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禹杭履迹
 
湖滨秘事!最闹猛的商圈里,竟暗藏着文化名流的“朋友圈”…
来源: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12-16

"上回说到,杭州的吴山上发生的风云往事,让人读罢荡气回肠。

这次我们下山,走进烟火气十足的老街区里。在我们熟悉的市中心龙翔桥,前后暗藏着一条古街和一条河。这里曾因一个文化名流“朋友圈”,而成为南宋遗民最重要的艺文荟萃之地。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来头。"

决湖水速成胜景  抛旧砖雅集长跋

浣纱路是杭州一条南北向名街,前身就是浣纱河。以前的浣纱河并非只有这条南北向河道,其西面在今天市一医院附近,连通着一条西北向河流,也叫浣纱河。南宋时浣纱河称“清湖河”,西线浣纱河则称“西河”。这两条河道交汇形成的近似半月形河湾地区,有条杭州仅有的以天干取名的街巷,叫“癸辛街”。

癸辛街位置示意图。卫星地图来源: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癸辛街位于今天哪里?据南宋《咸淳临安志·京城图》标示,由长生路和东坡路交叉口,斜跨龙翔桥一带,到平海路和浣纱路交叉口这条西北—东南斜线,便是当年癸辛街的所在。因为古人方位概念“癸”为北,“辛”为西。癸辛街沿着西河的西北—东南走向延展,所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说它是“取癸辛方向”。1969年版《杭州市交通简图》上的“南浣纱路”,是癸辛街最后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241216100317.jpg

《杭州市交通简图》局部有“南浣纱路”,图上浣纱路北段已被填,工人路即平海路,向阳路即长生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69年版

宋元易代时,癸辛街因为湖州人周密的到来,变得与众不同。当时是,以周密为首的“朋友圈”是杭州诗词书画创作与鉴赏的核心圈,癸辛街就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圈。

周密为什么会来癸辛街?这还得从南宋初年说起。

杭州地势有个特点,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因为这个缘故,古时城市用水多直接引水西湖。带过兵、打过仗的辛弃疾,发现这是杭城一大“漏洞”,说“城可灌尔!”他的好友永康名士陈亮也说:“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

可在另一位南宋武将眼中,西湖水位之高却是成就家园之利。这人就是杨存中,本名杨沂中,南宋中兴大将,长年执掌高宗禁卫。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后,被高宗赐名改叫杨存中,后封“和义郡王”,孝宗时又封“和王”。

杨存中府邸不是一天建成的,却创造了三天“水到渠成”的奇迹。周密《齐东野语》记载,杨府建于清湖河洪福桥(也称“洪桥”)西侧,五幢大宅极尽宏丽,杨存中自己居中,四幢子女房屋北辰星拱一般,端的气派!杨府落成之日,他显摆了一把,大开宅门,许人游观。结果一僧人跟他说,贵府形如一龟,龟居旱地不吉。杨存中一听急了,搞了半天搞成一土龟,这怎么行?他很快就想到了临安城地势特点,自己可以因势利导引水西湖,以水化吉。

微信图片_20241216100319.jpg

宋版《咸淳临安志·京城图》局部,癸辛街斜向标示意味着它的西北—东南走向。左侧西湖“杨家府水口”即杨存中开挖引渠的入口处。姜青青复原图

但是,西湖不是你家后花园,由不得你胡来。他跑到高宗面前讨要引渠施工“许可证”。高宗说,这事我倒是没啥意见,但你得小心社会舆论,要动就麻利点,尽快完事。

突击施工,这对掌握重兵的杨存中来说小菜一碟。他立即调集数百名军汉,再雇上一大批民工,“决战”引水工程。军民夜以继日,三天搞定:从白莲池附近的湖滨开建引渠入口,经枢密院集体宿舍五房院,一路走入杨府,然后在府内北侧最靠近西河的惠利井一带,建成出水口。这一来,真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杨府堂前屋后泉流萦绕,涓涓不息,又有茂林修竹,禽鱼飞游,虽在城市,却有西湖林泉之美,曲水流觞之胜。

微信图片_20241216100323.jpg

摄影 张贞

洪福桥位于今浣纱路和邮电路交叉口,惠利井在浣纱路和平海路交叉口西南。可以想见这段浣纱路西侧的杨府,占地之广堪为奇观!事后,果然有言官弹劾杨存中引水西湖一事,但高宗没有理会。

南宋末年,周密在京城等地做过小官。宋亡时,他湖州老家被元兵焚毁,只好投靠妻弟、杨存中子孙杨大受,住进了癸辛街杨府。之后杨大受又划出杨府西边一块空地,让他建宅自居。周密由是自称寓居癸辛街的杭州人,自著取名《癸辛杂识》,并终老于杭。他入元不仕,潜心著述,《武林旧事》是他心中的“南宋记忆”。写书之余,他邀朋聚友,吟咏诗词,品鉴书画。由此在杭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周密为领袖的文化名流圈,也是南宋遗民最重要的艺文荟萃之地。

微信图片_20241216100325.jpg

摄影 杜逸航

元至正二十三年(1286),时值临安陷落十周年。三月五日,杨大受做东,周密主持,召集在杭的十四位文友共赴杨府“池堂”,明着曲水流觞,附庸兰亭风雅,实则追往忆昔,抒发遗民情怀。然而天不作美,这天大雨滂沱,府内曲水汪洋一片,府外官道积水盈尺,应邀人中有六人未至。虽然有些尴尬,但周、杨二人还是尽心款待宾友,登楼赏景,举觞宴饮,又大出珍藏古物,分享与众。宴集唱酬,诗文必备。周密拈出十四张韵牌,人抽一韵,各赋诗篇。又替六位缺席人指定韵牌,追索诗作,以便集结成册。同时仿效《兰亭集序》,让“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为雅集诗集作序。

这场“池堂会”虽然难及东晋兰亭会的盛况与成果,但南宋遗民失去故国的伤痛,比之晋人失去中原故土的悲痛,有过之而不及。他们从未忘却对文明的缅怀,在一笺半纸中,守望大宋的文化传统,在仰观俯察间,历练自己的文化品格。南宋遗民群体在史上规模最盛,周密则是他们中的典型人物。

至元二十四年(1287)寒食节前,周密再次高会友朋,高调抛出了一块“砖”。

微信图片_20241216100327.jpg

王献之《保母志》南宋拓本,可见当年此砖断成五块。弗利尔美术馆藏

这块砖其实并非新鲜物事。它早在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被发现于绍兴,砖上刻有“郎邪王献之保母,姓李,名意如,广汉人也……年七十,兴宁三年岁在乙丑二月六日,无疾而终”等字,可见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为其过世保母(姆)李意如写的砖志(即墓志),其拓本称《保母志》,也叫《保母帖》,是真是伪,当时聚讼不已。著名词人姜夔见到《保母志》后,精楷长跋,力主此砖为真。

这事已过了八十多年,现在周密却拿它掀起了一股鉴赏高潮。在癸辛街看“砖”的人中,有八人在姜夔长跋之后题诗,另有十二人留下跋文及观款。超长的题跋队伍使得整幅图卷长上加上,蔚为壮观!这意味着周密的“抛砖引玉”非常成功,《保母志》因为这波题跋高潮从此成为“名帖”。

微信图片_20241216100328.png

王献之《保母志》的周密题跋,写得精彩之极。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此“砖”并非仅仅用来“引玉”,这背后还暗藏玄机。究竟是什么隐秘事,咱们下回细说。

湖滨的仁和路

南宋时叫癸辛街

除了文化名流圈的艺文荟萃

这条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更是如今杭州繁华商业的象征

民国时期群英饭店留下孙中山和鲁迅的在杭足迹中华老字号知味观赢得了“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的美誉……
关于湖滨的热闹往事你又有哪些故事想与我们分享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