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讲座预告丨胡可先:白居易的杭…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特别关注
 
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
解放时期笕桥开往菜市桥的航船
从放牛娃到北大考古学子
杨万里诗中的盛夏西湖
武林旧事
 
古今西湖名人缘|燕南寄庐活武松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5-27

武松是宋朝义士,打虎英雄。燕南寄庐是武松的扮演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在杭州西湖的故居。这故居和故人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燕南寄庐位于金沙港畔、赵公堤旁。始建于1926年,竣工于1930年,初建时占地3亩,有房间、厅堂共33间,还有大小2个花园,分为前后两进。建筑格局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风格,又有江南私家庭院的特色。盖叫天43岁时入住,直到逝世,在此生活了40多年。盖老生前十分中意这个院子,亲自起名为“燕南寄庐”。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47.png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39.jpg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41.jpg盖叫天故居

关于燕南寄庐的命名,这就要从盖叫天的生平讲起:盖叫天本名张英杰,号燕南。祖籍为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西演村人,高阳古有“燕北”之称,因此宅名就有“燕北之人在江南寄居”的隐喻。

盖叫天生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970年1月15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3岁。盖叫天8岁时进入天津的“隆庆和”科班学艺,初学老生、老旦、后改学武生。首次随班演出是去汉口,登台时年仅11岁,接着又到杭州拱宸桥天仙戏院搭班。当时个别人认为他的先天条件并不出众,对他能否技艺超群表示怀疑,于是13岁他在杭州演出时给自己起了个艺名“盖叫天”,意思是要超过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谭鑫培的艺名叫“小叫天”。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4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45.png

盖叫天及其武松扮相

燕南寄庐正厅叫百忍堂。关于“百忍堂”的堂名,还有一段来历。原来,盖叫天河北张家祖上的堂名就叫“百忍堂”,盖老延用这一堂名,有这么一段说法:“那时侯,为了活命,为了学艺,再苦再难,我都要含着泪忍,别人能忍我能忍,别人难忍我也忍”。由此可见,“百忍”两字包含了盖叫天对人生、社会的体验,也成了盖老的座右铭。

燕南寄庐的学到老展厅,记叙了盖叫天的一段往事:一天盖叫天去灵隐寺还愿,在九里松看到一座牌坊,上刻“学到老”三个大字,他深受启发:人不能只为吃饭而活着,人生在世总得干出点名堂来,唱戏就要唱出个样来。此时,他恰逢大病初愈,晚上又有一场重要的演出,他暗暗祈祷:“如果闯过了这一关,我一定要学到老”。当晚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这三个字也成为了他终生的奋斗目标。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47.png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49.jpg

盖叫天在表演时的各种扮相

盖叫天与北方的杨小楼合称“南盖北杨”,是京剧武生的两大流派。盖叫天在艺术上主要宗法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风格,擅长短打武生,曾经获得“第一勇猛武生”的称誉。在盖叫天塑造的武生形象中,武松是最成功的,代表剧目有《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蜈蚣岭》等,因而以“活武松”的美名驰誉大江南北。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51.jpg

杨小楼

盖叫天扮演的武松,着重于人物性格的刻划和精神境界的展示,形象饱满,性格鲜明,粗犷细腻而沉稳,同情善良又嫉恶如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的“武戏文唱”表现在把武功隐含在骨子里,呈现给观众的则是舞蹈美和造型美。他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精神抖擞的武松,一个具有凛然之气的武松。

盖叫天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6年一个春雨濛濛的日子,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轻车简从,撑伞步行,专程来此看望盖叫天,留下了“总理关心艺人”的一段佳话。陈毅元帅颂扬盖叫天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

盖叫天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武松形象,生活中的盖叫天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他拒受清廷供奉,不出席宣统大婚、张作霖做寿、曹锟贿选的堂会。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53.jpg

盖叫天在家里练功

微信图片_20240527150455.jpg

盖叫天表演武松打虎

日伪时期,清末实业巨子盛宣怀四女儿盛稚惠的小儿子邵式军落水当了汉奸,任苏浙皖统税局局长,权倾一时,人称“财神大老爷”。连汪精卫、周佛海也得仰仗他的财势。他30岁生日那年,大肆铺张,邀请名角组织盛大堂会,特地派人来请盖叫天。第一次被盖叫天婉言推辞了,此人还不死心,第二天又派夫人登门邀请,盖叫天避而不见,来人将2000元现大洋放在桌上,但盖叫天仍不为所动,盖说“黄金有价艺无价”,不该唱的戏绝对不唱,为汉奸演出,就是洋钱堆成山也不去。此事与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故事一起被传为佳话。

盖叫天故居

盖叫天的铮铮铁骨,正如他的好朋友、“国歌之父”田汉先生所赞扬的那样:

争看江南活武松,须眉如雪气犹龙。

鸳鸯楼上横刀立,不许人间有大虫。

练到轻松和自然,双鞭成我我成鞭。

艺坛几辈夸神技,不及青年盖叫天。

作者简介:钱钧,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旅行社协会监事、导游分会会长;出版过《华东黄金旅游线导游词》等类书籍25本。内容来源:走近西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 2025-07-25
秋英憔悴别湘累|女诗人秋瑾埋骨孤山 2025-07-17
百年杭州素菜馆 2025-07-14
中国航海日丨浪涌千年,帆影中的杭州 2025-07-14
回忆杭州沦陷前后 2025-07-0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