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深切悼念周保尔特约研究员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特别关注
 
一代师表经亨颐
孤山终古属林家
《汉书·地理志》“武林水”试…
民国时期杭州佛教的慈善教育研…
禹杭履迹
 
访杭州西湖乾隆“秘密花园” 小有天园 摩崖题刻待保护
来源:文一君微信公众号  作者:林波  日期:2025-04-15

“这里的摩崖题刻,看一眼少一眼。”近日,站在杭州南屏山的半山腰上,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指着岩壁上斑驳的题刻对作者如是说。

这里是乾隆最爱的西湖秘密花园“小有天园”,乾隆六下江南,七到小有天园,八次题诗,每首诗的最开始,几乎都有小有天园的名称。

从西湖边太子湾公园出发,在魏祝挺的带领下,作者和文物爱好者探访了这座清代皇家园林小有天园遗址,见证了这段正在逐渐消逝的“乾隆记忆”。

作者一行自太子湾公园的游步道行进到九曜山的顶上,而后在山巅从北坡下山。北坡没有路,只能拨开茂密的树枝寻找缓坡下降。恰逢前一天下过雨,陡坡、峭壁有些湿滑,路很不好走。

穿越几处下山陡坡后,作者看到了一处开阔的平台。平台被乔木遮挡,形成了一个被树丛环绕的隐蔽平台。乾隆御笔题刻就位于此处的石壁上。

微信图片_20250415104614.jpg

近日,魏祝挺用手电照亮《游小有天园登绝顶》题刻。 林波 摄

站在这里,透过茂密树林向北望去,在树枝间隙仍能清晰地看到西湖乃至雷峰塔的美景。

据魏祝挺介绍,2019年,杭州摩崖石刻爱好者奚珣强在这个崖壁上看到很多青苔,还有被藤蔓盖住的一方题刻龛。把青苔处理后,他们发现了两个印章,一个印章是“所宝惟贤”,一个印章是“乾隆御笔”。

在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拓本尺寸和文字经过对比后,他们最终确认,这是乾隆第四次下江南的一首诗——《游小有天园登绝顶》。

微信图片_20250415104621.jpg

无人机航拍的西湖苏堤一景。 林波 摄

魏祝挺解释说,乾隆是在1765年第四次下江南时,题下这首诗,“全盛时期的小有天园,坐南朝北,北侧的码头直达西湖边,后山是慧日峰,山石嶙峋、菁葱峭蒨,高处有南山亭、望湖亭,无树木阻隔,视野绝佳”。

这也是乾隆为什么这么喜欢小有天园的原因。他在北京圆明园甚至仿造了一个完整的小有天园。

穿越历史的尘埃,作者在这里,看到了乾隆看过的风景,也看到这处裸露题刻的“危机”——其所在的石壁裸露于大自然中,经历着风吹雨打,字迹开始淡化。

微信图片_20250415104623.jpg

近日,魏祝挺(左一)在杭州南屏山介绍“小有天园”故事。 林波 摄

事实上,在这里,还有多处著名的宋代题刻。一处便是司马光的题刻,上面刻有“康定元年歲次庚”“辰九月廿九日被”“詔移知虢州”“南屏山”“司馬池”“男光侍行”等。

据魏祝挺介绍,司马光的这块题刻也由奚珣强首先发现,但其风化严重,历代金石志均无考。

现场,他用强光手电照着这些题刻,作者只能隐约看到一些划痕,与此前发现时的照片相比,字迹已有模糊趋势。

“这些石灰岩一直在风化。”魏祝挺忧心忡忡地说,“照此下去,可能再过几十年,这些字就彻底看不清了。”

这座曾让帝王流连的园林,如今静默于城市一隅。它的命运,或许将取决于人们与时间赛跑的速度。或许,这里可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设立“文保碑”,与西湖文化景观串联,成为“宋韵杭城”的活态注解,让“秘密花园”不再隐于深闺。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孤山终古属林家 2025-09-09
临安城的太学生 2025-09-02
天仙庙与《天仙配》 2025-09-02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西湖是善的福报 2025-08-25
南宋杭州昭庆寺的繁华景象 2025-08-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