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杭州宋史论坛2024年第三期…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 | “钱…
 
特别关注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寻访海涂上医疗队的足迹
南宋时期净慈寺与日本的佛教文…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禹杭履迹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二)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晨  日期:2024-05-20

三、《姚氏宗谱》世系概况

《姚氏宗谱》所记世系分为两部分,一是“姚氏外纪世系”,共计24代。第一代姚果毅,应该是唐朝初年人,当过宏(弘)农郡的太守。其子姚崇,家谱载其“仕唐,历任三朝,三拜左丞相,封梁国公,谥文献”,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姚崇以后,受祖上荫功,多有为官者。宋时,第十四世姚舜明,“字廷辉,举进士。累官工部侍郎。赠太师,越州嵊县派。”后来还出过两个状元,第十九世姚颖,“淳熙中,状元及第。累官谏议大夫,华文阁学士”;第二十一世姚勉,“状元及第,官端明殿大学士。”

二是“统宗世系图”和“世系图”。“统宗世系图”是分房前的世系,“世系图”是分房后的世系。自姚吉为第一世,至第七世,均系单传,第八世兄弟2人,第九世从兄弟4人,第十世从兄弟10人,“统宗世系图”写到此为止。故从第十世开始,姚氏分成十房,即上大房派、上二房派、上三房派、上五房派、下大房派、下二房派、下四房派、下五房派、瑞林公派、北边派。“世系图”从第十世开始记分房世系。光绪三十一年乙巳本写到第十八世聚字辈,民国三十六年本写到第十九世增字辈。到2023年,各房基本上传至21代,其中上五房派已传至第22代。

四、《姚氏宗谱》中重要历史人物

“外纪世系”中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唐朝的姚崇、宋朝的姚舜明、姚颖、姚勉、姚枢,宋末明初的姚燧等。九曲岭“世系”中有姚吉、姚燮臣、姚胜男、姚世灿、姚国棋、姚国柱等。现择要予以介绍。

姚崇(651-721),姚氏外纪世系第二代。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开元九年(721),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

姚舜明(1070—1135),字廷辉,越州嵊县(今浙江嵊州)人,姚氏外纪世系第十四代。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相州临漳主簿。历任牟平、昆山、华亭知县。徽宗宣和三年(1121),任婺州通判,代理知州。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擢监察御史。南宋建炎四年(1130),任江州知州,兼本路安抚制置使。不久入朝为官,任右司员外郎、左司郎中、户部侍郎等职。辞官后,提举江州太平观,进徽猷阁待制。姚舜明刚正不阿,屡忤佞臣,力主抗金。仕官40年,声誉斐然。死后追赠太师。

微信图片_20240520105050.png

姚颖(1149—1183),字敏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姚氏外纪世系第十九代。姚颖10岁能文,人称神童。博闻多识,文章俊瞻。宋淳熙元年(1174)中举。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中进士,对策讲贯中庸、大学宗旨,论敌国事尤详备,受孝宗褒奖,擢为第一即状元。淳熙六年,姚颖出为平江府通判。到任不久,便罹病身亡,享年34岁。理学巨擘叶适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姚勉(1216-1262),字克卿,姚氏外纪世系第二十一代。江西宜丰人。淳祐十二年(1252)中举,宝祐元年(1253)进士及第,廷对第一,点为状元。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景定三年(1262),授处州通判,因病而未能赴任,当年谢世,年仅47岁。

姚吉(生卒年不详),九曲岭姚氏之始祖。姚吉原本居住在越郡余姚,明朝初年遭遇战乱,负抱一子避难到余杭县南,遥观洞霄之左,见此地茂林修竹翠密,层叠桃源,别有一天之伟,遂隐避于此,开创基业,成为九曲岭之始祖。

五、《姚氏宗谱》中的家训族规

凡家谱皆附家训,《姚氏家谱》也不例外。《姚氏家谱》中《祖先家训》,强调“立身以孝悌为箴”“待人以忠信为箴”“处事以礼义为箴”“治家以勤俭为箴”。

其《庭训》(泛指家庭教育):“言行易招尤悔恭俭为先;诗书可广见闻读书有益;蔬食布衣即是当前受用;良田美色何须分外求营;诸事可对人人言便顾衾影而无愧;一生能蹈实地极之宠辱而不惊;五行先孝弟(悌)在善处家庭骨肉间;大节重声名莫奔驰世态炎凉地。”其《课儿治家法》:“作家之法铢积寸累而成,课农桑,急赋税,亲正人,省浮费,训子孙,存忠厚,戒嬉游,安命运,常思勤俭,切记贪淫。”而《处世要语》则告诫子孙:“理直则气必壮,心平则语自和,貌恭则人不侮,志专则事可成。守身则多寿,节用则常舒,读书则开卷有益,知命则随遇能安。”强调家教中的温良恭俭让、勤俭持家,切记为人处世不可贪婪,“子孙须尊凛佩服不忘,其悖逆即是不肖”。十分重视道德教育。

《家训十二条》主要讲家庭成员相处、夫妻职责、婚嫁、读书、交友、亲属关系、祭祖以及戒赌、节制饮酒等,内容略。体现了中国古代家训的传统立场。

《规则十二条》主要讲家庭祭祀礼仪、祭品要求、家族礼法、族事处理等应遵守的条文。

《族分规条》六条,阐述家族处事立场,就是族规。

《姚氏家谱》中的这些家训族规,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家庭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强调爱人、孝悌、待人接物要谦逊有礼,为人要诚信和谦虚,并劝人向善好学,勤俭治家。另一方面,也包含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比如认为女人“贤明者少,愚悍者多”,“凡外姓人不许本村居住”“凡生女只许出嫁不准入赘,赘不得产”等等。当然,这也是时代的产物。

附:

序宗姓始末

兹谱之成,诸先生之述详矣。溥自愧不敏,内维浅陋。敢曰:能交但闻之。左傅曰:姓者,生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姓共相联。若支派各自为图,以分析之,欧阳氏尝有言曰:人不知姓氏所出,则涣若凫雁,不可以为人。故古者天子建国,因生赐姓。有以封国为氏,若韩、若魏、若吕、若阎是也。有以采地为氏,若萧,若苗,若杨,若娄是也。有以字为氏,若戴武宣姜是也;有以官为氏,若司寇、司马是也。至陈伯袁之后,为袁齐,子高之后为高,此又以名为氏者也。老子生李下而为李,赵奢善驭马而为马,田千秋以年老乘小车出入省中,呼为车丞相,而后遂为车氏。展禽家有柳树,身有惠,德号柳下惠,而后遂为柳氏。此又皆因物因事而顿易其姓号者,至若异姓相冒,如娄敬之为刘,徐绩之为李。同姓相冒,如赵彦昭之与巫通合谱,郭崇韬远拜汾阳王尊义甫为兄、呼罗隐为叔,此品诣之最下又不可复问者矣。古桑维翰、狄青终身不改氏、不易姓,非特立独行具卓尔之见者乎。今考姚氏之为姓,原於姚墟因前代年远,难以考稽。至唐文献公历任三朝,三拜左丞相,诛二张以除奸,壤太庙而不问,齐翰称为“救时宰相”。若宋舜明公,以政和元年举进士第,历知华亭、昆山县。至绍兴二十五年,拜工部侍郎加赠太师。其时权臣用事,公惟逊让以全名节。至淳熙元年举进士第一人,则有敏卿公。居丧奉命往金,不受金人宴乐,强之,则曰:“头可取,则乐不可闻。”金主有南朝直臣之叹。厥后,少保逢源公直言敢谏,嘉定钦其忠。及卒,遗表陈词,上为之悼叹慨息。迨宝祐元年,克卿公为廷试第一人,有转移世道砥砺士大夫之奏。浦城柳贯遂赞有“天下第一人状元为宰相”之句。自元世祖在潜邸,闻其贤,聘之再三而后至者,则有文衡公,终身读书鸣琴,高尚其志,为昭文阁大学士。至大明则有端甫燧公,知出襄陵县,多廉静刚决之称,已为二十四世矣,自燧公后避黄巢乱,由陕右分派禹航卜居九曲岭者,实自姚吉公始。而姚氏之姓由来,有自非同冒托而强附者,然此非夸前代名宦也。特姚姓之始,不可不详考而记叙之,并不敢自继于诸先生序述之后敢曰附骥。

皇清雍正十二年八月望前一日

后裔 溥谨识

余杭九曲岭姚氏续成家谱序

国有史,家有谱,所以纪实也。第史有褒贬,而家乘之作,称美不称恶,其异于史者。非有偏见,介于其中;亦非有巨奸,隐慝深匿而不敢宣之于口也。人生孰不欲表扬其先世而有善,则惟恐推崇之未至。有过则惟恐掩覆之不遑正,以见仁人孝子之用心,可告无罪于两间。然则何以纪实也,亦曰:有嘉言懿行详述之,而期无愧词。其无可举似者,姑从阙焉。未始不可垂后嗣告来兹也。吾邑姚姓分族不一,要皆英皇厘降之遗、妫汭流传之裔,特其世系纷出,不复汇为一源。惟邑西上寿庄一族,远自陕右分支,闻其先某公,橐笔为莲幕,宾藉以访求名胜,游历东南十余郡。至武林,临眺西湖,渡江谒禹陵。泛镜水,依越郡太守某者数年。闻姚江多大舜遗迹,曰:“是吾祖也!”往游焉。见夫层峦叠巘,长江绕之,又复俗朴民醇,遂卜宅于兹,是为南来鼻祖。有明中叶其裔孙讳吉者,在余杭生理,以余赀买负郭良田数十亩,因家上寿,土名义井头,继又移居九曲岭,是为迁余始祖。

国朝咸丰间,发逆窜扰吾邑,距会城不远,往来攻击数十次,屯扎贼兵,无论城市毁灭,即遐村僻壤,蹂躏无余。肃清后查阅户口,仅存十之二三。而姚氏十房,凋零大半。旧有宗谱,沦于兵燹,其子若孙能数典者又复稀少,不胜有献尽文亡之感。从前事迹,凡列祖列宗之积善行仁、功名事业与夫生卒时日,未由备细指陈。惟就所知者,胪列于后。今其族尊名世黺暨小阮名溥源二君,当抱残守缺之余,有志修复。商之同族,罔勿欣然,因嘱序于余。伏思昔人,谓莫为之前,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盛勿传。而姚氏卜宅以来四五百年矣!椒繁瓜衍,竟能聚族十余房,田园庐舍,绵亘郊坰。耕读相传,英才辈出。若非祖功宗德曷克至此,然则为之前者,亦既美且彰矣。无如红羊劫惨,数省陆沈,彼阀阅宗支旧家遗嗣,有追念前徽而往日之。黄封紫诰,宦迹事功,非不辉煌。宗牒迨经此一番挫折,竟无自遐稽只字者,不可胜数。而姚氏犹能于废坠之初,掇拾旧闻,急起而整理之。其缵承先志、敦本睦族之意,已度越寻常。虽守缺抱残,难云完璧,而疑以传疑、信以传信,为之后者未尝踵事增华,粉饰以诬其先祖。是从前之盛,能传者不过十之一二,而其心固无憾矣。余养疴莲舫,笔墨久疏,承二姚君之嘱,自愧江淹才尽,无以副厥盛心,特为人后者,能以本务为先,殊可嘉。尚因乐为之序如左。

大清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九月之吉

同邑顾文澄星湄甫谨识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3年第4期  

作者 陈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古今西湖名人缘|冷面寒铁城隍神 2025-01-08
漫话韩瓶 2025-01-06
比看《我是刑警》还让人揪心!当年的这一反转,被杭州人传得神了…… 2025-01-06
灵隐山下的钱塘县治 2025-01-02
吴山广场旁这个“小区”曾出过大人物!他的一个决定,救下好多人…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