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王羲之曾经到处访问打听的杭州“魔石”
来源:《水流碧玉山流翠——三江两岸风物特产与古树名木》  作者:张学勤  日期:2024-11-01

珍粟红石,又名萧山红石、西山红石,产于萧山区河上镇伟民村西山。红石矿体呈似层状,长400米,厚5-10米,主要为红叶蜡石,次为伊利石,储藏量约90万吨。珍粟红石质地凝练、厚重,品性典雅、古朴,色泽暗红如酱,是国内红叶腊石中具有特色的珍稀石材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先生在鉴赏、把玩珍粟红石后欣然题词:“萧山多宝藏,珍粟红石其中之一也,石性和刻印尤佳,不逊青田之封门,南闽之田黄。”知名美术家蒋北耿、俞建华、徐润芝等先生都曾赋诗赞颂,俞建华先生在诗中曰:“赏玩犹怀稼檣功,锡名珍粟石凝红,润温缜密比君子,通体何曾有媚容。”

微信图片_20241101113443.jpg

20世纪70年代,青田县石雕工艺美术大师留岳川、林耀光先后用珍粟红石雕刻成作品《塔楼》和《群马》,国家领导人将此作为国礼分别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同期,杭州雕刻厂曾用一块重约3吨的长条珍粟红石,雕刻成一尊毛泽东立式石像,一时轰动了国内的石雕艺术界,引来赞声一片,现珍藏于杭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如今,珍粟红石已誉满中国,走向世界。

据伟民村老干部及村民介绍:当地民间流传,珍粟红石最早发现于东晋时期,是雕刻物件和制作印章的上好石材。当时,书法家王羲之为了寻找篆刻印章的石材,到处访问打听,得知萧山有此奇石,即辗转来到河上西山。见到红石后,王羲之欣喜异常,当即出钱购买几方,回家后篆刻成章,被书友们称为珍品,争相把玩。后来,王羲之又一次来到河上西山,在一块坐南朝北的山崖上,亲笔题写并镌刻“鬼魔石”3字,一时声名远播,前来观瞻、探访和采买红石者络绎不绝。令人痛惜的是,这块历经千年风霜的珍贵石刻,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时期,被伟民村一村民砸碎,用作建造房屋之基石,待村农会干部俞观庭等人得知消息时,珍贵的石刻已成一堆废石,老一辈河上人每每提及此事,无不痛心疾首。

进入新世纪后,萧山区国土资源、地质矿产部门及河上镇人民政府明文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乱采滥挖珍粟红石,使已面临枯竭的珍稀红石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珍稀的珍粟红石资源,也为当地催生了多位民间石雕艺人,如:王泉元、叶瑞堂、俞加春、朱尧平、高关悟、徐志炳、朱祖良、陈叶龙等。

1997年,叶瑞堂的一尊作品《达摩》,由浙江省政协赠送给赵朴初先生作为90岁的寿礼;1999年,叶瑞堂创作的两方以牛为题材的纽章,被浙江省侨办用来作为送给来京参加国庆50周年典礼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的礼物;2005年,王泉元的作品《牛气冲天》在杭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奖中获得银奖,同年在国际民间工艺品展上获得铜奖。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