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余杭风物遗迹】古桥沧桑(一)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冰兰  日期:2024-04-24

古镇余杭因苕溪和南渠河两水穿城而拥有多座古桥,如连接溪南、溪北的通济桥,跨南渠河的葫芦桥、小珠桥、坝潭桥、邵家桥、东门桥,古时从东路进入余杭的部伍桥,古北驿道上的苎山桥等。特别是通济桥、部伍桥、苎山桥这三座石拱桥,虽然朝夕千百年,但依然伫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些桥如古镇余杭的传世物件,在历史的演绎中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通济桥

余杭的通济桥可称古代石拱桥的典范之作,至今保存完好。在余杭现存的古代石拱桥中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而通济桥又不仅仅是一座桥,她是一个故事,一段繁华,一页历史,一种记忆,一分情怀,一抹乡愁。

通济桥始建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初建时是木桥,桥名“隆兴”。五代时,吴越钱武肃王重建,改名“安镇”。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因桥梁损毁重修复建,复建后改名“通济”。元至正八年(1348年),山寇纵火,木桥焚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余杭县令魏本初重建时改为三孔石桥,但没有桥栏。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余杭县丞丘熙岳在桥面两侧加筑石栏。清康熙五年(1666年)又有大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邑人宋文瑞出资维修,并在桥面两侧建造店铺房出租,所收租金捐资兴学。嘉庆初年,戗水石塌圮,重修。

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汪海洋部占领余杭,清兵围剿太平军在余杭激战,通济桥上的店铺遭遇战火全部烧光,战后桥上商店逐步建造,恢复往日闹忙。但是1937年12月20日日本侵略军进入余杭,第三天(24号)开始杀人放火,通济桥桥面商店全部烧光,日本鬼子在桥头建造碉堡。余杭城内其他房子也一样被战火焚毁,“余杭县城被烧得只剩下三间半房子”,这是余杭老百姓对这场战火的形象描述。在历史的长河里,因自然灾害与战火,桥梁时有损毁而屡毁屡建。所幸通济桥因为桥基坚固,经受住了二次战火的焚烧仍巍然屹立。

抗日战争以前,通济桥曾是余杭县城最繁忙的地方,桥面上东、西两面共有店铺二十九间,有水粉店、豆腐店、烧饼店、剃头店、瞎子店、裁缝铺、蜡烛店、南货店、杂货店、水果摊等,桥面中间只有二步宽的石阶路供行人通行。那么,桥面宽不过十一二米,怎能两边建楼屋呢?原来房屋的基座约有三分之一是伸在桥外且悬空在溪上的。这样,前面半间的楼屋底开店,后面的披屋做客堂、灶间,有的地板上开一个孔还用吊桶直接从溪里吊水。

通济桥采用条石错缝叠砌,建筑结构非常精巧;三个孔的跨度气势宏伟,造型壮观,非常漂亮。为了减少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在桥拱跨度最大的中孔两边的桥墩上方各设置溢洪洞,桥墩迎水面(朝西面)设计为尖角形的戗水角,以分减洪流。每当汛期,苕溪上游山洪浩浩荡荡奔涌而下,戗水角和溢洪洞就是保护桥梁安全的有力措施,这在中国其他古桥中较少看到,是古代桥梁建设的智慧闪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通济桥进行多次维护、加固,桥面加铺钢筋水泥。1957年,政府拨款2.2万元维修,桥面两侧增建砌砖护栏。1983年被列为余杭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又拨款5万元大修,桥侧改仿石护栏,栏柱上置放神态各异的石狮24只,并安装三对玉兰形路灯。中间为手拉双轮车车道,两侧为仿石台阶人行道,桥南立碑,简记桥的历史。

为拓宽河道、减缓洪水冲力,水利部门于2002年进行“通济桥退堤扩孔”工程,通济桥北堍增建与老桥同款的新桥并与老桥连接,呈现古今合一的风貌。工程历时3年,投入资金1.1亿元,2004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2005年2月,景观长廊、亭阁花台附属项目全部完工。

通济桥还有许多传说故事。景祐年间(1034~1038年),柳永任余杭知县时,在通济桥南建造“玩江楼”,成为当时余杭县城的时尚建筑。明洪武年间,余杭县令魏本初在将通济桥改建为石桥时,桥墩下有一个深潭,一股水从河底冲上来,桥墩的石头无法砌筑。无奈之下,一位县令(也有传说是造桥的一位工匠),从冒水处跳了下去,以身殉桥,这股水便不再上冒。后来,造桥的工匠用一块巨大的条石盖住了这个深潭。明嘉靖五年(1526年),王确任余杭知县,在任五年期间因为民孙氏平冤拒收谢金,孙氏为纪念王确,将王确拒收的谢金在通济桥畔建造“却金亭”以表思念,成为余杭清廉史话。明末清初时期,余杭苏氏先民利用苕溪清流,在通济桥头做清水丝绵,苏氏的“清水丝绵”曾在西湖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上得过金奖。通济桥南堍原国营余杭旅馆位置,民国时期是“中山纪念堂”,那时通济路叫中山路。1958年余杭县治搬迁前,县署相关部门及学校等都在通济桥北的太炎路上,而民居、市集大多在桥南,通济桥成为连接余杭南北的交通要道。

古老的通济桥是余杭的守护神,是一代代余杭人的家乡情怀。在我的记忆中,每当苕溪涨洪水,余杭人都担心洪水有没有没过戗水角?每年春夏涨水,余杭人就走上通济桥观望,三五成群,议论洪水之凶猛。通济桥的戗水角是余杭人心里的警戒水位,如果洪水没过戗水角了,余杭人就纷纷相告,便有更多的人来到通济桥观望洪水。

通济桥下有一个很大的圆形的河埠平台,附近居民都在这个河埠平台上淘米、洗菜、洗衣服,夏天更是热闹,桥下都是游泳、嬉水的人。我1978年参加舟枕信用社工作,地点就在通济桥南堍张家弄口,每天都与通济桥见面,我对通济桥的记忆非常深刻,最让我铭记的,是城北上湖村、义桥村、溪塔村的农民向余杭粮管所交公粮时,拉双轮车过桥的情形。

葫芦桥

葫芦桥位于余杭街道通济路与南渠街交界处。相传东汉时,有隐士张俨种葫芦,用卖葫芦的钱造桥,故称葫芦桥。宋天圣二年(1024年),邑人支赞、支佑重建,又称支家桥。葫芦桥南马家弄内一直有支姓人家居住,猜想这个支家应该是支赞、支佑的后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葫芦桥被洪水冲垮,余杭知县戴日强重建。

旧时从南湖方向陆路而来的临安、富阳及南乡(现中泰)的土纸、纸祃、笔管、锡箔、蜡烛、茶叶、笋干、山果等山货和从南渠河水路而来的稻米、蔬菜、水果等,基本上都到葫芦桥集散,葫芦桥边上开有茶楼、开客栈等。

1956年,葫芦桥、南渠河北岸一带被洪水冲毁,政府在废墟上建造18间平房作为市场。1981年,又从葫芦桥北堍起沿南渠街扩建简易棚35间,是古镇余杭最早的室内菜场。1984年,在余杭汽车站西面建造了大型农贸市场后,葫芦桥集市才随之迁移。

小珠桥

小珠桥在葫芦桥东约百米处,南接缸甏弄,北连小珠弄。

小珠桥初建于唐上元元年(760年),因县署在桥北故原名县桥,县桥后来怎么被叫成小珠桥了呢?大概有两种说法:一是“小珠桥”,古代有位贩卖珠宝的商人乘船来到余杭南渠河,在小珠桥河埠头上岸兜售珠宝,大概是这个位置的风水好,这位珠宝商人的生意越做越大,从小商担发展到开店经营。慢慢地,另外人也在这里开起了珠宝店,天长日久,这座桥便称为小珠桥。另一说是“小猪桥”,因桥南有个小猪市场,余杭周边农村、四邻八乡养猪都要到这个小猪市场来买猪仔,故称“小猪桥”。是珠宝之“珠”还是小猪之“猪”恐难有定论,但老余杭人都晓得小珠桥头的忙碌与热闹。

民国初年,余杭开通水路邮运,是绍兴人的乌篷船,货运带客运,码头就设在小珠桥头。开通的线路就是沿南渠河、余杭塘河至杭州。客船分快航船与夜航船,快航船有上午班、下午班,往返余杭与杭州松木场。撑快航船的船工很辛苦,要换班摇橹,还要背纤加速,一般四小时左右到杭州松木场。夜航船则傍晚发船,每到下午三四点钟,开船的人就拿着小锣,站在船头吆喝:“夜航船开哉!夜航船开哉!”坐夜航船的大都是生意人,他们把货物放入船舱内,船舱上铺上舱板就是睡觉的铺板,连人带货,一船两便。

新中国成立后,小珠桥南山川台开办山川小学,上下学的城区孩童要从小珠桥经过;小珠桥北堍是余杭搬运站,这一地段成为古镇余杭的车水马龙之地。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3年第4期  

作者 陈冰兰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