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三全本”上新|《梦粱录》:…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讲座预告 | 两宋杭州书法
 
特别关注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关于在杭州高级中学建立中国共…
讲堂实录 | 宋书“尚意”
杭州解百的前身
禹杭履迹
 
护国仁王寺与尺八东传
来源:徐海松,系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  作者:  日期:2016-12-08

尺八是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之一,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唐代宫廷乐官根据乐器的长度命名,取黄钟(笛体中声)九寸的两倍即一尺八寸长而定名为“尺八”。它是一种竖吹的竹制乐器,外切口,开前四孔、后一孔,共五孔,有点类似于箫,但比箫要短且粗。宋代尺八有五孔和六孔两种形制并存,曾在宫廷音乐或民间俗乐中大量使用,后逐渐被洞箫类乐器所取代,宋代以后逐渐消亡。但尺八两度东传日本,并传承至今,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见证。


尺八第一次东传在隋唐时期,由遣隋使和遣唐使传到日本,在宫廷雅乐中使用,被称为“雅乐尺八”,直至平安末期消亡。日本正仓院、法隆寺收藏有唐代尺八实物。


次东传是在南宋时期,其源头就是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护国仁王寺,遗址在今杭州曙光路原浙江艺术学校内。而主角就是入宋求法的日本高僧心地觉心。

 

 

南宋护国仁王寺遗址

 

心地觉心(1207—1298),号无本,字号心地,俗姓常澄,信浓国(今长野县)人。日本临济宗法灯派祖师,号法灯国师。他于1249年入京都谒见曾来杭州求法的禅僧圆尔辨圆,圆尔劝他入南宋参拜无准禅师,并为修书介绍。同年,觉心到径山寺时,无准已去世,继而赴各地参禅游历。1253年,觉心在宁波邂逅日本僧人源心和尚。源心推荐他赴临安府护国仁王禅寺,师从临济宗杨岐派无门慧开禅师。


心地觉心在杭州护国仁王寺仅有半年,但他遇到了高僧无门慧开和同门居士张参。擅长吹尺八的张参,正是普化尺八第16代传人。觉心从张参处学会了普化尺八的传世名曲《虚铎》。1254年3月,觉心到护国仁王寺向慧开辞别回乡,慧开把达摩、寒山、拾得共三帧像赞送给他。1254年6月初,心地觉心带着张参的徒弟法普、宗恕、国作、理正等4位居士同船一起回国,并将宋代尺八即五孔尺八一起携带回国。

 

 

日本尺八乐器(供图:汇图网 huitu.com 心湖)

 

心地觉心回国后,在日本纪伊(今和歌山县)建兴国寺、立普化宗,传习尺八技艺。17世纪开始的江户时代是普化尺八的兴盛阶段,全国各地建立普化寺120余座,普化尺八得到幕府的庇护,被垄断在普化宗内,严禁世俗吹奏,尺八仅仅作为法器而非乐器。虚无僧们用吹尺八来代替诵经,以营造一种独特冥想的氛围,把吹奏尺八作为法事的一环,参禅的一种手段,所以称为吹禅。


明治四年(1871),普化宗因弊端迭生而被明令废止,尺八才由宗教的法器转向世俗化的乐器而留存于世,广泛流行于各个领域,成为宗教音乐、艺术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流行乐器,出现了多种音乐样式,并发展出了七孔尺八、九孔尺八和电子尺八等改良性乐器。古老的中国乐器,在近现代日本得以发扬广大。

相关内容
南屏山小有天园的这位北宋题名者,终于被缉拿归案 2025-07-02
西湖风俗|1000年前的“许愿神器”?今天来聊聊什么是投龙祈雨 2025-07-02
至美与其乐—— 《有美堂记》对西湖的意义 | 陈文锦 2025-07-01
杭州孔庙碑林藏历代名碑精选 ⑧丨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 2025-07-01
京都状元富阳纸 2025-06-27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