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余杭史海钩沉】秦始皇南巡余杭——从稽亭山说开去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9-06

最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清嘉庆《余杭县志》卷七·山水篇里记有:“稽亭山在县南九里。高九十丈,周回七里。山顶旧有亭,相传秦皇东游至此,登以望会稽,故名‘稽亭’。亭基犹存。《咸淳志》。”卷十七·古迹篇也写道:“稽亭,稽亭山在余杭县南九里,上有亭基,秦始皇筑以望会稽。”秦始皇南巡到过余杭历来有所记载,民间也有许多传闻,但“稽亭山”现在却不知所踪,“稽亭”也湮没无闻。那么,稽亭山到底在哪里呢?

稽亭山位置考

查遍现地名资料和地图资料都找不到“稽 亭 山”这 个 地方,调查附近区域人群也没有听说有这一山名或亭名,即使像“鸡 停(立)山”之类谐音的俗名也没有,但 在 嘉 庆《余 杭县志》“图考·杭州府志余杭县图”中有“稽亭山”标注(见 图)。

微信图片_20240906103301.png

根据“在县南九里”描述,该山的位置应该在现余杭区中泰街道集镇东侧,又对照“杭州府志余杭地图”上稽亭山方位,判断图上该山东南侧有横溪,上游往西临安方向是东溪,且有支流往南向长岭和富阳方向,与现今溪名和大致位置基本相合,由此判断“县南九里”在横溪北侧与乌龙山并列,正西面是朱桥位置,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集镇东侧现新泰村、石鸽社区、中桥村结合处的金鸡岭(山)。

按图所示,稽亭山在乌龙山东侧偏南(古代地图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乌龙山,县南一十三里”(嘉庆《余杭县志》),而现在乌龙山东偏南无山,只有横溪,北面偏东与之并列的才是金鸡岭山,横溪北侧靠横溪这边也只有这两座山,该山北到南连绵有三座山峰,南是小山包,中间最高,北比中间略低且延伸到南湖,与南湖山西侧基本相接,因外形像鸡,南头北尾,当地人称呼它为金鸡山。金鸡山与稽亭山应为同一座山,应音转而来。“稽亭山”在乡间容易误念为“鸡停(立)山”,再讹传为金鸡山(岭)合乎逻辑。经现场踏勘,该山南小山岗目前被老杭昱公路横截,后面鸡身与鸡尾之间山岗被02省道和杭徽高速横截。据金鸡山承包者介绍,在杭徽高速施工时,在中间山岗上挖出过古时小块石基,当时判断为古时路基,由此判断此金鸡岭(山)是稽亭山应该不会错。

根据“在县南九里”描述,该山的位置应该在现余杭区中泰街道集镇东侧,又对照“杭州府志余杭地图”上稽亭山方位,判断图上该山东南侧有横溪,上游往西临安方向是东溪,且有支流往南向长岭和富阳方向,与现今溪名和大致位置基本相合,由此判断“县南九里”在横溪北侧与乌龙山并列,正西面是朱桥位置,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集镇东侧现新泰村、石鸽社区、中桥村结合处的金鸡岭(山)。

按图所示,稽亭山在乌龙山东侧偏南(古代地图方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乌龙山,县南一十三里”(嘉庆《余杭县志》),而现在乌龙山东偏南无山,只有横溪,北面偏东与之并列的才是金鸡岭山,横溪北侧靠横溪这边也只有这两座山,该山北到南连绵有三座山峰,南是小山包,中间最高,北比中间略低且延伸到南湖,与南湖山西侧基本相接,因外形像鸡,南头北尾,当地人称呼它为金鸡山。金鸡山与稽亭山应为同一座山,应音转而来。“稽亭山”在乡间容易误念为“鸡停(立)山”,再讹传为金鸡山(岭)合乎逻辑。经现场踏勘,该山南小山岗目前被老杭昱公路横截,后面鸡身与鸡尾之间山岗被02省道和杭徽高速横截。据金鸡山承包者介绍,在杭徽高速施工时,在中间山岗上挖出过古时小块石基,当时判断为古时路基,由此判断此金鸡岭(山)是稽亭山应该不会错。

秦始皇南游会稽经过余杭是否偶然

历史上秦始皇几次南巡,只有第五次(也有说第六次)南巡到过浙江杭州,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里只有“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虽没有说到余杭,但一般都明白,秦时从钱唐“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不管采取溯江而上、沿江翻山越岭、其他内地水陆路径都在余杭境内。

《水经注》卷四十有:“秦始皇三十七年,将游会稽,至钱唐,临浙江,所 不 能 渡,故 道 余 杭 之 西 津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没有到过南方,所记基本抄录前著,这“故道余杭之西津也”和“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是一个意思。秦始皇游会稽,到了钱唐县,因恰逢钱塘江大潮,无法渡江南下,因而西行一百二十里,经过余杭,再往南过江(今钱塘江上游富春江)去会稽。这样看来,秦始皇南游经过余杭似乎是偶然之行。

但事实可能并不如此简单。我们知道,秦始皇于二十五年大兴兵甲,命大将王翦遂定荆江南之地,降越君,置会稽郡。用强硬血腥手段统一全国,然而由于古越国民风强悍,山居部族人民血气刚烈,王翦父子虽招降越君,但民心多思叛逆之心,并不臣服于秦的统治,因此使秦始皇对会稽之地有所顾虑,于是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南巡会稽。《越绝书·吴地传》记载:“乌程、余杭等县以南,皆大越徙民也,始皇刻石徙之。”《越绝书》卷八:“是时,徙大 越民 置余杭、伊 攻、故 鄣。”可见,当时余杭、安吉、长兴、於潜一带居住着大量迁徙而来的越民,秦始皇对这些越民自然也是不放心的。因此,秦始皇这次到会稽祭祀大禹,只是其南巡目的之一。其二,是到会稽刻石(后世称李斯碑),主要是为大越居民立下规章制度,为大秦为皇帝树尊立威,歌功颂德,并宣扬统一的好处,安抚大越民心。其三,到大量越族人居住的天目山地区(会稽郡和故鄣郡的交接地带,余杭属于重点地区)察看民情以安定地方。从他这次南游路线看,凡是天目山区涉及的郡治县治基本都转了一圈。即使当时钱塘江能渡过去,回程中如果交通允许也会来余杭县的,所以这次秦始皇南游会稽经过余杭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其必然性。

秦始皇南游会稽过余杭路径

秦始皇南游会稽“至钱塘,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和“故道余杭之西津”走的是什么路径?水路、陆路或水陆交替?

嘉庆《余杭县志》中还有一处地名与此次秦始皇南游路径有关:

“顾 望 岘,近 志 皆 作‘顾 望山’,在县西南三十四里。高一百四十步,周回五里。按《土风记》云:秦始皇至此,弃舟登陆往会稽,登山顾望,因名。《咸淳志》。”(卷九·山水篇三)

微信图片_20240906103308.png

虽然从方位距离看顾望岘已在和余杭交界处的临安境内了,根据卫星地图方位距离和能“弃舟登陆”定位,其位置大致在青山水库南侧板桥镇望湖山一带。据当地人回忆,原望湖山下有大溪坑通南苕溪,建水库大坝蓄水后成青山水库湖区,此山就叫望湖山,但总觉得同顾望山有点关系,这里原也是余杭县境,在此弃舟登陆,也为“昔秦始皇舍舟于余杭”之说提供了佐证。

虽然从方位距离看顾望岘已在和余杭交界处的临安境内了,根据卫星地图方位距离和能“弃舟登陆”定位,其位置大致在青山水库南侧板桥镇望湖山一带。据当地人回忆,原望湖山下有大溪坑通南苕溪,建水库大坝蓄水后成青山水库湖区,此山就叫望湖山,但总觉得同顾望山有点关系,这里原也是余杭县境,在此弃舟登陆,也为“昔秦始皇舍舟于余杭”之说提供了佐证。

其实从清嘉庆《余杭县志》的“稽亭山”与“顾望砚”两处遗址记载看,已明确了从余杭治所(稽亭山下)到“顾望岘弃舟登陆”是走苕溪(余杭大溪)的,因自古至今这段余杭大溪只有位置变动没有消失过。南苕溪到此再溯溪而上偏向北面,而此处向南正好是富春江两处最窄的地段,一是窄溪镇(现属桐庐)段,当地有“窄溪埠,秦皇渡”的说法。二是富阳汤家埠,那一带有秦望山、秦望桥、秦望湾、秦望浦-系列“秦望”都跟秦始皇南游会稽有关,但笔者认为“秦望”是回程方向。通过卫星地图就可以发现,窄溪和汤家埠两地相距约十八公里。从顾望山到窄溪约40公里,沿206省道约有三分之二有溪(富阳永昌松溪)江(富阳新登绿渚江)顺流而下的水路可航,古时应该也有沿溪江道路贯通;而到汤家埠约30公里,虽然少10公里,但需翻山越岭。经卫星地图上测量,杭州西湖到窄溪直线距离55公里左右,到汤家埠不到40公里(沿水路也有50多公里),如绕道老余杭镇到青山水库再到窄溪也只有70公里,从窄溪到会稽确实绕远了需往回走,既然要往回不如顺水漂一程到最近的汤家埠南岸登陆行走也说得通(应该有熟悉地方环境道路的地方衙门安排路线的),也同“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基本符合。当时那里还属于余杭县境,故也符合“故道余杭之西津也”,这在当时来说是最佳路径了,且基本走水路(见卫星地图示意)。

那么,从钱唐县到余杭县又是怎么走的?

历史上,东苕溪曾几次改道。从《东苕溪河道变迁图》中可以看出,古苕溪是经余杭镇东下流经平原经杭州主城区北郊,在杭州市东郊附近注入钱塘江,后经两次改道形成今天从余杭镇北折流向太湖。

微信图片_20240906103310.png

当年秦始皇南游会稽时,西湖还没有形成,那时宝石山和吴山是伸入江里的两岬角,关于宝石山下有秦始皇缆船石的著述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那时苕溪入海口应在西溪湿地一带。

《水经注》卷四十记载:“浙江迳县左,合余杭大溪。”又注:“余杭大溪,杨守敬认为大 溪 即 东 苕溪。”余杭大溪就是东苕溪,从古至今老余杭一带老百姓都称苕溪为大溪。

接着《水经注》又有:“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根据《淳祐临安志》“在仁和县东北一十八里”描述,诏息湖大致在今半山与大陆山之间的低洼处。该湖应该是古苕溪北折分流形成的潟湖,在此停憩,既可入江出海,也可溯溪而上到余杭。

当时,东苕溪的水道是从南湖(当时还没有南湖)向东经现在的西溪湿地一带,流入钱塘江的,其古水道大约与今文一西路大致叠合,因为在这条古道周边曾发现大量堆积的沉积沙,显然是一条古水道。笔者是余杭仓前人,记得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仓前公社余杭塘河向南大约在文一西路位置有-条从金星向东经红星、红旗、向阳、永生、幸福大队一直到五常方向的机耕路,路的两侧田畈里沿途有金星黄沙矿、红星黄沙矿、红旗黄沙矿一直到幸福大队都有黄沙矿(当时大队的名称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并村后依次为金星、朱庙、葛巷、永福村,金星划归余杭,永福划入五常)。这些沙矿有些是公社企业,有些是大队企业,当时叫社队企业,我父亲曾在永生黄沙矿工作,家兄在大队双轮车小车队拉黄沙,后来我也经常在这条机耕路上踦自行车来回走动,沿途所见都是挖过黄沙的大池塘和正在开挖的黄沙矿坑。据向家兄和其他曾是附近村民了解,每个黄沙矿都有20-30亩见方,有深有浅,西段红星那里深一点有20多米深,东段浅一点也有10多米深,在当时这一带田畈里只要挖开1-2米深的面层淤泥后,下面全是纯纯的黄沙,中间也夹杂几层1米左右厚的淤泥。据了解到当时在现余杭街道菜场南安一带有宝塔大队黄沙矿,太炎中学一带有凤凰大队黄沙矿、南湖里有水产村黄沙矿。据原余杭镇宣传干事周霖根(90虚岁)一篇回忆文章里曾写到1983年水产场(隶原余杭镇宝塔村)在南湖改田挖鱼塘时:“改荡时已挖去1公尺半泥土,发现下面有黄沙,这黄沙质量来得好,沙粒粗颜色黄、无杂质”。同时他动员水产村会计金观福上缴了黄沙矿里挖到的很多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并陪同他送到余杭县文管会。家兄是拉黄沙小车队的,据他回忆,金星、宝塔、凤凰的黄沙粒粗质量好,很受余杭东门头和老余杭中学门口的黄沙码头喜欢,有多少要多少,越往东沙矿的黄沙越细,质量越差。上述黄沙矿串连起来,形成了从南湖到五常的地下黄沙脉,这应该是南湖筑塘滞洪前的古苕溪了,其宽度超过现东苕溪,其位置应紧靠现文一西路北侧(大致在现余杭区政府、省委党校下方)。

又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晔《余杭南湖的文化底蕴》文中对南湖考古发掘介绍:“考古队奔波在南湖的田间河堤,打探此前的沙矿分布和采沙情况,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重点对现存的几处高墩和古河道区域进行钻探。经过大面积的综合调查,现已初步探明,沿着南部山丘,南湖有过一条自西向东再折向北的主河道,河宽达到六十米,累积的沙土厚达三四米。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支流,宽度一二十米,沙层厚度有的不到一米。总体来看,上游的沙土颜色偏青,文化遗物相对较少;下游的沙土颜色发黄,文化遗物相对较多。20世纪80年代大量出土文物的沙矿,就在南湖东部的下游地段。”经上述分段考证,基本弄清了从青 山 水 库、南 湖、余 杭、仓 前、五常、进入西溪湿地最后入钱塘江的古苕溪(余杭大溪)的位置。这也应该是秦始皇“西行百二十里”故道余杭的具体路径。 

当年秦始皇南游会稽时,西湖还没有形成,那时宝石山和吴山是伸入江里的两岬角,关于宝石山下有秦始皇缆船石的著述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那时苕溪入海口应在西溪湿地一带。

《水经注》卷四十记载:“浙江迳县左,合余杭大溪。”又注:“余杭大溪,杨守敬认为大 溪 即 东 苕溪。”余杭大溪就是东苕溪,从古至今老余杭一带老百姓都称苕溪为大溪。

接着《水经注》又有:“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根据《淳祐临安志》“在仁和县东北一十八里”描述,诏息湖大致在今半山与大陆山之间的低洼处。该湖应该是古苕溪北折分流形成的潟湖,在此停憩,既可入江出海,也可溯溪而上到余杭。

当时,东苕溪的水道是从南湖(当时还没有南湖)向东经现在的西溪湿地一带,流入钱塘江的,其古水道大约与今文一西路大致叠合,因为在这条古道周边曾发现大量堆积的沉积沙,显然是一条古水道。笔者是余杭仓前人,记得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仓前公社余杭塘河向南大约在文一西路位置有-条从金星向东经红星、红旗、向阳、永生、幸福大队一直到五常方向的机耕路,路的两侧田畈里沿途有金星黄沙矿、红星黄沙矿、红旗黄沙矿一直到幸福大队都有黄沙矿(当时大队的名称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并村后依次为金星、朱庙、葛巷、永福村,金星划归余杭,永福划入五常)。这些沙矿有些是公社企业,有些是大队企业,当时叫社队企业,我父亲曾在永生黄沙矿工作,家兄在大队双轮车小车队拉黄沙,后来我也经常在这条机耕路上踦自行车来回走动,沿途所见都是挖过黄沙的大池塘和正在开挖的黄沙矿坑。据向家兄和其他曾是附近村民了解,每个黄沙矿都有20-30亩见方,有深有浅,西段红星那里深一点有20多米深,东段浅一点也有10多米深,在当时这一带田畈里只要挖开1-2米深的面层淤泥后,下面全是纯纯的黄沙,中间也夹杂几层1米左右厚的淤泥。据了解到当时在现余杭街道菜场南安一带有宝塔大队黄沙矿,太炎中学一带有凤凰大队黄沙矿、南湖里有水产村黄沙矿。据原余杭镇宣传干事周霖根(90虚岁)一篇回忆文章里曾写到1983年水产场(隶原余杭镇宝塔村)在南湖改田挖鱼塘时:“改荡时已挖去1公尺半泥土,发现下面有黄沙,这黄沙质量来得好,沙粒粗颜色黄、无杂质”。同时他动员水产村会计金观福上缴了黄沙矿里挖到的很多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并陪同他送到余杭县文管会。家兄是拉黄沙小车队的,据他回忆,金星、宝塔、凤凰的黄沙粒粗质量好,很受余杭东门头和老余杭中学门口的黄沙码头喜欢,有多少要多少,越往东沙矿的黄沙越细,质量越差。上述黄沙矿串连起来,形成了从南湖到五常的地下黄沙脉,这应该是南湖筑塘滞洪前的古苕溪了,其宽度超过现东苕溪,其位置应紧靠现文一西路北侧(大致在现余杭区政府、省委党校下方)。

又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晔《余杭南湖的文化底蕴》文中对南湖考古发掘介绍:“考古队奔波在南湖的田间河堤,打探此前的沙矿分布和采沙情况,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重点对现存的几处高墩和古河道区域进行钻探。经过大面积的综合调查,现已初步探明,沿着南部山丘,南湖有过一条自西向东再折向北的主河道,河宽达到六十米,累积的沙土厚达三四米。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支流,宽度一二十米,沙层厚度有的不到一米。总体来看,上游的沙土颜色偏青,文化遗物相对较少;下游的沙土颜色发黄,文化遗物相对较多。20世纪80年代大量出土文物的沙矿,就在南湖东部的下游地段。”经上述分段考证,基本弄清了从青 山 水 库、南 湖、余 杭、仓 前、五常、进入西溪湿地最后入钱塘江的古苕溪(余杭大溪)的位置。这也应该是秦始皇“西行百二十里”故道余杭的具体路径。 

秦始皇登山为何选择会稽山

秦始皇登山原因志书上写得很清楚“望会稽”,可以理解,这次南巡“上会稽,祭大禹”是非常虔诚的,边走边遥而望之拜之,既示“一苇杭之”之急迫之心,又显对先圣的崇敬之情。但这次南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国家举措和政治目的,就是巡察、安抚地方,主要是越人迁徙、居住状况。作为最高决策指挥者,亲临现场巡查了解落实情况,与所在地郡县官衙进行对接协调和指导,也是秦始皇事必躬亲的处事方式。登高而望,指点江山,君临天下。

为什么选择在稽亭山举行“望会稽”仪式呢?秦始皇溯溪过余杭,到县治附近,县衙负责安全接待小憩,进行工作对接汇报指示是必然的,同时补充前行给养,安排前行路径和沿途外围安全保卫工作也是惯例,登山望会稽也是这次行程中特别安排的。同时从县治向西向南就开始进入山区了,也是这次南巡工作的目的地,在这里登山是最合情合理了。皇帝要进行登山仪式,当地衙门肯定要选址筑台,选择一处视线符合要求,上下山路径方便安全的山头。笔者实地考察了一下,在原余杭县治附近只有4、5座山,最近的安乐山高险且前有凤凰山挡住视线,同样凤凰山东南不远都有群山挡住,马鞍山在这两山之间,南湖山西迎古苕溪,到此折北顺山势到向东至西面受凤凰山挤压,主溪转东北宝林河方向,另有支流根据地势,经现南湖滚坝转向北侧现中泰集镇低畦区后,汇同横溪、反山溪(中溪)进入现蒋家潭港入闲林港向东后在仓前五常一带再汇入原苕溪,南湖山当时几乎四面环水(或沼泽),上山路径不方便,而稽亭山在古苕溪南侧,当时从西南山区到县治有沿主溪支溪有大小路径,是东部平原经县治到西部山区间的第一山,也是这些山中唯一南北向延伸,且上山平缓,山上东南向和向西部山区视线开阔,看得远,符合远望会稽和天目山区要求,也符合上山方便安全要求,再往前就山高路险了。

两千多年前,古苕溪(余杭大溪)就是秦朝的水上驰道,千古一帝秦始皇南巡会稽在此溯溪而上,驾临县治,登高望远,指点江山,展秦威,施国策,何等气魄,何等壮观。汉熹平二年(173年),余杭县令陈浑为除南苕溪水患,在县治西侧筑南湖堤塘,引水北流合中、北苕溪汇入太湖,余杭大溪自县治至钱塘江段华丽转身,成为鱼米之乡,继续哺育流域内广大人民。两千多年后,杭州市城市西拓,在古苕溪位置上建成了文一西路,成为城西未来科技城的开山母路,仅仅十多年时间,一座新城在此崛起,成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定位为杭州城市的“第三中心”,也成为余杭人民的政治文化中心。最近该路又沿古苕溪西延下穿南湖至青山湖科技城,古老的“余杭大溪”再次华丽转身,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主轴,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这应该是当年那位南巡会稽路经此地的帝王所没有想到的吧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