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武林旧事
 
民国杭州的照相业
来源:联谊报  作者:张清宏  日期:2024-06-06

杭州照相业始于19世纪后期,最早的照相馆是位于城隍山上的月镜轩。曾有拱宸桥竹枝词记载月镜轩照相馆营业的情景:“阿谁画里唤真真,乱指伊人像那人。我怪朦胧明月镜,只传模样不传神。”代表了照相业初到杭州,一般市民对于照相的粗浅认识。之后,陆续出现了寄庐、二我轩、镜花缘等照相馆,以二我轩、月镜轩名声最大。

  民国杭州老字号照相馆二我轩,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存在了,名字取自“现实中有一个我,相片中也有一个我”;还有一个寓意是指二我轩拍摄的一种照片技术,通过一张底片的两次曝光,使得同一张照片上呈现两个人影,当时二我轩把这类照片命名为“不求人”。现实中的“我”与照片里的“我”,概括摄影复制现实的神奇魅力,同时也说明“二我轩”照相馆摄影技术高超。二我轩最著名的摄影作品之一是留传至今的《西湖风景》照相册,全册共有西湖风景照片48幅,主要包含: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苏堤春晓、雷峰夕照等西湖十景。1910年,二我轩照相馆主余寅初带着伙计,从断桥开始一路向西,到灵隐、九溪、六和塔等地,但凡他认为杭州最美的角落都拍了一遍,然后挑选最精美的48幅照片集结成册,参加清廷农工商部在南京主办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展览,获得农工商部的金牌奖和都察院副都察御史加发的奖状。1915年,二我轩照相馆再次将《西湖风景》照相册送往美国,参加在巴拿马举办的世博会,又斩获金奖的殊荣。这两次金奖奠定了二我轩照相馆在照相业界的地位。民国时期,二我轩照相馆除了拍风景、拍人像,也是一些重要会议、事件场合等社会事件的记录者,其拍摄的杭州美景誉满全球,成为杭州照相业界的巨擘。

  由于二我轩的巨大成功,杭州照相业界一度出现竞相模仿的局面。据《申报》载:“杭州照相馆之技精而市招最雅者,曰二我轩,营业亦最盛,于是影戡者踵相接,曰亦我轩也,尔我轩也,也我轩也,影我轩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旋除吴山之亦我轩外,余均可昙花一现。时有某君独辟蹊,名其肆曰活佛,技术既精益求精,营业乃蒸蒸日上,迄今且为杭州照相业之巨擘。”说明商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及市民对于照相的需求旺盛,甚至连当时的民间婚娶都以在二我轩拍照为荣,可见当时照相已成为杭州市民的一种既时尚又普及的消费行为。

  上世纪20年代末随着湖滨商业圈的成熟,各家照相馆也随之重新布局。1929年杭州西博会期间,来杭游人如织,杭州开办了一大批新式照相馆,较著名的有花市路的二我轩和月溪,仁和路的活佛、佛国、留影,延龄路的英华,新民路的天福、明星、真光,城站的就是我、回回,盐桥大街的逸义和金钱巷的三星等。慧光、大华、及美、月溪等照相馆相继在延龄路上开业,一条几百米长的延龄路就有近十家照相馆。据1932年调查,杭州有照相馆35家,资本总额6万余元,全年营业额16.8万余元。当时,营业额在1万元以上的有活佛、二我轩、英华、佛国、月溪和维新等6家。

  各照相馆竞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机镜头聚焦性能大为改进,并配有专业机械师操作,摄影机为12英寸三脚木质座机,皮球快门,采用玻璃棚自然光源;相纸大多采用进口纸张,厚实耐水。同时,在背景、色彩选择上又融入传统文化讲究简约、明快、自然。由于照相业竞争十分激烈,加上普通市民对照相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各照相馆的服务态度均十分热情。据《杭州西湖游览指南》描述:“无论在各本馆或在其他寺庙之分馆,皆可就地摄影,隔日取件,出品甚快。”据《申报》载,每当春光明媚时节,“沪人士往杭州游春者颇多,往杭以后之游玩地点,多在西湖之周围,若公园、岳坟、天竺、灵隐等处,尤为必到之地。游春归后之最可留纪念者,厥惟照相,故杭州各名胜之地,莫不有照相馆”。当时,在三潭印月、西泠印社、灵隐寺、六和塔等风景名胜附近均有各照相馆设立的分馆,游客照相留影非常方便快捷。

  为宣传西湖美景,推广照相技术,扩大业务范围,各照相馆均花大力气拍摄西湖风景照,印好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或作为插图印在导游册子中。英华照相馆美术摄影被公认为“全杭第一”,月溪照相馆专门印售西湖风景明信片。1924年,活佛照相馆为扩大旅游生意,制作了高档礼品相册《浙江西湖风景》,一共48幅,内页均为照片本,内有雷峰塔完美照片。1928年,由二我轩照相馆摄影,日本游客重重木编写的《西湖风景图说》,清新典雅、栩栩如生,广受中外游客好评。1929年出版的《西湖百景》收集雷峰夕照、断桥等经典照片120余幅,表明照相技术的日益普及。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档案故事|“威尔逊总统号”上的沈善炯 2024-11-18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