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的一生都很传奇。在他的《自为墓志铭》中记载,他将要出生时,“先母张太君,梦番僧持度牒来,悬于堂,其牒四边以五螭相衔为花阑,醒而生予。”说的是托梦而生,又附龙纹花栏,注定命运非凡。他的名字“奇龄”二字也来自这个梦。毛家人检索郭璞《游仙诗》中有“奇龄迈五龙”一句,与母亲的梦境刚好相符,于是就起名“奇龄”,后来毛奇龄又得高寿,也应了这个名字。 湘湖风光 萧山地处浙东平原,依山临水,波澜不惊。清晨推窗,便有山的翠绿映入眼中;傍晚出门,又有水的潺潺灌入耳中;这般天时地利的环境加之白墙黑瓦间飘逸着山水的灵秀。毛奇龄曾撰写过一幅门联:“小筑旁琴堂,听良宰鸣弦,蓬荜光沾化雨;幽居临寺塔,忆征君卜宅,里门曾号清风。”宅院里可以聆听到悠扬的琴声,就算只是简陋的屋子依然显得十分高雅。毗邻萧山著名的祇园寺和古塔,遥想当年东晋许询归隐萧然,顿时感到居住在此处充满了玄妙、清静的味道。 “西河旧家” 图片来源《毛奇龄与湘湖》 据说毛氏旧居原在萧山城厢百尺溇南岸的毛公泰墙门,门上有墨楷“西河旧家”四字。里人以有这样的高邻而引以为豪,所以横十字弄百尺溇南岸西河附近一带,就称西河沿。毛秉镜的几个儿子,便在这样悠然自得的环境中出生成长,个个聪慧过人。
当然,最为出色的应属毛奇龄。 早 慧 勤 奋 毛奇龄的记忆力过人。有一次,父亲毛秉镜指导长兄毛万龄背诵《孟子·离娄上》时竟然忘记,幸得幼年毛奇龄帮忙,毛万龄受到提示又背诵如流了。毛秉镜觉得蹊跷,就推窗望去,几杆翠竹芭蕉下是小儿奇龄在玩耍。父亲甚为惊奇,就把小儿带进房中,询问几句,没想到奇龄竟然对答如流。原来他每日在外玩耍,听得哥哥背书,琅琅成韵,也嚷着要学,母亲张氏拗不过他,就教他识字、背书,一来二去,《四书》中的文章就记得了许多。父亲注意到毛奇龄记性很好,便与张氏商量入学的事。 《芭蕉儿戏图》 图片来源《毛奇龄与湘湖》 《新世说·夙慧第二十》载毛奇龄早年读书的情景:“四岁,母口授《大学》即成诵。乃授书使循所读自认之,一再周无不识者。时以篇首‘后’‘後’‘厚’三字形异音同为问,具语之,即欣然以解。”在母亲的引导下,毛奇龄四岁就开始注意文字上的差异了。没多久,毛家小儿子天生聪慧伶俐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毛秉镜对毛奇龄的机敏感到非常自豪,觉得应该对他加以引导便能够有所成就。 聪慧伶俐从来都是与勤学苦读分不开的。经过三年的苦读,从《四书》到《五经》,仅仅八岁的孩子每天伴着晨光而起,直到暮色四合也不肯入眠。几年下来,必读之书已能背得一字不漏。因为家境清贫,毛奇龄家里书籍不多,他常到藏书颇丰的祁家借书阅读,还把疑问和体会记在笔记簿上。几年后,他的读书笔记竟堆了二尺来高。九岁时,毛奇龄与单隆周就学于塾师沈四先生门下,两个人同时被人们称为“神童”。等到毛奇龄十岁时,就已熟读经文,能写诗作对了。 才 子 之 文 毛奇龄十岁这年,便去参加童试。谁都没有把一个孩子放在眼里,不曾想这小孩竟然力压群雄,拔得头筹。时任主考官是被称为明末文学巨匠的陈子龙,在接见中榜考生时,陈子龙逗满脸稚气的毛奇龄说:“黄毛未退,敢来应试?”这问句当中既有轻视的味道,也有好奇的味道。毛奇龄想都没想,脱口回答:“鹄飞有待,此振先声!”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众人大惊,见毛奇龄脱口即秀,而且还立志高远,不禁对这小个子考生高看一眼。陈子龙又出一道难题,让毛奇龄以“春蚕作茧,咎由自取”八字为题赋诗一首。奇龄略一思忖,提笔写下:“经纶犹有待,吐属已非凡。”虽然这只是引用了庄容《春蚕作茧》一诗,但说明小小年纪的毛奇龄已经满腹经书,又胸怀远大抱负。主考官陈子龙拍案叫绝:“此子非凡,日后必成大器。”从此,毛家出了个奇才的消息,在整个萧山就家喻户晓了。 《明史》中有关陈子龙的记载 图片来源《毛奇龄与湘湖》 但在之后的很多年,毛奇龄两次参加乡试皆失败,一度沮丧失意,直到崇祯末年,受到了陈子龙的知遇之恩。陈子龙对毛奇龄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崇祯十三年至十七年(1640—1644),陈子龙升任绍兴府推官,见到了毛奇龄所写的文章,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才子之文”。毛奇龄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在人生的低谷受到了激励。他曾说:“予为诸生时,从司理游”,可见确实游学于陈子龙门下。 毛奇龄在与陈子龙交往的过程中,受其影响很大。文学风格上,陈子龙是“云间派”的主要人物,而“云间派”的诗歌创作像一股正气袭来,荡涤当时流行的萎靡浅露的诗风。毛奇龄的诗词皆步“云间派”遗绪,清新而不失慷慨;文章也注重策论,从气势上先声夺人,不得不说他是受到了陈子龙文章的感染。 陈子龙提倡实学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毛奇龄。陈子龙痛惜“实学不行”, 还特别强调:“重事功,尚用世,以民物为怀,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圣学在此,圣道亦在此”。毛奇龄几乎用尽一生之力来提倡实学思想。 在陈子龙精神力量的感召和鞭策下,毛奇龄确实走上了一条与常人迥异的人生之路。 注:本文节选自《毛奇龄与湘湖》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