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预告|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发掘…
李超:《恢复、道学、权臣:南…
 
特别关注
 
杭州贡院旁的“赛西湖”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武林旧事
 
浙大女教师群体中的盛静霞和徐瑞云(上)
来源:浙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馨儿  日期:2025-05-15

浙江大学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直以卓越的教育质量和深厚的学术传统闻名于世。这所杰出学府中群星璀璨,其中一群才华横溢,气质如兰的女教师们更是熠熠生辉。她们这些在岁月交替里印刻下自己不凡学术贡献和生活的知识女性们,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浙江大学的发展和众多学生的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或是数理巨擘,或是语言大师,或奋力活跃在科研一线,或潜心将知识播撒人间,在不同领域内探索作为,屡建功绩,为浙大书写下一幅幅华丽诗篇。本文继续绽放女教师风采,讲述盛静霞、徐瑞云二位师者的故事。 

一、盛静霞 

(一)静若秋水,诗意留霞

盛静霞,字弢青,1917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扬州,作为中国著名的诗词学家,她的一生如诗般优雅而富有才情诗意。盛静霞的文学道路始于她的家世,她的父亲盛炳华早年赴日本学习现代纺织技术,回国后创办了纺织厂,成为中国现代纺织业的开创者之一。盛静霞出生在扬州老城区的湾子街上,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给了盛静霞良好的教育基础与艺术熏陶。她的诗情才华从小便在扬州古城的静谧生活中逐渐萌芽。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05.png

中学时期的盛静霞

中学时代,盛静霞在扬州中学求学,与汪仪璋、张香兰、梁璆等人成为挚友。几人一起阅读古典诗文,一起讨论文学问题,共同沉醉在诗词的美妙世界中。当时,她的文学才华早已在校园内外崭露头角。已经通过《女子月刊》发表了小说《情波》和《忆友》,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年纪轻轻便被誉为“小冰心”。她的诗词创作尤其出色,被同学和老师们称赞为“未来不可限量”的文学新星。高中毕业后,盛静霞考入原中央大学国文系,也曾同时被之江大学录取。出于对家庭的考量,她最终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中央大学,更为深入地追寻自己的文学之梦。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07.png

大学时代的盛静霞 

在中央大学期间,师从胡小石、汪辟疆、汪旭初等著名教授,这一段求学生涯为她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尤其喜爱古典诗词,频繁参加汪辟疆教授组织的“雍社”活动。在一次游览栖霞山的活动中,盛静霞写下了一首诗,汪辟疆对这首诗进行了修改,仅有三句保留原样。盛静霞顿感失落大哭,觉得自己诗作尚不够成熟,但她的同学兼扬州老乡汪仪璋告诉她,汪辟疆其实背后对盛静霞的诗词赞誉有加,认为她“是一只小老虎,以后不可限量”,预言她日后定有大成就。果不其然,盛静霞的文学道路自此铺开,她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诗意才情,迅速成为校园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中央大学两大才女”之一,另一位便是著名的诗人沈祖棻。盛静霞诗风沉静、优雅,词句充满着细腻的情感与广阔的意境。她的名句“粉蝶飞迷千里路,落花飘下一声钟”展现了她对大自然与人世情感的敏锐洞察,以及将其化为诗意语言的卓越才华。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09.png

盛静霞在中央大学女生宿舍韦斋留影(摄于1936年) 

(二)金陵美才女,西溪名贤师 

抗战时期,盛静霞在白沙女中任教,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削弱她对文学的热情,反而激发了她更为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盛静霞通过教学与诗文,传递着对和平与文化的期盼。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11.png

盛静霞手书《抗战组诗》序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经钱子厚先生介绍,盛静霞与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语言学家蒋礼鸿先生开始通信。两人以诗词唱和,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并在战火中结为伉俪。蒋礼鸿曾带着盛静霞一起到自己的母校杭州之江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他们到了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蒋礼鸿教古代汉语,盛静霞则教古典文学,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著名学者。她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学见解与清新优雅的风格,将诗意融入课堂,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13.png

盛静霞、蒋礼鸿结婚照(摄于1945年夏) 

然而,1995年,蒋礼鸿先生因肺癌逝世,这对伉俪携手走过的岁月终于画上了句号。蒋礼鸿的去世让盛静霞感到极大的痛苦,但她以极大的毅力继续生活,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与家庭之中。

蒋礼鸿与盛静霞共同编纂的《怀任斋诗词·频伽室语业》成为他们学术合作与情感生活的永恒见证,这部合集不仅凝聚了他们的智慧与才情,也见证了他们相互扶持、共度人生的深情厚谊。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15.png

晚年的蒋礼鸿、盛静霞夫妇

盛静霞的晚年岁月相对平静,虽然失去了挚爱的伴侣,但她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执着。2006年2月14日,盛静霞迎来了自己的90岁生日,感受到生命渐渐流逝的她,特地将子女们叫到身边,再次交代遗愿: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浙江大学。她希望以这种方式回报自己奉献了大半生的浙大校园,展现出其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10天后,她住进了医院,直至2006年4月16日清晨6时50分,这位集诗情与才华于一身的女性静静离世,结束了她波澜壮阔而又优雅宁静的一生。

微信图片_20250515110817.png

《怀任斋诗词、频伽室语业合集》(蒋礼鸿、盛静霞合著) 

盛静霞的离世引发了众多学生、同事与亲友的悼念。在她的灵堂中,两副挽联深刻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敬意与哀思。一副写道:“先师品性静若秋水,才女人生诗意留霞”,这是对她一生文学成就与人格品性的真实写照。另一副则感叹:“诗美、词美、文美、人美,金陵美才女,痛也九秩摧玉;贤妻、贤母、贤长、贤德,西溪名贤师,慨乎一朝捐躯。”这副挽联由她曾经的学生、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黄金贵所写,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盛静霞为人师表、为人妻母的深切缅怀。

 盛静霞的一生,如诗如画。她将自己的全部才情、学识、情感都倾注在了文学、家庭和学术事业上,成为后人追忆与敬仰的典范。她的诗意人生,不仅留给了我们一段充满才情的文学史,更让我们感受到她作为一位伟大女性的坚韧与优雅。盛静霞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浙大与中国文学的璀璨星空中,熠熠生辉。

    (本文原载于《浙江大学馆藏档案》(2024),未完待续)

编校:金灿灿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余杭往事追忆】余杭长途汽车站 2025-05-09
档案为证丨致敬杭州工业时代的劳动者 2025-05-08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2025-05-07
档案解码丨回溯杭州知识产权的历史 2025-05-07
杭州解放丨不忘来时路,赓续新征程 2025-05-0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