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死亦为鬼雄”——卫匡国神父墓葬及其传奇
来源:《杭州文史》第12辑  作者:宋黎明  日期:2024-07-2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咏项羽的这一诗句,似也可套用在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身上。卫匡国,字济泰,1614年9月20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伦托(Trento),1631年进入耶稣会,1642年抵达澳门,次年来到杭州,主要在浙江杭州、兰溪、分水、绍兴、金华、宁波一带活动,也在南京、北京、山西、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留下足迹。1651年,他作为在华耶稣会代理人前往欧洲,为中国礼仪进行辩护。1656年教廷颁发了对耶稣会有利的敕令。1657年卫匡国返回中国,并在杭州继续传教。1661年完成杭州救世主堂的建造,同年6月6日去世。卫匡国生前著述颇丰。游历欧洲期间,他用拉丁文出版了3部著作,即《论鞑靼之战》(De Bello Tartarico Historia,Antwerp 1654)、《中国新图志》(Novus Atlas Sinensis,Amsterdam 1655)和《中国上古史》(Sinice Historia Decas Prima,Munich 1658),并留下未刊手稿《汉语语法》(Grammatica Linguae Sinensis)。其中文著述则有《天主证理》《灵魂理论》以及《逑友篇》。

尽管卫匡国英年早逝,但其生前已经享有大名,逝世之后更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传奇。在卫匡国埋葬17年之后,因迁葬之故,其灵柩被打开,虽然棺木腐朽,但是其遗体保存较为完好。为此,卫匡国墓葬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外国学者如费赖之、高龙鞶、孟德卫、白佐良以及我国学者如方豪、徐明德、沈坚等均论及此。然而,目前尚存在不少分歧或疑点,比如,卫匡国棺柩何时被开启?其最初埋葬在杭州还是大方井?殷铎泽“扩建”新墓地何指?卫匡国遗体保存情况如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根据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所藏有关原始资料,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并叙述卫匡国遗体传奇形成及其延续。

微信图片_20240722152432.jpg

▲卫匡国

1

有关卫匡国墓葬的原始资料

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所藏有关卫匡国迁葬的中文和外文原始档案中,关于相关的中文资料,有常熟和杭州天主教徒的3份中文证词,署名者分别为吴历等13名常熟天主教徒、常熟昭事堂和杭州天主教徒洪济和朱轼。鉴于这3份材料从未公诸于世,现将全文抄录如下(小标题为笔者所加):

吴历等13名常熟天主教徒的证词

康熙十七年秋,虞山昭事堂主日瞻礼后,姚保禄传说,卫济泰神父葬于武林大方井,已越廿有一年,夏间见棺木朽腐,欲收遗骨,及启攒时,肤发依然,远近皆叹异。今十八年正月初九日,会长暨诸教友吴历、王之纲、沈绍芳、苏祖德、钱穜、陈各伯、鲍重义、钱耔、钱耘、包山,张鸿祚、倪珮、苏汝明等,洁诚趋至亲谒,墓门之下,目睹其须发未脱,肌肤尚存,巾帻敛布,光彩尤新。历等以负罪微躬,得亲灵异,中华数千百年以来所绝无者也。纪此证明天主台前,并以奉闻大圣神父。

吴历、王之纲、沈绍芳、苏祖德

钱穜、陈各伯、鲍重义、钱耔、钱耘

包山、张鸿祚、倪珮、苏汝明

常熟昭事堂证词

康熙十七年秋,虞山昭事常瞻礼后,有自古杭来者传说,卫济泰神父葬于武林大方井,已越甘有一年;夏间因葬其同里,洪先生见卫棺朽腐,欲收遗骨,及启攒时,肤发依然,远近皆叹异。今十八年正月初九日,会长暨诸教友吴历、王之纲、沈绍芳、苏祖德、钱穜、陈各伯、鲍重义、钱耔、钱耘、包山,张鸿祚、倪珮、苏汝明等,洁诚鼓棹亲谒,墓门之下,目睹其须发未脱,肌肉尚存;其巾帻敛布,光彩尤新。历等以负罪微躬,得亲灵异,中华数千百年以来所绝无者也。纪此以证天主台前,并以奉大圣神父。

昭事堂识

杭州天主教徒洪济、朱轼证词

康熙十七年夏六月,杭之大方井诸神父藏魄处,年久地湿,棺木朽坏,鸠工复收遗骨,至卫济泰神父柩,及启盖,见其须发依然,衣被不变,远近叹异,急欲趋墓亲叩者,不一其人。殷老师期于追思教中先亡,瞻礼日许看。至日,教友几百人于墓中弥撒。礼毕,启柩亲看,验过即掩,是以济、轼辈不及细观,众皆怏怅而返。今十八年正月初九日,常熟县会长吴历暨诸教友等十三人来杭,恭迎鲁师,力请至方井墓中叩拜,济等因获偕往,亲睹奇迹,不止须发巾帻无损,益且衣被敛布如新。济等以负罪微躬,得亲灵异,中华数千百年以来所绝无者也。纪此证明天主台前,并以奉闻大圣神父。

洪济 朱轼

在上述的每份中文证词中,均有耶稣会副会长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的拉丁文标注如下:

Ego infraferigisus Vice Prov.tel Soctis Jesu Vice Provis Sinensis Leprov hocesemplari essse conforme Originali, quod in archivio Pekinensis Servatur in cuius fidemsubscribo. Pekim, 3 Novenbris 1701

Antonius Thomas

译文:

我作为中国副省会长在此证明,此处每份文件均与收藏在北京档案馆的原件相符。立此为证。

安多,1701年11月3日于北京

从安多的证词可知,这3份中文证词的原件原先存档于耶稣会北京档案馆。1701年11月3日,安多在每份证词上写下这一说明并署名盖印,以证明其真实性。此外,在3份中文文献的后面,有它们的拉丁文译文。译者未署名,但通过笔迹可以辨认,译文出自耶稣会士庞嘉宾(Kaspar Castner,1665-1709)之手。

另一方面,关于卫匡国墓葬的外文第一手资料,载于耶稣会1679年年报《杭州会院》(Collegium Hamcheanum)。这一资料在孟德卫和白佐良的著述中有所引用,但从未全文公诸于世。有鉴于此,本文将其拉丁文原文转录并翻译于下:

Sub initium mensis Augusti anni huius 1678 aperta fuit defuncti Patris MartiniMartinij tumba, quod eius asseres corruptionem ac putredinem nonnullam contraxisseviderentur:et cum viginti omnino anni a dicti Patris morte iam elapsi essent inventumest eiusdem corpus adhuc incorruptum, et vultu subrubicundo, vestimenta item omniaadhuc illaesa et incorrupta, Mansit sic aperta in eodem loco humidissimo ad usque diemvigesimum mensis Aprilis anni sequentis per novem fere menses, ubi ex impendente fornice super tumbae operculum continuo stillabat aqua. Quo tempore ob magnamhumiditatem ac mucum, et ob putrefactos item asseres tumbae, quae teredines lignirosores vermes assidue generabat, etiam Patris corpus aliquam mutationem subijt,de candido silicet ac subrubicundo in subnigrum.Nam cum adherente corpori mucoillo nigro, quinguies aperta tumba, necesse esset corpus lavare, extergere et exsiccarelinteis, factum est ut defuncti facies damni aliquid pateretur, et de candido, ut dixi, infuscum ac subniqrum degeneraret. Die tandem 20 Aprilis anni 1679, cum exuereturantiquis vestibus ut lavarentur inventae sunt omnes integrae et incorruptae. In corpore desiderabatur una aurium, quae videtur cecidisse cum illud nonnihil pressiusac validius extergerent: qua violentiori extersione crediderim etiam factumut pedumunus a iunctura sua quoque avulsus esset.Religuum vero corpus totum integrum usquenunc permansit ac incorrruptum cum capillis, barba et unguibus in digitis. Pectus itemac venter adhuc integra et incorrupta; nisi quod ventris pellis sicca et dura iam essetac renibus cohaerens. Cumque tumba toties aperiretur nunquam malus ullus odorac foetor ex illa expirabat. Prior loculus in quo defunctus per tot annos jacuerat, infundo inventus est plenus aqua et calce liquefacta ac dissoluta, vermibus item ex lignisenatis: asseres vero loculi potiore parte putrefacti erant et inutiles.Quibus tamen nonobstantibus defuncti corpus ac vestes permansere semper integra ac sine ulla verminumlaesione. Cui et alia circumstantia accedit quod P. Martinj fuerit homo corpulentus acpinguis, mortuusque in medijs aestiuis caloribus quando silicet qui moriuntur, eodemmortis die foetere solent. Atque haec de P. Martini Martinij defuncti corpore, sicut a P. Prospero Intorcetta per litteras accepi, nihil addens aut minuens, hic posterorummemoriae  tradere  volui.

Hoc eodem anno 1679 absolutum est novum Salvatoris Templum extra murosiuxta viam publicam in fundo sepulturae Patrum nostrorum, cum suis crucibuslapideis tam supra ipsummet Templum ac portam atrij quam supra monimentumlapideum sepulturae erectum: sic ut haec metropolis Hamcheu iam numeret tresecclesias publicas; duas scilicet intra muros in quam, quarum una, quae est Salvatoris,dequnt Patres nostri: in altera Virginis Deiparae cogunti coquntur menstrui mulierumcoetus, et una denigue extra muros.

译文:

1678年8月初,卫匡国神父的坟墓被打开,一些似乎收缩的棺木已经腐朽。卫神父过世已经整整20年,但其遗体未腐,面目红润,衣巾完整无损。卫神父棺材置放在原先非常潮湿之处,直至次年4月20日,为时近9个月,关闭的棺木上方的拱门不断滴水。由于气候非常潮湿且发霉,加之棺木腐烂,因而生出木头蛴螬和蛀虫,而卫神父的遗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从白里透红变为灰黑。因为坟墓五次打开,遗体上有黑色的黏液,所以需要清洗,于是用亚麻布对遗体进行清洗、脱水与干燥,遗体的面部遭受到一些损害,即从白净蜕变为灰黑。1679年4月20日,卫匡国神父的旧衣巾终于被脱下清洗,它们完整无损;但遗体上缺少一只耳朵,似乎是过于匆忙、过于用力清洗的结果。我相信因为猛力清洗,一只脚也脱离了关节。然而,遗体的其余部分至今保持完整,头发、胡须和手指甲也是如此。胸部和腹部同样完整无缺,只是腹部皮肤干燥、坚硬,可能与肾脏有关。棺木虽然多次被打开,但无臭味。卫神父置身多年的旧棺材深处,可见很多积水和融化的石灰,并生出许多木头蛀虫,棺木坚硬部分也腐烂不堪,但遗体以及衣巾一直保持完整,没有虫蛀。此外,可以补充的是,卫神父是肥胖多脂之人,他死于炎热的仲夏,这样的死者通常在死亡的当天就开始发臭。上述有关卫匡国神父的遗体情况,我由殷铎泽来函获知,无增无减;我希望这能够传之久远。

同年,1679年,新救世主教堂落成,它位于城外,靠近大路,在我们神父墓地的深处。教堂前上方有一石制十字架,在石制墓碑上方有一前庭牌坊。至此,杭州城共有三所公共教堂,两座教堂坐落在城里,其中一座是救世主堂,为我们神父的住所;另一座是圣母堂,为妇女团体每月聚会之所;最后一座就是城外的这座教堂。

显而易见,耶稣会1679年年报有关卫匡国遗体情况,来自当时主持杭州教务的耶稣会士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6-1696)所写的信函(此函无存),属于第一手资料。此外,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还有Thoma lgnatio Dunin Szpot Polono在17世纪后期所著两部中国传教史著作,即《中国历史,1641-1687》(Hist,Sin. 1641-1687)、《中国历史汇编,1641-1680》(Collectanea hist. sinensis,1641-1680)。这两部著作均谈及卫匡国迁葬,而内容似多来自耶稣会1679年年报。

2

有关卫匡国墓葬的几个问题

根据上述中西文档案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等其它材料,本文试图澄清有关卫匡国墓葬的一些问题。

卫匡国棺柩开启的时间与地点

关于卫匡国棺柩开启的时间,学界有1679年和1678年两种说法。费赖之称,据殷铎泽、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记述,卫匡国死后18年,即1679年,人们准备捡骨迁葬时,发现神父尸体并未腐烂。高龙鞶写道:“(卫匡国逝世)18年后(1679),殷铎泽为迁移墓地,不得不打开卫国的棺枢。”徐明德也写道:“根据文献记载,卫匡国死后十八年(1679),殷铎泽司铎为迁移其葬地,按照杭州民间节骨安葬的风俗习惯,打开卫匡国的棺柩后,发现他的遗体竟与初殓时无异,既不僵硬,又无臭味,连所穿衣服亦完好如初。”另一方面,孟德卫认为,卫匡国棺木开启的时间为1678年8月,沈坚也持此说,而白佐良更具体为“1678年8月初”。毫无疑问,白佐良之说最为准确,直接采自耶稣会1679年年报,即“1678年8月初,已逝卫国神父的墓被打开(Sub initium mensis Augusti anni huij 1678 aperta fuitdefuncti Patris Martini Martinij tumba)”。(根据杭州天主教徒洪济和朱轼的证词,卫匡国开棺时间为“康熙十七年夏六月”,即西历1678年7月19日至8月18日,包括1678年8月初,可以印证“8月初”之说。

关于卫匡国最初埋葬之所,学界也有分歧。孟德卫指出,杭州耶稣会墓地原在杭州城内,因为低洼潮湿,殷铎泽遂在大方井建造新墓地,将包括卫匡国在内的已逝耶稣会士迁移到这个较高和干燥之所。但这仅为孟德卫一家之说,不能成立。绝大多数学界认为杭州耶稣会旧墓地就在大方井或方井南,卫匡国逝世后也葬入其中。众所周知,大方井耶稣会旧墓地系杨廷筠之子赠送田产若干亩。墓近大方井,位于大方井东南,故又称“方井南”或“方井”。韩霖、张赓《圣教信征》以及南怀仁《道学家传》等均载,早在清初卫匡国墓就在杭州方井南。Thoma lgnatio Dunin Szpot Polono所著《中国历史,1641-1687》明确写道,卫匡国于1661年“葬于方井( sepultrus ille fuit in loco Famcim)”,耶稣会1679年年振也称开棺后卫匡国棺木安置在原先大方井坟墓中,直至1679年4月20日迁葬。根据上述洪济与朱轼的证词,卫匡国原墓就在“杭之大方井诸神父藏魄处”,他们两次瞻仰卫匡国遗容均在“墓中”即“方井墓中”。根据吴历等13人以及常熟昭事堂证词,“卫济泰神父葬于武林大方井”,他们在“方井墓中叩拜”。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证词提到一个细节,即卫匡国坟墓位于“墓门之下”,而这一点也在耶稣会1679年年报中得到印证,即卫匡国棺木放置原处期间,关闭的棺木上方的拱门(impendente fornice super tumbam operculum)不断往下滴水。由此可以推断,大方井旧墓地的墓门为拱形,卫匡国坟墓则紧靠墓门。有门就有墙,所以大方井旧墓地四周当有围墙。

卫匡国逝世于1661年,至1678年开棺时过去了17年,至1679年迁葬时则过去了18年,何以常熟昭事堂和天主教徒的两个证词中称卫匡国逝世“已越廿有一年”?杭州天主教徒洪济和朱轼证词则未提此点。常熟天主教徒的消息来源当为杭州天主教徒姚保禄,姚保禄或许以讹传讹。无论如何,殷铎泽也犯有类似的年代错误,称“卫神父去世已经20年整(cum vigintiomnino anni a dicti Patris morte iam elapse)”。这段话写于1679年,卫匡国去世的时间不是20年,而是18年。无独有偶,身为日本省会长和中国副省会长的潘国良(Emanuele Laurifice)在1701年12月10日曾写过一个证词,内称卫匡国已经去世“25年”(viginti quingue annos)。如果从开棺的1678年算起,卫匡国去世时间是17年,而如果从潘国良写证词的1701年算起,则是30年,“25年”可谓莫名其妙。最后,现存卫匡国墓碑写卫匡国“享年55岁”,也是一笔糊涂账:按照西方的实岁,卫匡国享年47岁,而按照中国虚岁,则享年48岁,不知“享年55岁”从何而来。

从露天墓地到小堂石窟

根据殷铎泽的消息,卫匡国棺柩1678年8月初被打开,并于次年4月20日迁葬,葬于殷铎泽在大方井一侧建造的小堂(Chapel Sacellum),又称救世主新堂(Novus Salvatoris Templum),与卫匡国生前在杭州城建造的救世主堂(Templum Salvatoris)相对而言。这座小堂从1676年起开始建造,1679年竣工,历时约3年而成。耶稣会1679年年报虽然没有说明具体日期,但鉴于卫匡国遗体于4月20日迁葬,故可推断其竣工时间当为1679年4月20日之前。殷铎泽建造的小堂至今犹存,1986年重修。小堂坐东朝西,呈长方形,长6.4米,宽4.4米,墙面青石错缝砌,穹隆形墓顶,上竖十字架,上面刻有“天学圣教公坟”字样。小堂的下层有一个墓穴(Sacellumiuxta sepulturam),即现在存放耶稣会士骨灰瓮的石窟。小堂前有神道、照壁与石牌坊,牌坊正面刻“天主圣教修士之墓”,背面刻“我信肉身之复活”。沈坚认为牌坊在清朝乾隆、同治年间重修时建造,似误,因为殷铎泽说得非常清楚,与小堂一同建成的还有“前庭之门(portamatrij)”即牌坊,因此石牌坊竣工日期也当为1679年4月。

殷铎泽在大方井所建小堂以及牌坊,堪称中西合璧。关于这一建筑群的意义,有时被解释为殷铎泽“扩建”大方井墓地,如“明代开教名贤之二杨淇园先生传略”称,康熙十五年(1676)在大方井又购置土地,扩大杨廷筠所购墓区,“建小堂一所,并购公墓,以瘗本处已故诸教士”。某种意义上,殷铎泽确实“扩建”了大方井墓地,因为他在紧邻墓地的高处建造了小堂。但是,殷铎泽建造小堂的目的,在于将已逝传教士的骨殖或遗体一并置于小堂石窟之中,从而取代大方井旧墓地,而旧墓地再也没有埋葬过传教士。据载,道光十六年(1836),小堂下地窟“置二柩,尚封闭完整”,说明耶稣会士去世后棺柩没有埋在地下,而是直接置于小堂石窟中。据遣使会士王儒翰道光二十三年(1843)报道:“墓地与教堂共占地七亩半。司铎之墓在祭台后,全部由石质砌成,有三间。有西洋教士12人,装于12大龛”。7年前“二柩”不见,显然已经成为骨殖而装入瓮中。因此,从严格意义而言,所谓殷铎泽“扩建”墓地,实际上是另起炉灶,即废弃原先地势较低而潮湿的露天墓地,转而启用地势较高而干燥的室内墓地。当然,小堂外面的墓地依然存在,它可能变成天主教徒的公墓。

微信图片_20240722152436.jpg▲大方井墓地

从1678年8月初开棺到1679年4月20日迁葬,历时近9个月。既然“天主圣教公坟”正在建造之中,殷铎泽为何急于收拾旧墓地的遗骸,况且在炎热的8月之夏?这一问题的答案,也许就在常熟昭事堂证词之中:“夏间因葬其同里,洪先生见卫棺朽腐,欲收遗骨……”此处“洪先生”当指洪济。在炎热的8月初,他在埋葬其同乡时看到雨水导致卫匡国坟墓坍塌并露出腐朽的棺木,于是要求收拾遗骨。卫匡国是当时大方井墓地中最后一个入葬者,去世也已17年,故就常识而言,他的遗体当与其他入葬者一样仅存遗骨。虽然小堂尚未竣工,但遗骨容易处理,只需将之放入瓮中,等待迁葬则可。但是,当鸠工收拾遗骸时,意外地发现卫匡国遗体未腐,因而给殷铎泽出了一道难题。殷铎泽只得将卫匡国棺木原封不动地置于原处,直到次年4月20日清洗遗体并更换新棺,将卫匡国的遗体与其他耶稣会士的遗骨一同迁葬至小堂石窟。

卫匡国遗体保存情况

1678年8月初,鸠工打开卫匡国的棺木,最早发现其遗体未腐,从而在杭州引起轰动。根据洪济与朱轼的证词,“杭之大方井诸神父藏魄处,年久地湿,棺木朽坏,鸠工复收遗骨,至卫济泰神父柩,及启盖,见其须发依然,衣被不变,远近叹异,急欲趋墓亲叩者,不一其人”。然而,殷铎泽神父似乎敷衍了事:“殷老师期于追思教中先亡,瞻礼日许看。至日,教友几百人于墓中弥撒。礼毕,启柩亲看,验过即掩,是以济、轼辈不及细观,众皆怏怅而返。”杭州天主教徒的遗憾,直到次年2月19日(康熙十八年正月初九日)才得到弥补。是日常熟县会长吴历率领12名常熟教徒前来杭州,专为瞻仰卫匡国遗容。殷铎泽为他们破格开棺,杭州天主教徒也跟着沾光。13名常熟天主教徒证词写道,吴历等常熟教徒“洁诚趋至亲谒,墓门之下,目睹其须发未脱,肌肤尚存,巾帻敛布,光彩尤新。历等以负罪微躬,得亲灵异,中华数千百年以来,所绝无者也。纪此证明天主台前,并以奉闻大圣神父”。常熟昭事堂以及杭州天主教徒洪济和朱轼的证词大同小异。

但是,在耶稣会1679年年报中,即在殷铎泽的笔下,卫国遗体情况有所不同。在1678年8月初开棺之际,卫国国遗体完整无缺,面色红润,胡须和头发以及指甲均如生前,衣巾也保存完好。卫匡国棺木置于原处,直至1679年4月20日迁葬。在将近9个月的时间内,经过炎热的夏天和多雨的春天,由于原先墓地低洼潮湿,加上大量的雨水,因而棺木积水,蠕虫增多,卫匡国衣巾上沾染黑色的黏液,面容从红润变得灰黑。在1679年4月迁葬之前,卫匡国的遗体得到处理,衣巾被脱下来清洗,并用干净的亚麻布让其遗体干燥,然后重新穿上洗净的衣巾,最后安置于一新棺木之中。殷铎泽说明,在清洗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卫匡国的一只耳朵掉下,一只脚也脱臼。殷铎泽还指出卫匡国的一个体态特征,即肥胖多脂或大腹便便,而且腹部皮肤干燥、坚硬。换言之,1679年4月20日迁葬时,卫匡国遗体已非全尸,它存在不少缺陷,且开始腐烂。

耶稣会1679年年报如实记录殷铎泽信函所写卫匡国遗体情况,并希望后人知道这一切。1678年8月初卫匡国棺木被打开之时,其遗体未腐,似乎是奇迹;但经过将近9个月的时间,这具尸体已经开始腐。事实上,耶稣会1679年年报并未使用“奇迹”这类字眼,而常熟和杭州天主教徒则称他们所见为“奇迹”、“灵异”,且为“中华数千百年以来所绝无之事”。1679年年报透露,在卫匡国遗体清洗之前,其棺木曾5次被打开(quinquies aperta tumba),目前清楚的有3次,即1678年8月初,同年某个“瞻礼日”(或为8月15日),以及1679年2月19日,其余两次打开可能在其后。在吴历等人瞻仰卫匡国遗体时,由于遗体尚未清洗,所以他们“目睹其须发未脱,肌肤尚存”当为事实,但他们未提逝者面容已经变黑,也未提遗体肥胖多脂;至于他们所说“巾帻敛布,光彩尤新”,显然夸张其词,因为在开棺6个多月后巾帻敛布已经不可避免地带有黑色黏液,而且棺木中遍生蛀虫。卫匡国迁葬12年后,耶稣会日本省会长兼中国副省会长、巡察使潘国良(Emanuele Laurifice,1646-1703)在1701年12月10日的证词中写道,根据目击者的消息,卫匡国遗体保持完整和柔软(intergrum,morbidum),完全忽视了卫匡国遗体上耳朵和脚的缺陷,其后所有的记载均让人相信卫匡国遗体完整无缺,反而耶稣会1679年年报的准确描述遭到普遍忽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出于为尊者讳的心理,也可能是出于维持或延续一个神迹或传奇的需要。

3

一个传奇的延续

综上所述,关于卫匡国开棺后的情形,主要有两份原始资料。西文资料为耶稣会1679年年报,其描述冷静客观,并不掩饰卫匡国遗体已经开始腐败并带有缺陷的事实;中文资料为常熟和杭州天主教徒在同年2月之后所撰,其描述未免美化与神化。11年之后,原先藏于北京耶稣会档案馆的中国天主教徒的3份证词得到重视,安多亲自为之撰写标注并送到罗马,庞嘉宾一一全文翻译为拉丁文。当时所谓“礼仪之争”(更准确说,应为“译名暨礼仪之争”)进入一个关键时刻,罗马教廷正针对Deus或God的中文译名以及有关中国尊孔和祭祖问题进行辩论,并将作出对耶稣会不利的决定。为此,耶稣会总会长要求中国耶稣会大量收集证词,以影响教廷的决策。在安多的授意下,耶稣会士卫方济(François Noël,1651-1729)和庞嘉宾作为中国耶稣会的代表,1702年1月14日从广州出发,12月底到达罗马,随身携带了许多中国证词,其中包括这3份证词。潘国良1701年12月10日为卫匡国墓葬所写证词,也是为此目的。耶稣会当局重视卫匡国遗体的“奇迹”或“灵异”,与他在“译名暨礼仪之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或有关系。事实上,在卫匡国游说罗马之后,不少人攻击他对教廷撒谎。在华耶稣会将有关卫匡国墓葬的3份中文证词带到罗马,其潜台词或为:既然卫匡国身后有奇迹,生前所为也当无可非议。

卫方济和庞嘉宾在罗马编撰出版的两个重要文件汇编,其一为《新的真实证词摘要》 (Summarium Nouorum Autenticorum Testimoniorum),1703年3月27日觐见教皇时呈交;其二为《最新中国证词摘要》(SummariumNovissimorum Testimoniorum Sinensium),1704年8月27日觐见教皇时所用。然而,在这两份文献汇编中,不见3份中文证词,尽管庞嘉宾已经将之译为拉丁文。究其原因,或许因为圈内人清楚,卫匡国遗体称不上奇迹,甚至沾染某些迷信因素。首先,卫匡国遗体不朽与药物有关。根据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87年4月26日致门采尔(Christian Mentzel)函,可能因为在Larankuka染上传染病。卫匡国去世前受到严重胃病的折磨,为此服用了大量的大黄,其剂量比中国医生开的要大得多,故没过几天就不治而亡。其次,如同1701年12月10日潘国良证词所说,“教徒和异教徒(fideles et infidels)”均观看并观察了卫匡国遗体。所谓“异教徒”即佛教徒与道教徒,或天主教语境的“偶像崇拜者”。对于中国天主教徒而言,卫匡国遗体堪称天主教神迹或奇迹,而对于“异教徒”而言,这则是一种道术,与道教的烧炼术有关。换言之,卫匡国生前所服大黄,在异教徒特别是道教徒眼中如同羽化登仙的灵丹妙药。孟德卫指出,一些道人相信卫匡国秘密地实践了不死之术,虽然他们不能确定他使用的是内丹还是外丹。

自从明代万历年间入华以来,耶稣会士一直具有善于烧炼术的名声,而利玛窦1595年易服改名之后,穿戴为直裰加东坡巾,名称则为“道人”,更与道教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时至康熙年间,耶稣会士奇术名声似未减弱,例如,在陈维菘眼中,常熟传教的鲁日满便拥有奇术,其《赠大西洋人鲁君,仍用原韵》有言:“善奕惯藏仙叟橘,能医却笑神农术。更诵完一卷咒人经,惊奇术。”浙江总督李卫雍正八年(1730)所撰《天主堂改为天后宫碑记》,对耶稣会士多端指控,内称:“彼既以天主之教教人,而复借黄白之术以收拾人心,则以幻术愚人,以货财结人,其所设心殆有在矣。”因此,卫匡国遗体受到教内和教外人士特别是道教徒顶礼膜拜,并非偶然。根据浙江代牧田嘉壁主教(Louis-Gabriel Delaplace,1820-1884)的消息,直至嘉庆(1796-1820)年间,卫匡国的遗体一直保持原状,完好如初。每逢大瞻礼日,教友们把神父的遗体安坐在太师椅上,为之整理须发,同时诵经赞颂天主。但教外人前来焚香膜拜,奉若神明,从此尸体逐渐风化,后被遣使会士装瓮保存。1877年在浙江传教的和安当(Hechmann)在其拉丁文《圣教史》抄本记曰:“卫匡国之尸体,直至嘉庆时仍未腐烂。迨教外人前来敬拜,造使会传教士乃将其遗骸移置瓮中,但仍完好。”

因此,时至嘉庆年间,卫匡国遗体已经完全腐朽,其遗骸与其他传教士一样装入瓮中,但卫匡国身后传奇依旧。道光十五年(1835)李神父视察墓地,在3月15日致陶会长函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某日,教外人士某睡祭台上以示轻侮,即梦见一人,威严异常,手执一枪,逐其出堂;其人醒后,果见身在堂外,自是无敢近者。既然卫匡国在诸逝者中独享大名,故这位异教徒梦见之威风凛凛者,可能就是卫匡国。道光二十三年(1843)遣使会士王儒翰访问杭州耶稣会墓,并在致该会驻澳门办事处主任M.Guillet函中描述了小堂石窟所置12名传教士遗骸的12个瓮,辨其姓名为阳玛诺演西先生、洪度贞复斋先生、郭居静仰凤先生、伏若望定源先生、魏济泰先生、杜亚国先生,殷斯觉先生、法圣学先生、翁伯尔先生、魏多尔先生。第11人,中国人称其善显灵异,盖彼死后曾多年如生,教友亦每年必来为其剪发修指甲。对于这些消息,方豪评论说:“浙江传教之耶稣会士或修士中并无杜亚国及翁伯尔之名,但洪度贞之西名确可译为翁伯尔,疑必有误。又魏多尔亦无其人,但彼魏第十一名,殆即王儒翰神父所称能显奇迹者,盖即卫匡国也。”

时隔将近100年,方豪于1936年前往大方井,发现小堂石窟中有骨瓮21具,其中4具无题名,方豪猜测是洪度贞、殷铎泽、法安多和艾斯玎;在其余题名的骨瓮上,有魏多尔而无卫匡国或卫济泰,方豪再次猜测魏多尔即卫匡国。然而,如前所述,王儒翰曾见魏济泰和魏多尔两个骨瓮,所以方豪所见没有题名的4具骨瓮中有一具或为卫济泰。徐明德试图解释这个一主二瓮的现象:“可见,为了避免教外人再把卫匡国的遗体当做‘神灵膜拜’,遣使会神父才有意识地处理遗体,在瓮上不书‘卫匡国’,而书音近的‘魏多尔’,再在他瓮上书‘卫济泰’以作标记,借此以假乱真,以致后人无法辨认卫匡国遗骸即魏多尔遗骸了。”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似是而非,因为要消除卫匡国的痕迹,最干脆的办法是不写卫泰济而只写魏多尔,否则教外人照样可以对卫济泰的骨瓮顶礼膜拜,魏多尔的骨瓮将被置之不理。换言之,如果一瓮有“卫济泰“之名,名为“魏多尔”之瓮则非卫匡国。无论如何,魏多尔之谜,不失为卫匡国身后传奇的一个花絮。

随着岁月的流逝,卫匡国遗体在腐朽,而大方井小堂也在衰败。时至道光十六年(1836),“小堂已半圮”。“鸦片战争后,天主教重新进入中国,在杭州传教的是遣使会士。咸丰五年(1855),杭州耶稣会墓地移交给浙江主教田类思,其后小堂石窟也开始安葬耶稣会士之外的传教士。太平天国运动中,墓地或许遭到破坏。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石制牌坊上有“同治十三年仲冬月重修”的字样。从20世纪之初的一幅照片看,当时墓地已经颓废,而至1936年方豪考察墓地时,“窟上旧有小堂,今则荒烟蛮草而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方井小堂遭到严重破坏,据说所有故瓮里的骨灰或骨殖均被倒空并抛弃。时至上世纪80年代,墓地地面建筑夷为平地,小堂遗址无迹可寻。

否极泰来。80年代初,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访问杭州,要求前往大方井悼念先贤,但因墓地已毁而未果。随后杭州大学历史系教师徐明德开始努力寻找小堂遗址,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并寻访当年守墓人,最终确定了遗址所在。1984年杭州市文物部门开始修复小堂,并提请市政府将卫匡国墓等文物公布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墓地修复工程完工。1989年升级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卫匡国墓”,同年将卫匡国墓地归还给浙江天主教杭州教会。后来“卫匡国墓”更名为“卫匡国传教士纪念园”,而门上“卫国国墓”四个大字至今隐约可见。杭州耶稣会墓地先后埋葬了21名传教士,其中不乏大名鼎鼎者,如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郭居静(Lazaro Cattaneo,1560-1640)、阳玛诺(Emmanuel Diaz,1574-1659)等,而卫匡国力压群雄,其一人之名而囊括全体。与墓地其他耶稣会士相比,卫匡国生前未必最有名,但唯独他身后似乎永垂不朽,并受到教内外人士的顶礼膜拜。从“天主圣教公坟”到“卫匡国墓”,再到“卫匡国传教士纪念园”,卫匡国的身后传奇在继续。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