面重檐,南北观音斗式山墙。 马一浮纪念馆 蒋庄在1990年12月修缮后,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离群索居,博览群书,虽居陋室,名满天下。中国历史上大学者,王阳明之后,当推马一浮。 作者简介:钱钧,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旅行社协会监事、导游分会会长;出版过《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等类书籍25本。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