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成明明|南宋馆阁与文学研究
南宋臨安古都與中國城市文化精…
访吴越文化博物馆馆长:经典背…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特别关注
 
城雕拾遗 | 踩高跷
明于谦撰镇河铁犀铭文考
唐五代江南史研究的广阔天地—…
梵天寺经幢
禹杭履迹
 
城雕拾遗 | 踩高跷
来源:《城雕拾遗》  作者:刘大培  日期:2024-11-27

踩高跷,又称“踩街”,是三墩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民俗。

雕塑人物被安排在1.6米的高跷上形成空中的艺术效果。雕塑以《许仙与白娘子》的高跷表演为主题,凝固住一种行进间的优美。矮身前行的艄公与欢呼雀跃的儿童形成呼应,使每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雕塑中的人物或演或乐,营造出和谐欢庆的美感。此组雕塑别于地点雕塑,灵动性强,加上背后的居民花窗造型,集聚了人们的注意力,突出了踩街的艺术氛围,从而反映出生动、活泼的民俗气息。

雕塑坐落于古墩路华东装饰市场北侧,材质为铸铜,高4.5米。由杭州市雕塑院设计制作。

三墩及周边地区自古渔业发达,渔民捕鱼时,为劳动方便,常足蹬高跷,在浅湖塘用网捕捞,随后又转变为劳动之余的一种娱乐形式。节庆时,一群快乐的踩高跷者,身着戏装,踩在高跷上,边唱边舞,欢快的场景吸引了众多的乡亲们围观,这是旧时缺少文化生活的乡间难得的文化享乐时刻。现在古墩路华东装饰市场北侧的那组铜雕,即反映了这一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微信图片_20241127165728.jpg

踩高跷,是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所谓“百戏”,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性的杂耍、魔术、小品、技艺乃至特异功能表演的统称,属于表演性、观赏性的游戏娱乐活动。我国称得上“戏剧”的表演起源较晚,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

踩高跷,是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所谓“百戏”,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性的杂耍、魔术、小品、技艺乃至特异功能表演的统称,属于表演性、观赏性的游戏娱乐活动。我国称得上“戏剧”的表演起源较晚,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歌舞戏”和“参军戏”。

踩高跷,旧时在西溪地区的三墩、五常、蒋村、古荡、老东岳、三坝一带非常盛行,其表演主要在当地庙会、社戏及重大节庆活动中进行,其中东岳庙会和三方庙会上的踩高跷最为丰富多彩,颇能吸引广大观众。下面就这两个庙会中的踩高跷活动做个简介。

据《武林风俗记》云:“三月廿八日,东岳帝君诞辰,从定光桥进路者,为古东岳庙。从古荡进路者,亦为东岳庙。是日百戏竞集,观者如堵,所为杂剧、清乐、耍词、小说、高跷、拳棒之属,令游人应接不暇焉。”每年农历三月廿八日为东岳大帝诞辰日,这一天各地的道教寺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杭州老东岳庙的祭祀活动则为迎神赛会。这一天,城中市民,远近乡民,成群结队涌向老东岳,庙里庙外,人声鼎沸,几无立锥之地。迎神赛会开始,由仪仗开道,有“清道校尉”八对十六人,个个着披肩戴头盔,身穿团花战袍,脚踩粉底皂靴,腰悬秋水偃月刀,威风凛凛,贴街面左右两旁而来;路中有“火流星”或舞钢叉的协助清道,后面是八面抬锣喝道;两侧有“回避”“肃静”的虎头禁牌的执事仪仗队;还有“锦衣将军”护驾,火铳队压阵;接着有“敬神如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旗帜;后面就是赛会,主体是由各行各业、各村各坊所出的“会货”,即化装表演队伍,会货越多,赛会越盛,越显隆重。表演队伍主要有乐队、舞龙、舞狮、踩高跷、抬阁、调无常、舞判官,以及舞刀弄枪等武艺杂耍;紧跟着是提炉队、迎神队;最后是护驾侍卫蜂拥着神轿,轿中端坐全身金装的“东岳大帝”。乡民们沿途焚香膜拜,跪地祈求。踩高跷即为表演队伍中的一种,扮演着各种神话人物、戏曲人物、乡人崇拜者及平日劳动者的游行队伍一路向前,且歌且舞,有时还与旁边的观众互动,逗得众人大笑,引得小孩活蹦乱跳。高跷队伍行过之际,即为庙会气氛达到高潮之时。

三方庙社戏的历史要从赵构南逃、封林氏五兄弟为土谷神说起。据《清平文录·龙驹坞游记》载:“俗又传,高宗南渡遇敌,单骑走此,躍马踰涧,避匿山中,有昆季五人,耦而耕,敌问津马,绐之曰右,因而追无所获,敌怒,五人皆杀,高宗乃免,事定敕祀五义士为土谷神,今马迹石、龙隐山及五方土谷祠,皆遗迹云。”兄弟五人为林姓,西溪林家蓬人氏,名讳依长幼排,被旌功为一方土谷神的名林庭雷,二方土谷神的名林庭雪,三方土谷神的名林庭云,四方土谷神的名林庭震,五方土谷神的名林庭霏。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所收明崇祯十三年(1640)虚间道人大善《西溪百咏·五庙》序:“五庙,在西溪之东,宋建炎间(1127-1130)兄弟五人于国建功,立庙分五,庙前皆架台,每值元夜,放灯演剧。”

据《南樟志》记载:“三方庙,在桥亭法华寺背。相传旧址在何家河口……‘建炎中,兄弟五人朝廷旌功,庙食五处。’岁以四月廿九日为神诞,献飨有常仪,惟上元夕,遗风特盛,演戏华灯,鼓吹鼎沸,祠有寝楼,以居淄侣。”

由此可见,林氏五兄弟在赵构被金兵穷追、走投无路时援手救助,使赵构脱险,而五兄弟被杀。赵构登基为宋高宗后,封五兄弟为当地的土地神,分守各地。其中老三林庭云被封在老东岳附近,建庙为三方庙。三方庙每逢正月十五和他的生日,皆上演社戏,并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踩高跷者往往是在祭祀之后,择一空地进行表演,表演者登场后,立即吸引众多乡亲的围观。表演者足蹬高跷,身着古装,手持武器,表演着金兵追赵构,五兄弟救驾,最后被杀的动人故事。自然其他戏曲故事也常在表演之列。

东岳庙会和三方土谷祠庙会民俗文化活跃,不仅年年有节庆,而且京剧、越剧、江南丝竹、踩高跷、舞龙、舞狮、舞滚灯、十八般武艺、拳船等都在此表演过。因西溪湿地的农业经济繁荣,这儿有稻田、鱼塘、果园,是江南农业发展的好地方;而从民俗文化角度看,则是民间文化空前活跃之地,老百姓通过庙会、社戏等活动来感谢和祈求土地的赐予。

据西溪文化研究会近年所作的东岳地区文史调查,踩高跷在社戏、庙会及节庆表演中,其状况基本如下:

西溪、蒋村、古荡、五常一带百姓喜踩高跷,缘起当地渔民古时踩着长木跷在浅湖中撒网捕鱼的生产活动,后发展为娱乐活动。西溪人踩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不限于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当今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双腿均扎跷)、“单跷”(单腿捆跷)之分,又有“文跷”(动作文雅)、“武跷”(动作舞动大)之别。

西溪一带民间踩高跷,始于清光绪年间,盛行于民国,复兴于1936年和1946年之际,至今已停止活动六十余年。1946年农历四月廿九最后一次演出于三方庙庙会。演出人员均为来自大龙驹坞和小龙驹坞两个自然村的群众,组织领导者有倪品连等人,由他负责的“高跷花班”,置有演出道具和排练场所,所用戏剧服装除少量自制外,大多是向专业剧团租借的。1946年曾参加踩高跷表演的共有十二人之多,有俞兆林、虞德宝、邬春华、朱老昌、邬明发、李阿明、郑贵福等,有的已去世。

踩高跷表演者都化装扮演成戏剧人物,全副戏装,每两三人扮一折戏,共有四折,如《小放牛》中的牧童和村姑,《打渔杀家》中的渔夫和撒网人,《辕门斩子》中的杨六郎和杨宗保,《拿高登》(又名《艳阳楼》)中的高俅和徐士英等。扮演的人物大多是京戏中的代表人物,演员踩着高跷,边唱,边舞,边动作,很受群众喜爱。其中最受当地乡民欢迎的是《辕门斩子》。

《拿高登》也是当地乡民喜爱的一出高跷戏,剧情是:高登是宋朝权相高俅之子,倚仗父势欺男霸女,为害一方。一日,高登载酒出游,遇徐士英(绰号青面虎)一家至郊外扫墓,高见徐妹飞珠貌美,命人抢回府中,欲纳为妾,飞珠不从,被囚禁于艳阳楼中。徐士英遇梁山后裔花逢春、呼延豹、秦仁三位英雄,他们决定挺身而出,除暴安良,救出飞珠。花逢春等人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英雄行为,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东岳庙会、三方庙会每演出这些高跷戏时,观众如潮,欢声雷动。表演者技艺高超,以长木缚于足,不但能直走、横走,还能跳跃、拜神、打飞脚,动作灵活、诙谐,引得观众时时爆出大笑。

高跷的高度分高、中、低三档,木杆全长最高者(鲁班尺,下同)为1丈3尺、中档为1丈1尺、最低为9尺,除去踏脚上的木杆长度约40-50厘米为高跷净高度(注:鲁班尺每尺长度约35厘米)。巡神游街时,踩高跷为文艺演出队伍中的重要内容。踩高跷时有两人耍火流星开道,另两人耍响叉配合演出,显得十分紧张和热烈。西溪地区木制高跷,由杉木制成,长度按不同要求而定,上粗下细,踏脚处的木料直径约8厘米。

戏装,根据戏剧中的不同人物配制,一般向专业戏曲团租借。水流星、响叉等道具一般每村自备,表演时即可使用。每次演出前要排练和准备,往往临时需用毛竹搭建井字形的保护围栏,供演员们操练,待成熟后才正式演出。

继承和发扬西溪地区这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娱乐形式和文化遗产,让乡亲们喜爱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得到保护和传承,是我们今人应做的工作。


相关内容
明于谦撰镇河铁犀铭文考 2024-11-27
古今西湖名人缘 | 长忆西湖范仲淹 2024-11-26
强荐!最老杭州的地块,藏着地道美食不说,关键是有“戏”… 2024-11-26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