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电站第一批建设者合唱原声档案:“我们在东海之滨汇合,热汗在旷野里挥洒——” 你听过这首回荡在峡谷深处的劳动战歌吗?195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安江水电站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随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陆续到达工地,凭着“要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决心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曲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英雄赞歌。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现场 新安江水电站首批建设者马季煌原声档案:“我们住的是自己盖的茅草棚,竹片围起来,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们工种也不分的,我虽是机械工,但今天叫你去铺装工、抬石头,都要去。”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地 为满足大坝主体特殊砂石的配比要求,上万名建设者们日夜奋战,以竹棚为家、毛石为料,家属们则在后方用针线缝补工装、用竹篮运送物资。马季煌原声档案:“我们新安江水电站能够建起来,家属工起了很大作用。那个时候,我们不想钱的,只知道干工作为水电站早发电。”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工地 1959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工地视察,对新安江水电站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并留下了苍劲有力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周恩来总理题词 这番鼓舞让全体建设者斗志昂扬。1959年9月21日,最后一个导流底孔顺利封堵,水库提前15个月开始蓄水。 
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施工夜景 1960年4月22日,这座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此时距离电站主体开工仅过去三年时间。 
新安江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第一批建设者、总工程师徐洽时原声档案回忆,当时外界对水库建设质疑颇多。“德国也好、日本也好,机组价钱都抬得很高的。我们就是不要,就是再便宜,我们也不买。8万千瓦一台的(机组),一定把它做成功,为国家争气!”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23年,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档案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批珍贵档案记录了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过程,展现了建设者们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三自”精神开创新中国水电建设新纪元的英雄气概,对促进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