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禹杭履迹
 
行在·杭州|跟着宋人去观潮
来源:文一君微信公众号  作者:魏祝挺  日期:2024-09-13

跟着宋人去观潮

魏祝挺

魏祝挺,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分别是唐代杭州市市长白居易和北宋杭州市市长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实际上,真正对钱塘观潮如痴如醉,逢大潮时万人空巷,将观潮仪式和乐趣做到极致的,却是南宋京城临安(即杭州)人。

南宋海塘约在今天秋涛路沿线附近,出候潮门即可观潮。其中,八月十八为最盛之日,因为这一天同时在钱塘江上举行海军演习。据《梦粱录》卷四、《武林旧事》卷三,每逢这天,从庙子头(今钱塘区新塘附近)到六和塔,沿江十余里,搭满临时棚屋,达官贵人雇人早早来占位,商家则占地包场,付费才可入内,一位难求。无论男女老幼,这天都穿戴时新服饰,涌上江岸,车马之多,造成道路堵塞。小商小贩都觅商机而来,价格翻倍……800年前的临安城观潮,多么富有生活的气息。

当然,上述是百姓观潮百态。而临安城的达官贵人,却另有更优雅的赏潮之处。

微信图片_20240913161914.jpg

宋·佚名《观潮图》(魏祝挺提供)

微信图片_20240913161916.jpg

《咸淳临安志》“浙江图”中浙江亭的位置(底图据姜青青复原版)(魏祝挺提供)

南宋观潮第一胜地,无疑是浙江亭。

南宋中期有一位临安城的大玩主——约斋居士张镃(清河郡王张俊曾孙),《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他于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写下一篇文字,备记临安城中之赏心乐事,分月列出,其中,“八月仲秋:湖山寻桂、现乐堂赏秋菊、社日糕会、众妙峰赏木樨、中秋摘星楼赏月家宴、霞川观野菊、绮互亭赏千叶木樨、浙江亭观潮、群仙绘幅楼观月、桂隐攀桂、杏花庄观鸡冠黄葵”。当中就有“浙江亭观潮”,可见该处之风景绝胜。

浙江亭,位于南宋临安城最繁忙的水道——浙江闸口,屹立于浙江闸的外闸浑水闸上的跨浦桥南的江岸边,历来是临江观潮之绝佳胜地。

《武林旧事》记下了南宋最盛大的一次浙江亭观潮。

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十八日,孝顺的宋孝宗亲赴德寿宫,邀请退位的太上皇高宗和皇太后,去浙江亭观潮。因为退位以后,高宗就居于“北内”德寿宫,不便回到“南内”凤山皇宫观潮(“南内”凤山皇宫有极佳观潮处,下文再述),故城外的浙江亭就成了二帝一同观潮的最佳地点。

此前,皇宫的修内司已经在浙江亭旁临时建了50间房子,这天都披红挂彩。早饭吃罢,两宫车驾齐出候潮门,文武百官从驾于后。到浙江亭后,皇上特免百官随从伺候,并赐酒食,让他们安心在50间潮景房中喝酒赏潮。而高宗、孝宗及皇太后、皇后等,自然在浙江亭内悠然落座,共享天伦。

潮水未到之时,先有南宋海军的军舰列队操练表演。上千艘船舰横列江面,北至龙山闸口,南至萧山西兴,遮天蔽日。而水军将士即在船舰上骑马驱驰,舞刀弄枪,如履平地。忽然,信号炮火响起,五彩烟雾弥布江面。待烟雾散去,千艘舰船已无影无踪。

这一天,数十万民众齐聚江岸。从龙山闸口往北20余里的江干海塘上,甚至在对岸萧山西兴的海塘上,豪门富户之观潮人皆扎上彩幕,攀比斗富,“彩绣照江,有如铺锦”。南宋之富足奢华,于此可见一斑。

海军操练结束之后,老百姓中水性好者上百“弄潮儿”,每人持十幅彩旗,游到海宁之尖山附近(尖山此时尚为江心高立一岛,那时称为海门),踏浪争雄,腾身百变,大浪过后,旗帜却毫不沾水,堪称潮水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大潮如期而至,这才结束了精彩纷呈的一天。

虽然浙江亭之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但幸运的是,有一幅宋画却将它细致地描绘了出来,这就是李嵩的《月夜看潮图》。

画中正是中秋月夜,明月高悬,江面空阔,小舟鼓风而行,一线白浪汹涌而来。江岸华美的平台阁楼上,有数人在楼上台中。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派祥和景致。画左上角有宁宗杨皇后题苏轼诗:“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左下有“臣李嵩”款(李嵩为钱塘人,尤工于界画,与画中题字的宁宗杨皇后为同时代人)。

微信图片_20240913161918.jpg

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魏祝挺提供)

我认为,这幅画画的正是浙江亭。理由有以下几点:

(1)位置。从图中来看,该处建筑紧贴江边,而浙江亭正位于浙江闸口的钱塘江岸边。

(2)建筑特色。高耸的歇山顶,修长的连廊,精巧的格子门窗上挂着整齐的卷帘,楼阁内的陈设也高雅,透露出这是一处高雅华贵的场所。若不是因为南宋皇宫不在江边,即使说这描绘的是宫廷建筑,也合情合理。

(3)时代。前文所述的玩主张约斋,是在宁宗时期记下了“浙江亭观潮”这一仲秋风雅之事。李嵩该画也作于宁宗朝时期,两者时代较为相符。

(4)人物。楼台中观潮之人,数量不多,服饰华美,可知这群观夜潮之人风雅而高贵,不是普通百姓。而浙江亭的观潮来客都是身份高贵之人,据《武林旧事》卷八,除了前述两宫、张约斋之外,南宋朝廷也曾在此招待金国使节观潮。

(5)题诗。宁宗杨皇后喜爱该画,题苏轼诗句“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并盖上了自己的坤卦印。故该处亭台应是南宋临安城的第一流观潮场所,非浙江亭莫属。

中河上的南星桥(魏祝挺提供)

经学者考证,浙江亭遗址的位置大致在今杭州上城区南星桥附近的三廊庙一带。我曾在这一地区找寻浙江亭遗址的位置。南星桥历史悠久,其所在的中河,在宋代是杭州城内的交通干线。自南星桥往东,便是三廊庙地区,这里曾有宽阔的入城河道闸口——浙江闸,以及屹立在浙江闸西岸的浙江亭。因为千年来泥沙的堆积,浙江闸和浙江亭遗址的位置已经远离江岸,早已成为陆地。雄伟的秋石高架路大致就沿着钱江海塘延伸过去,站在三廊庙附近的人行天桥上往南望去,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千年前却是潮水奔涌的江面,而曾屹立在江边的浙江亭已经不知所终。

浙江亭固然是京城最佳观潮之处,但实际上还有一处位置绝佳的观潮点,只不过民众无法前往,那就是南宋皇宫大内山上的“天开图画”。

《武林旧事》载:“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南宋帝后于皇宫中观潮,向来都在“天开图画”楼台,从高台上俯瞰江面,历历在目,如在指掌。江岸上观潮的京城百姓,回头仰望帝后的黄伞羽扇,如在九霄之上,仿佛天宫楼台、蓬莱仙境一般。

《梦粱录》载:“车驾幸禁中观潮,殿庭下视江中,但见军仪于江中整肃部伍,望阙奏喏,声如雷震。”

皇帝于大内观潮,从殿庭俯瞰江中,只见海军舰船整齐,旌旗招展,向皇帝所在之处(即“天开图画”)齐声致意,声如雷震。

微信图片_20240913161922.jpg

当代馒头山俯瞰图(图中左侧为馒头山,右侧为凤凰山)(魏祝挺提供)

微信图片_20240913161926.jpg

《咸淳临安志》“浙江图”中推定“天开图画”的位置(底图据姜青青复原版)(魏祝挺提供)

我多次实地探访南宋大内遗址,认为凤凰山东麓的馒头山顶应是宋宫“天开图画”楼台所在之处。

馒头山位于南宋皇城遗址东南角,离南宋时期的海塘很近。上馒头山的路,坡度很大,山上是部队管辖,管理严格。上山后,往南侧继续爬坡,坡顶是馒头山地势最高的平台。这里过去开设有不少工作室,现已废弃。我找到东南角的一座二层楼房,登上天台。天台高约8米,大约是古代楼台建筑的高度,西侧的凤凰山、西南侧的包家山、东侧的钱江新城均历历在目,在古代,没有钱江新城摩天大楼的遮挡,钱塘江可以一览无余。实际上,宋代钱塘江堤即在馒头山东侧不远处,居高临下,视野绝佳,这里确实是南宋皇室观潮的首选位置。

因此我认为,这处馒头山东南角最高的平台,应该就是南宋皇室观潮之处——“天开图画”楼台遗址所在的位置。希望未来南宋皇城考古时,能在这里发现相关高台建筑的遗址。

凤凰山东麓的南宋皇城遗址,同时也是唐代杭州州治、吴越国王宫、北宋杭州州治的位置,是历代叠压的遗址。唐代杭州市市长白居易、吴越国国王钱镠、北宋杭州市市长苏轼,也都曾在这里观潮。

唐代杭州刺史白居易(822—824年在任)在《忆江南》中写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中,“郡亭枕上看潮头”已成为描写钱塘观潮的千古名句。而白居易观潮的位置“郡亭”,是唐代杭州州治中的一座亭子,名为虚白亭。白居易另有一首诗,题为《郡亭》,写的正是虚白亭中观潮的实景: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

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

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白居易在这座虚白亭中工作、起居、会客。这座亭子的视野很好,坐着就能望见钱塘江下游盐官那边的海门山。潮水一来,就凭槛而望,客人来了,就在亭中设宴,终日对江水,也不厌烦。相比寂寞的山林和喧嚣的朝堂,这座州治中的郡亭正好不闹不静,是白居易最钟爱的场所。

据考古发现,唐五代的钱塘江海塘在江城路附近,离城更近,距馒头山更是咫尺之遥。由于唐代杭州州治与南宋大内的位置重叠,白居易在卧榻上就能观潮的位置应该也是在这座馒头山之上。唐代的虚白亭可能就在南宋时期“天开图画”楼台的位置。

五代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镠(907—932年在位)的王宫也在凤凰山东麓,他流传后世的故事不是观潮,而是治潮。

唐代及以前的钱塘江海塘由土料筑成,质地松软,难以抵御急流的冲刷。唐末连年战乱,海塘年久失修,潮患严重。据《吴越备史》卷一,钱镠于梁开平四年(910年)征发数十万兵民,自月轮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门,沿江筑捍海石塘,以防海潮。

因钱江潮水昼夜冲击,坝基屡溃,钱镠于是命手下精锐的强弩射手500人,在潮水来时齐射潮头。他又在王宫北侧的吴山重建潮神伍子胥的祠庙,并写诗一首,装于函中,置于海门,献给龙王和潮神。其中有一句为“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塘借取筑钱城”。龙王和潮神似乎也被钱镠的英雄气概折服,潮水向南岸的西兴折去。于是钱镠再以巨石装入竹笼,投入江中,并以巨木固定,最终奠定了捍海石塘的塘基,也奠定了后世千年杭州城的基础。

近年来,在杭州考古发掘中,在江城路立交桥、平安里等地多次发现吴越时期捍海塘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的最早海塘实物,其竹笼填石与滉柱相结合的筑塘固塘方法符合史料记载,对研究唐五代土木工程技术和海塘修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吴越国捍海石塘建成以后,数十里的长堤提供了能容纳数万观众的观潮空间,同时,安全性也大大增加。从此,每年秋季的钱塘江观潮成了杭州老百姓的集体狂欢。

北宋初年的文人潘阆(982—1009年间多次到访杭州)有一首写观潮的佳作《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每逢八月十八,全城的杭州市民走上捍海石塘,万人空巷。江中还有弄潮儿手持红旗冲浪,与南宋时期的弄潮儿如出一辙。可见这种弄潮儿的游戏是杭州传承数百年的传统,可能即起源于吴越国时期。

苏轼两次任官杭州(1071—1074年、1089—1091年),也住在凤凰山东麓。他有诗云“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蓬岛”的意象与南宋人描述“天开图画”的用词一致,说明苏轼可能与白居易一样,是在馒头山之上办公、居住的。数年间,苏轼数次饱览名闻天下的钱江潮,并写下了歌咏钱江潮的名篇: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到杭州观潮是他这个四川人的夙愿,以至于他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还是念念不忘: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他存世的最后一首诗,头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尾也是“庐山烟雨浙江潮”,魂牵梦绕的庐山烟雨和浙江潮,他都到过看过了。从此,庐山烟雨只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只是浙江潮,不再有执念。这是一种阅尽繁华的苍凉,也是一种豁然达观的洒脱,充满了人生哲理。

当南宋150年的繁华落尽时,元末张士诚割据杭州,将杭州城的南城墙从嘉会门北移1公里到凤山门、候潮门一线。因而,作为杭州建州之地、唐宋州治、两朝皇宫的凤凰山东麓,反而成了城外的荒郊野岭。清末李秀成围攻杭州时,就在馒头山上扎营攻城。至民国时期,昔日的皇家宫苑已经遍布坟头。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昔日雄踞钱江海塘之上的浙江亭,已深埋在高楼大厦之下。而馒头山上,不论是唐代的虚白亭,还是宋代的“天开图画”,也已荡然无存。千年来的杭州江干地区,泥沙淤积,海塘逐渐远离老城,远在钱江新城之外。浙江亭和馒头山的观潮盛事,已成往事,恍如一梦。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