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梅城的商帮与会馆
来源:《民俗千秋风韵长——三江两岸民俗风情》  作者:沈伟富  日期:2024-08-29

历史上的严州府城地处浙江西部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上有安徽的徽州和浙江的婺州、衢州,下有杭州、湖州等。明清时著名的徽商就是沿着新安江东下,先在这里歇个脚,然后再奔赴各地,驰骋商海的。因此,严州府城在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各地商人聚集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促进了严州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形成了这一带极富地方特色的商业风俗。

首先是商帮的形成。

商帮是以同乡商人为基本组成单位的一种民间组织,这在过去是很盛行的。商海茫茫,波谲云诡,商人闯天下,处处是风险。为了相互之间有个帮手,个人利益得到保护,在外闯荡的商人们总是会结成一个个帮派,并且选出帮头,出面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旧时严州府城内的商帮主要有徽州帮,另外还有金华帮、宁绍帮和本地帮等。

徽州帮是严州府城内最大的一个商帮。过去有一句话叫“无徽不成市”,这里的“市”是商贸集市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徽州人,就没有商埠。在建德,除了严州,寿昌等地也有很多徽州人在做生意。

徽商以经营茶叶、生漆、生丝、绸缎、棉布等为主,都是些大买卖,营业额大,利润也丰厚,他们是江浙一带商业的主力军。徽州多山,自然条件不算很好,所以在历史上,徽州人除了走出山来做生意,就不太有发展的空间。而他们经营的商品,除茶叶、生漆是自己家乡的特产,其他商品都是从外地进货的,比如生丝、绸缎等,大多来自杭嘉湖地区。

宁绍帮以经营南北杂货、茶食糕点、酒盐酱醋等为主。宁绍地区,特别是绍兴人,有酿酒、制作糕点的传统,宁绍帮经营的商品大多是自产自销的,他们的商家一般都是前店后坊,一边生产,一边销售。

金华帮大多经营烟、糖、油以及手工业。金华地处金衢盆地,有种甘蔗、烟叶的传统,烟、糖是他们的特产。同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向来就很发达,比如东阳人以做木匠为主,他们的箍桶、木雕都是独步一方的传统工艺。现在的东阳木雕驰名中外,原因就在这里。永康人则以打铜修锁为他们的强项,铜器、铁器、锡器等最为拿手。现在的永康还是以五金为他们的支柱产业。兰溪人的手艺是做豆腐,当年严州街上的香干、熏干等都是兰溪人做的为多。另外,他们还经营着中草药。过去有一句话,是说中草药基本被“三溪”人所垄断。“三溪”分别是浙江的慈溪、兰溪和安徽的绩溪。严州本地人则主要做些水果、小吃、猪肉等副食品的买卖。比如严州酥饼、油煎馃、油炸臭豆腐等,都是严州本地人的拿手。在防洪大坝没有造之前,大南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沿江大街,向东的一条叫棋盘街,向西的一条叫黄埔街上。黄埔街上的店铺以卖船上用品为主,比如纤绳,船桨等。而棋盘街上到处都是油炸臭豆腐以及烤酥饼的气味。其业主也大多为本地人。

其次是各地会馆的建立。

以前,同一省、县地域的人,居于异地,遇有困难,都喜欢找同乡求助,久而久之,一些同乡就集合成团体,一起建馆舍,经常在一起聚会,联络同乡之间的感情。同乡之间相互帮忙,相互解困济贫,有些同乡团体到了岁时节日,还要请戏班子到会馆里来演戏。

有些会馆还把他们本土尊神也供奉到会馆里来,定时祭祀。如江西会馆里供奉的是许逊;福建会馆里供奉的是天后;徽州会馆里供奉的是朱熹;绍兴会馆里供奉的是张夏;金华会馆里供奉的是胡则。所以会馆又俗称为什么庙。

在梅城除上述馆庙合一的五处外,还有宁波会馆,旧址在府前街福建会馆之南,西门街双井弄的北端;东阳会馆,在总府后街,腰板弄之西,今邮局所在地;温州会馆,旧址在双桂坊,建德林场的西侧,其门额为清朝一位温州籍的建德知县所题,全称为“温台处同乡会馆”。

以上九处会馆,唯遂安会馆因集资困难,仅建成一座八字墙门面及门内两侧厢房,后面皆为空地。然而它也是至今仅存的一处会馆遗迹:八字墙门,石台阶,石门框,门上有“遂安会馆”青石楣一方。今为民居。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反映在商业方面的商业风俗也各不相同。像严州府城这样各路商人云集之地,其商业风俗更是五彩缤纷。

微信图片_20240829113912.jpg

▲遂安会馆

先讲拜师收徒风俗。以前外出经商的人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是自己有雄厚的资金,只要雇几个员工,一个帐房先生,找一处门面,就可经营,自己是当然的老板,徽州人叫“阿大”;有些人是两手空空出来,为的是混口饭吃。以前在徽州有一句话,叫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四五岁,往外一丢。”意思就是让他们自己出去闯天下。这些人出来,一般是先当员工,以图安身,然后再寻找机会发展。有些是积累一定的资本,然后自已创业,有些是通过一定的关系,找一个老板,向老板拜师学艺。

拜师和收徒一般都在同乡人之间进行,而且很多都是亲戚关系。比如徽州人向徽州老板拜师,徽州老板也只收徽州徒弟,那时候很少有异乡人相互拜师收徒的。

为慎重起见,收徒弟时,都要有一个介绍人和一个担保人。拜师的那天,介绍人和担保人领着徒弟进店,向老板行拜师礼,像“糕包”之类的礼品是少不了的。然后拜过“香火”“财神”“灶司老爷”等,接下来是拜师兄、账房先生。有些还要出去拜过同行老板,以求日后多多关照。最后大家在一起吃一顿,叫吃“拜师酒”。

拜过师以后,老板对徒弟就负有教诲、培养的责任,徒弟也要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工作。要是得到老板的信任,说不定日后可能直接荣升为老板。一般情况下,满师后,自己另立炉灶,自闯天下。

“讲生意”,就是决定店里员工的去留问题。以前梅城的老板做事都很含蓄,不想当面得罪人,像员工的去留问题等,都采用“讲生意”这种方式来表达。

到了“讲生意”这天,老板要摆一桌酒,把本店所有员工都叫来一起吃。其中有一道菜最为关键,就是一条全鱼。这条全鱼由老板自己亲自端上桌,鱼头朝向谁,就表示谁已经被解雇了,被解雇的员工当即站起来,去账房算清工钱,卷铺盖走人。要是这条鱼的鱼头朝向老板自己,那么谁也不解雇,大家皆大欢喜,吃完这顿酒。

“讲生意”一般一年有三次,即春节前夕、端午和中秋,各个商帮又有所不同,有些是选在正月里的某一天,比如初四或初五。

当然,还有些是员工自己主动决定要离去的,那他可以向老板写个红帖,老板若愿意放他,就让他去账房结账,要是老板想留他的话,也会与他个别交谈一次,然后再作出裁决。

民间有一种说法,每年的正月初五,是财神爷下凡的日子,做生意的和不做生意的,都要在这一天做好迎接财神的准备工作,以求财源广进。从正月初一到初四,严州府城的商店都是大门紧闭的。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天还刚刚蒙蒙亮,就听街上鞭炮声不断,各家商店开始迎接财神,准备开张营业。

以前,每家商店都设有一个“财神堂”,里面供奉着财神爷。正月初五早上,店主老早起来,摆好香案,敬上三牲礼酒,烧上香烛纸马,然后向财神爷行三叩大礼,心中默念着祈求财神爷保祐本店生意兴隆,财源门进。礼毕,打开大门,鸣放鞭炮,开始一年当中的第一天营业。有的还要向第一个来店的顾客赠送一份礼品。

迎接财神的仪式结束以后,店主要招集全店员工一起坐下来吃糕饼茶,讲一些同心协力,共同发财之类的话,最后吃一顿点心,接着就各自忙自已的事去了。

店主雇用员工,是为了赚取最大的利润。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各店店主都制定有不同的奖励政策。

商店职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休息日,如果一年当中没有请过时间比较长的假,店主就要对他进行适当的奖励,最高的可得到三个月的工资奖励。员工每做成一笔生意,也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奖励。所以一些商店的员工,特别是站柜台的员工,对顾客都十分热情,积极向你推销商品。

一些商店为了扩大销售门路,实行赊账制度。但随意赊账风险很大,必须要有人担保,担保人一般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老板信得过的人,通常以当地的乡绅为多。

顾客在商店赊账,都有一个归还的期限,期限一到,要是顾客没有归还,店里就要派人上门收取。一年当中有三个比较集中的讨债期,即端午前后、中秋前后及年终除夕前。因为端午前后是春花、茶叶上市的季节,中秋前后是稻谷收获期,对一些农村客户来说,这两个季节多少都有一定的收入,有一定的还债能力。但是一年当中的债必须当年还清,一过年三十晚上亥时(即现在的12点钟),就不能再讨债了,所以,一些商店会在年关前,派出强大的讨债阵容外出讨债。过去严州府城内外,一到年关将近,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手提某字号灯笼的讨债人往来讨债。

做生意的都希望生意兴隆,都要敬财神,除此之外,各个行业还有各自的“行业神”。如做茶叶生意的要供茶神陆羽,做粮食生意的要供仓神,做文具生意的要供文昌帝君,做中草药生意的要供药王,做酒生意的要供杜康,做陶瓷生意的要供陶朱公,做豆腐生意的要供乐毅,就连卖猪肉的也要供张飞为神。这些行业神,有些是雕塑,有些是画,供在自己店的上横头,四时祭祀。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