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新春快乐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马卫光一行走访杭州文史研究中…
杭州文史研究馆新春活动集锦
新春快乐
以梅花入佳肴,南宋杭州人到底…
武林旧事
 
湘湖轶事|顾小家而怀乡情的张文瑞
来源:湘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2-07

从湘湖这片山水走出,就会永远怀着对故土的眷恋,所以无数能人贤士在此地生出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功成身退后又忍不住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在这些赤子里,张文瑞是平凡又不平凡的其中之一。

生活在清朝康熙中后期,张文瑞从小读书便勤奋刻苦,科举之路却并不一帆风顺。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文瑞最终得以科举致仕,任青州府(今山东青岛)同知。彼时青州大兴水利,张文瑞为官为民,向上级献策,得到了相当的嘉赏。半生的努力为他换来了仕途上的进益,却仍旧忘不了湘湖山水,之后的张文瑞选择了弃官,回到家乡。

微信图片_20250207153624.jpg

实际上,也正是张文瑞对于故土的深情厚谊,让他在水利方面颇有作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一个夏天,萧山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十多天都没有停的意思。当时富春江、浦阳江等上游水势凶猛,直扑萧山而来。张文瑞担心西江塘会决堤,那样的话,萧山湘湖一带便会成一片汪洋。他在《四月十九夜冒雨至厉市湖哀孝闵一首》一诗中说:“岂徒兼爱心,内亦怀私故。”意思是说,他不仅担心百姓的安危,也担心自己爱人的安危。

他的妻子黄孝闵很早就去世了,但一直都是采用厝柩的方式放在湘湖南面的厉市湖墓地旁,并没有下葬。如果大水一来,黄孝闵的棺材很可能要被冲走。于是,张文瑞跑到县城中的西河边叫来船家,想要通过水路到西门走湘湖,尽快赶往厉市湖。船家开了一程之后告诉他,现在水涨得非常快,城河上有座桥已经过不去了。没办法,张文瑞只好让船家赶紧掉头,准备从东门出城。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船家只好从东门出来,一路逆着水流行驶到厉市湖。这时的厉市湖已经快被大水所淹,“茫洋厉市湖,旷若钱塘渡”。眼前的景象让张文瑞万分着急,他让船家在一块高沙地旁停下,环顾四周寻找妻子的棺材。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张文瑞在雨中靠在妻子的棺材上,脸上已经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嘴里不停地安慰着亡妻。“返魂作黄花,以尝君所思。水厄有我在,慎勿惊怖为。”他说,有我在,你不必惊慌。

微信图片_20250207153626.jpg

因为怀念着家人挚爱,更爱这片生之养之的土地,张文瑞在水利方面倾注心血。康熙末年大修西江塘期间,他曾经负责组织修筑潭头、闻家堰等处的石塘,很好地完成了修筑任务。同时,他还写有《西江备塘记》《西江塘霪洞议》,讨论西江塘的修建及保护等相关问题。

张文瑞对湘湖的保护也不遗余力。例如,他写有《湘湖纪事》一文,详细论述了湘湖水利的重要性。康熙五十八年(1719),他重新整理了《萧山水利》,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萧山运河考》《德惠祠记》《魏文靖公配享德惠祠记》《八贤祠记》 等,许多珍贵的文献因此得到保存。雍正十三年(1735),张文瑞请假回到萧山,对《西江塘》《湘湖纪事稿》等再次作整理,编入《萧山水利三刻》,被后人所珍视。

注:本文节选自《清代湘湖轶事》,作者曹海花,文章有删改。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安仁当的兴衰 2025-02-11
湘音汇|著名金融家金润泉对湘湖的影响 2025-02-07
褚树青 | 雷峰塔经 2025-02-05
湘湖轶事| “中国柑橘之父”的湘湖之缘 2025-02-05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