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禹杭履迹
 
碑中识名人丨山水清远 亿载留印——从碑林里的两位“止庵”先生说起
来源:名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6-03

中国人取名是有讲究和文化内涵的,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在现实生活中,能取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或号不容易,取个简单的难免就会遇见同名同姓的。古人也有同样“重名”的,尤其是字、号,更是容易令人混淆身份。这不,在杭州孔庙碑林就有两位身份不同却同号的“止庵”先生,一位是晚清书画名家陈豪,另一位是清廷军机大臣瞿鸿禨。

“止庵”由“止”和“庵”两个字组成,其中“止”字在古代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指草木之根本,也象征着知足、心安的状态。而“庵”字则与广大的空间、心光普照的意境相联系,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广阔的视野。以“止庵”为号,也是其寓怀的一种表现,想知道这两位止庵先生品如其号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们俩吧。

微信图片_20240603113418.jpg

《止庵老人像赞碑》

在碑林的绘画廊中,有一方刻石名为《止庵老人像赞碑》。碑高152.2厘米,宽52.4厘米,厚8厘米,于民国十六年(1927)摹勒上石。碑石上方由李辅耀①撰文并书丹跋文一段,碑文9行,每行8字,隶书。跋文下刻有止庵老人身着长袍、手执拂尘的立像一幅,碑石左下方为刻工名(吴县刘均仲刻)。

  碑文: 

儒者之贵,大夫之贤,如诗之佛,通画之禅。其貌惟古,其神则妍,一尘不染,拂何取焉。烟霞古洞,水乐鸣泉,比方高躅,谁与坡仙。止庵老人像赞,同岁生李辅耀。

这位止庵老人,名叫陈豪(1839—1910),字蓝洲,号迈庵,晚年号止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九年(1870)优贡生,历任湖北房县、汉川等知县,有惠政。有子三人:陈光弟、陈汉弟和陈敬弟(即陈叔通)。

陈豪是清末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著有《冬暄草堂遗诗》。书学苏轼,遒劲飘逸;画山水,用墨干湿并举,意境超逸,花卉功力尤深,画有《山水花卉册》,传世作品有《苍松图》《暗香疏影图》,绘画精品收入故宫博物院。

微信图片_20240603113421.png

《止庵老人手书》碑(三)

他的书法作品在杭州碑林也有留存,现陈列于法帖廊中,名为《止庵老人手书》,于民国十六年(1927)摹勒上石。一组现存三石,原为四石,缺少第一石。碑文内容为陈豪撰文并书丹的纪游诗及高丰②、陈三立、朱孝臧③等人的题记。

除了碑林所藏碑石之外,西湖边的孤山上另有一处刻石,嵌于放鹤亭东林社壁间,碑高107厘米,宽60厘米,线刻高啸桐画像,碑上有清宣统(1909)陈豪的题记。

其子陈叔通(1876—1966),名敬第,浙江杭州人,清末翰林,是一位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参加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长期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浙江兴业银行董事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新中国成立时,陈叔通已是73岁的老人了,是开国大典上站在毛主席身边的美髯公。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第一至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与荣毅仁、经叔平出任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主任委员),其中陈叔通任期最长,从全国工商联筹备起担任筹委会主任委员,及第一、二、三届全国工商联执委会担任主任委员,前后15年。

陈叔通的兄长陈汉第也是翰林出身,是浙江大学前身杭州求是书院的创始人之一,陈叔通曾担任该书院的副监院,钱学森之父钱均夫当年就曾在杭州求是书院学习,因此陈叔通是钱学森的太老师,由于这层关系,多年后陈叔通也成了促使钱学森夫妇顺利回国的重要人物之一。1966年2月17日陈叔通病逝于北京。

为展现陈氏一族流芳百世的爱国历史,2018年杭州拱墅区修缮了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上的陈叔通家族墓,现被评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是杭州红色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一位号为“止庵”之人,是晚清朝廷一位重臣,名叫瞿鸿禨。瞿鸿禨(1850—1918),字子玖,号止庵,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内阁学士,先后任福建、广西等乡试考官及浙江、四川学政。

微信图片_20240603113423.png


《定香亭图记》碑

杭州孔庙碑林法帖廊中陈列有几方与瞿鸿禨相关的碑石。如《定香亭图记》碑,清光绪十四年(1888)胡匊邻刻,由瞿鸿禨撰并书。定香亭,清时位于杭州吴山下原浙江学署试院内。该碑石于1990年从杭州第四中学移存杭州孔庙碑林。

微信图片_20240603113425.png

《阮文达与瞿子玖画像题记》

《定香亭图记》碑旁边另有一方《阮文达与瞿子玖画像题记》碑,刻有阮元与瞿鸿禨的小像各一幅。碑高33.5厘米,宽80厘米,厚13厘米。碑石也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碑右为阮元80岁小像,费丹旭④绘;附有阮元七言绝句一首,隶书。碑左旁刻瞿子玖38岁小像,附有陶浚宣题记,11行,楷书。因碑石风化,画像模糊不清。

而把陈豪与瞿鸿禨联连在一起的,并非只是相同的“止庵”号而已,他们俩有一位共同的好友——陈三立。

陈豪《止庵老人手书》后有陈三立的题记,而陈三立与瞿家又有着深厚的联系。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晚清民国初著名诗人,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是“维新四公子”之一。晚清民国时期涌现了一些知名的家族,如江西义宁陈氏,湖南善化瞿氏等等。瞿家和陈家的通家之好历经三代,有近百年之久,故此,陈寅恪(陈三立之子)在给瞿宣颖(瞿鸿禨之子)的诗中有“论交三世”、“三世交亲”之说。在因躲避战乱暂居上海之时,瞿鸿禨与陈三立的居住地相距不远,常常一起参加诗社雅集。在面临家国多难之时,他们不仅能保存忠贞义骨和民族气节,还以君子之交相互扶持和勉励,为后人留下了不少津津乐道的故事。

杭州西湖自古人文荟萃,许多名人选择落葬西子湖畔,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或面湖临水,或隐于山间。瞿鸿禨与陈三立过世之后,同样安葬于杭州西湖的一南一北,陈三立现与夫人俞氏、儿子陈衡恪同葬于杭州西湖风景区九溪十八涧,瞿鸿禨逝后葬于杭州灵隐景区永福寺内。

微信图片_20240603113534.jpg

瞿子玖墓

智者乐水水无涯,仁者乐山山如画。了解碑刻后的人文故事,研究和保护“西湖墓葬文化”,对传承杭州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弘扬杭州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李辅耀(1848-1916),字补孝,号幼梅,晚年号和定居士,湖南湘阴人。他长期在浙江为官,曾任杭嘉湖道、宁绍台道、省防军局总办,最后担任的职务是浙江海塘工程总局的局长,主持修塘,也因此被称为“清末修塘第一人”。在浙三十余年,曾筑室杭州孤山,名之曰“小盘谷”。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尤擅汉隶,学识渊博,著作颇丰。

②高丰(1876—1960),字鱼占,号存道,杭州人。工书,四体皆能。

③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古微,号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进士,官礼部侍郎。工书法,擅行楷,善诗词,著有《湖州词微》。

④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乌程(今湖州)人。幼承家学,能诗文,善书画,尤以人物肖像闻名于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