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形成后,在其九个世纪的沧桑历程中,有近半时间砖瓦业与其伴行。湘湖砖瓦业兴起于明代,发展于清代,民国期间起伏不平,新中国建立后在大办社队企业的号召下得到繁荣,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官,至2007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它给萧山经济、文化、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 弊之篇 砖瓦的制作,先要在湘湖圈地,再把四周填高筑堤,然后把堤内的水排干,再挖泥取土;当湖水较高时,还要偷放湖水,甚至破坏湘湖的水利设施。在取土时,往往将坑穴挖得很深,不利于湖水排放。所以,对湘湖水利的危害较大:一是砖瓦窑的修建,往往会侵占湖身;二是在砖瓦制作过程中,为了挖取湖泥的便利和运输的方便,常常偷放湖水,以致影响湘湖水利;三是对湘湖湖体及航道也存在不利影响。这是湘湖研究者们的共识,不论是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作者钱杭,还是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萧山湘湖史》的作者蔡堂根,在其著作中均有相同的表述。其实,早在清初,毛奇龄就在其《湘湖水利志》中指出,砖瓦业的发展将会改变湘湖水的深浅,会导致湘湖水的“倒注”。民国初期,“湘湖一带,一片汪洋中,鳞次栉比,皆方形圆形之硬堤,其状仿佛大水浸渍中之田亩”。原因就在于制砖瓦者“取泥者既毫无限制,又绝不规则,被挖泥之处,往往变为深潭,约有十数丈之深,潭边隐然露硬堤”。所以,砖瓦业的兴起与发展也是促使湘湖湮废的因素之一。 但是,如果我们就此而下结论,认为砖瓦业是湘湖湮废的罪魁祸首,那就未免有点偏颇。“湘湖在其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和宁绍平原其他许多湖泊一样地全部湮废,由于湘湖黏土适合于制作砖瓦,使湘湖在围垦后因挖泥制瓦而再度出现一定的水域。砖瓦的产值超过农田,下湘湖的黏土挖尽后,砖瓦业会转向上湘湖。这样,挖泥制瓦所造成的潭拓宽、加深,有力地遏制了湖泊的衰亡。” 以上就可以看出,砖瓦业的兴起与发展对湘湖的影响是两重的,一方面是影响水利使湘湖解体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使湘湖不能完全湮废的原因。除此,还给我们带来以下益处。 利之篇 首先,在封建社会里,砖瓦业是一种手工业,它的产生与发展,推动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代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湘湖砖瓦业是萧山历史上最早的手工业之一(另一业为制盐业),它有力地推动了萧山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雇佣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促进萧山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这也可说是萧山当今经济强劲发展的历史根源。 其次,它为萧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湘湖周边乡村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些砖瓦主要销在萧山,也销往浙江各地。萧山西南到楼塔、河上,东北至义盛、靖江,哪些房子的砖瓦不来自于湘湖畔?!特别是北海塘以北的沙地,房子变迁历经五代,所有砖瓦几乎全来自湘湖。 以上可见,湘湖砖瓦业所创造的财富是巨大的,为萧山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功不可没。 其三,砖瓦业的大力发展,推动了跨湖桥文化的发掘。跨湖桥遗址前后共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遗址深埋于古湘湖底部,之上有厚达4米的青色淤泥。不是制作砖瓦的大量取土,就根本不能发现遗物,也不可能对其进行发掘。当然,也不能否认,砖瓦取土也对遗物有着一定的破坏。
其四,制作砖瓦所留下的坑坑洼洼,为湘湖的重新开发创造了条件。湘湖何去何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指出:“发展旅游业则是可以选择的最佳前途”,“首先,它拥有秀丽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历史古迹资源,只要经人工修饰,就会变为引人向往的风景区;其次,湘湖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它北近杭州,东邻绍兴,便利的铁路、公路、水路,把它和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紧密连成一体;再次,湘湖和湖周的传统名产,亦是增加客源的条件之一”。同时,湘湖砖瓦业历史长达五百余年,也是湘湖开发不可忽视的人文资源。 综上所述,湘湖砖瓦业历经沧桑,它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应当持辩证的观点,在看到砖瓦业对湘湖水利功能破坏的同时,也看到其对萧山经济、文化、社会的贡献。 注:本文节选自《九个世纪的嬗变—中国·杭州湘湖开筑900周年学术论坛文集》之《湘湖砖瓦业兴辍及其双重影响》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