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特别关注
 
高宗退位之后玺印为什么没有被…
张宗祥的家国情怀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汪华与忠天庙
武林旧事
 
一周一档丨《萧山来氏家谱》
来源:浙江档案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金金  日期:2024-06-26
萧山来氏家谱》共60册,其中59卷保存在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是该馆的馆藏精品。来氏家谱自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至民国十一年(1922),历经四次编纂。现存的馆藏《萧山来氏家谱》为民国十一年(1922)的重修版,它记载了萧山长河来氏家族兴旺发展的历史,共约230万字。家谱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卷首,共34篇,第二部分为家谱主要内容,共11卷。
《萧山来氏家谱》共60册,其中59卷保存在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是该馆的馆藏精品。来氏家谱自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至民国十一年(1922),历经四次编纂。现存的馆藏《萧山来氏家谱》为民国十一年(1922)的重修版,它记载了萧山长河来氏家族兴旺发展的历史,共约230万字。家谱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卷首,共34篇,第二部分为家谱主要内容,共11卷。
《萧山来氏家谱》最初收藏于民间,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意外地保存了下来。1978年,时任长河镇文书的何金海意外发现该家谱,随即珍藏起来。1988年,时任长河镇镇长的邱宝根与何金海一同将《萧山来氏家谱》捐赠给了当时的萧山市档案馆。
家谱开本页面宽16.5厘米,高27厘米,线装书;封面于上书口内沿印书签;内页面双框单栏,页9行,版心中上处单鱼尾,其上署谱名,其下署卷号内容,底部署页码及堂号。
萧山来氏垂史900多年,簪缨相继,门庭显赫。据家谱记载,自宋代以来入选科名的达367人。长河民间流传着“三石六斗芝麻官”的说法,形容历史上来氏官员之多,犹如芝麻一般。萧山来氏家族重视儒家教育,崇尚礼教文化,注重子弟教育培养,规定来姓子弟可免费入学。故来氏家族历来人才辈出,当代名家来新夏、国产航母舰长来奕军等,均出自“萧山来氏”。来氏先祖注重家风家训,以家规训诫规劝族人“顺族睦家”“谨言慎行”“勿绝书香”“书则必读,田则必耕”“序长幼”“别尊卑”;又以“节孝”列卷,设“节烈祠”,记述节烈事迹,宣扬贞烈节孝。

《萧山来氏家谱》不仅是一部“家族档案”,也是一部“地方历史”,铭刻着时代变迁和地方发展的特殊印记,串起了“萧山来氏”的前世今生。

微信图片_20240626094939.jpg

《萧山来氏家谱》共59卷(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馆藏)

微信图片_20240626094941.jpg

萧山来氏族谱序(节选)

微信图片_20240626094943.jpg

萧山来氏家谱总目(节选)

微信图片_20240626094945.jpg

萧山来氏家训“四训八戒”(节选)

微信图片_20240626094947.jpg

萧山来氏家训“会宗家训”(节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发现良渚文化的双子星座 2025-02-18
古今西湖名人缘|鸿雪径中埋印藏 2025-02-14
湘音汇|安仁当的兴衰 2025-02-11
湘湖轶事|顾小家而怀乡情的张文瑞 2025-02-07
湘音汇|著名金融家金润泉对湘湖的影响 2025-02-0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