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杨斌:《江南以南:被湮没的严…
【惟学讲座】第四十二讲 彭国…
新书 | 《杭州,1938》…
 
特别关注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回忆杭州沦陷前后
良渚申遗的“五子登科”路
墨韵书香
禹杭履迹
 
史话杭州·文明溯源:新石器时代老和山遗址
来源:杭州党史方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4-07


微信图片_20250407103512.jpg

老和山遗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老和山东麓,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内。最早对老和山遗址学术意义上的勘探和发掘,是在1936年至1937年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先后两次亲赴老和山实地探查,并发起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对老和山一带的古文化遗址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出土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其出土文物具有早期良渚文化特征。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考古发掘工作被迫停止。

直到1953年,浙江大学规划在老和山脚下兴建新校舍,而老和山遗址正好位于建设工程范围内。为配合工程建设,华东文物工作队、浙江省博物馆(原西湖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工程涉及区域进行考古清理,发掘获得大量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的各种遗物,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比较丰富,有石器、陶器、玉器,用途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玩具等。石器包括斧、锛、凿、刀、钺、簇、杵、纺轮等,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制作方式以磨制为主,做工精细;陶器除少数几件陶具外,都是不能复原的碎片,有粗砂红陶、粗砂灰陶、细泥质红陶、细泥质灰陶和细泥质黑陶,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为主,纹饰以刻划纹和镂空纹较流行。

微信图片_20250407103514.jp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南屏山小有天园的这位北宋题名者,终于被缉拿归案 2025-07-02
西湖风俗|1000年前的“许愿神器”?今天来聊聊什么是投龙祈雨 2025-07-02
至美与其乐—— 《有美堂记》对西湖的意义 | 陈文锦 2025-07-01
杭州孔庙碑林藏历代名碑精选 ⑧丨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 2025-07-01
京都状元富阳纸 2025-06-2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