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讲座】包伟民:数据、货币、…
“杭韵缥缃”2025年杭城悦…
2025年杭城悦读文化活动暨…
新书速递 | 张凯:《“义与…
 
特别关注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乾隆借银修海塘
“杭韵缥缃”2025年杭城悦…
一锄头敲出了吴越王后陵
禹杭履迹
 
吉祥亭下万千枝——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
来源:杭州网  作者:  日期:2025-04-28

治平三年(1066)三月十五日,时任杭州知州蔡襄在凤凰山麓州治之中名为“山堂”的一座建筑内,写下了两首七言绝句《丙午三月十二日晚》《十三日吉祥院探花》。

欲寻轩槛倒清樽,江上烟云向晚昏。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11975e14-76dd-4275-a437-1841aa733400.jpg

由这两首绝句构成的书法作品《山堂诗帖》即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蔡襄传世纸本墨迹中创作时间最晚的一幅。蔡襄想要去到的花园位于吉祥院中,是北宋知州们特为钟爱的赏花胜地。吉祥院的僧人守璘,在寺中栽植了牡丹千本,每当花开之时,便会邀请市民与游客一同饮酒花下。

3a550e9a-7a82-42d1-b461-d4ff61647969.jpg

牡丹原本栽植于中原一带,江南少有。白居易刺杭时,清平山麓开元寺中始有牡丹培植的记载。相传是一位名为“惠澄”的僧人从洛阳移栽了牡丹。一时间,杭州士绅竞相前往开元寺,欲睹名花风采,徐凝、张祜等人纷纷赋诗敬献给白居易,邀请其一同参与赏花雅集。

牡丹原本栽植于中原一带,江南少有。白居易刺杭时,清平山麓开元寺中始有牡丹培植的记载。相传是一位名为“惠澄”的僧人从洛阳移栽了牡丹。一时间,杭州士绅竞相前往开元寺,欲睹名花风采,徐凝、张祜等人纷纷赋诗敬献给白居易,邀请其一同参与赏花雅集。

让中原的审美完全根植于江南土壤中的是五代吴越政权。喜爱牡丹花的三代五王将这种花卉的纹样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此时的中原却因为连年战乱,断绝了培育牡丹花的传统。直到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纳土归宋,吴越王及其子孙北迁至中原定居,随他们一同北上的还有被这个家族世代珍爱的牡丹花。

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受邀来到洛阳的钱惟演家中,遇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钱氏熟知与拥有的牡丹品种之多令这位到访者大开眼界。

“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馀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余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计其馀虽有名而不着,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

钱惟演是末代吴越王钱弘俶第七子,他对于牡丹的爱赏得自于家族的人文传统。欧阳修在钱宅屏风上见到的这些不曾听闻的牡丹花品之名,正是当时两浙地区栽培的产物。备受震撼的大文豪写下了著名的《洛阳牡丹记》,而为大作书丹之人正是欧阳修“御用”的书法家兼好友蔡襄。

往来于福建与汴京都途中,蔡襄都会经过钱氏牡丹的故乡杭州。皇祐三年(1051)春天,他在这里停留了两个月。好友苏舜元时任提点两浙刑狱,他们找寻到了一个名叫吉祥院的地方,在这里欣赏到了满园春色。四月北上汴京之际,路过临平华严院的蔡襄看到此地牡丹盛开,回想起吉祥院中繁花似锦之状,写诗三首赠予苏舜元。

吉祥亭下万千枝,看尽将开欲落时。却是双红有深意,故留春色缀人思。

烘帘微照自生光,吹面轻风与送香。谁把金刀收绝艳,醉红深浅上钗梁。

的的名花对酒樽,栏边沈醉月黄昏。今朝关外寻兰蕙,忽见孤芳欲断魂。

然而仅仅三年之后,苏舜元即与世长辞。待到十五年后蔡襄出任杭州知州,再度来到吉祥院时,当年一同赏过花的好友们已凋零殆尽。只有位于慈云岭南坡龙华寺附近的崖壁上,还镌刻着当年苏舜元在此地任职时留下的题名:“皇祐元年己丑九月,提点两浙刑狱,守尚书度支员外郎,苏舜元立名。”

50424c5d-6d17-4bbd-bcbd-8afa012116ec.jpg

慈慈云岭南坡区域是两宋时期颇为热门的游赏目的地,名臣与宰执纷纷在此留迹。苏舜元的题名直到百余年前依然保存在西湖群山间,直到采石场的开设让历史留给后人的印记伴随着龙华寺遗址一同灰飞烟灭。

211b9c1d-8801-4c40-ac61-4c787c58e5d2.jpg

绍绍兴年间,赵宋王朝已落脚临安,宋高宗的吴皇后得到了一幅五代花鸟画巨擘徐熙所绘《牡丹图》,欣赏之余在画上题写下诗句。那日所写正是皇祐三年(1051)蔡襄在杭州赏花后赠予苏舜元的诗。即使北宋的花园、书画与摩崖已消散于历史尘埃间,对于牡丹的爱赏依然在被后世传续。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徐廷绶和五峰书院 2025-04-28
杭州孔庙碑林藏历代名碑精选 ④丨南宋太学石经·毛诗(周颂) 2025-04-22
西湖风俗|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 2025-04-16
清季浙江官立法政学堂的办学与教学(下) 2025-04-15
档案寻香丨西湖龙井:一片树叶的千年风雅 2025-04-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