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中有两人是杭州人,即李之藻和杨廷筠。三人之中,徐光启和李之藻以介绍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著名,而杨廷筠的主要兴趣在天主教的哲理和信仰,他融合儒家和天主教,在早期中西文化的接触、交流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杨廷筠像
杨廷筠(1557—1627),字仲坚,号淇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杨廷筠出生于杭州的一个官宦之家。在加入天主教之前,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士大夫,读书、科举、做官。23岁成为举人,26岁考中进士,历任江西安福知县、监察御史、光禄少卿等职。杨廷筠为官正直,与东林党人关系密切。平时赋诗作文,讲谈佛法,与高僧祩宏有交往,并参加过放生会的活动。他的儒学著作有《玩易微言摘抄》《易显》《小学礼辑》等。约1602年时,他在北京时曾拜访过利玛窦(Matteo Ricci),谈论名理颇为投契,至于几何等西方数学知识“便不能解”。这时的杨廷筠,对于西方文化已经有所了解或赞赏,但对天主教尚未有进一步的接触。
1611年,杨廷筠的同乡好友李之藻因父丧回故乡,并邀请郭居静(Lazare Cattaneo)、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等传教士至杭州开教。杨廷筠前往李府吊唁时,看见李之藻毁坏佛像,而且不请僧道超度,颇为诧异。李之藻向他解释并宣讲了天主教的教义,同时居住在李府的郭居静等传教士也与他讨论有关天主教的各种问题,引发了他对天主教的真正兴趣。于是,杨廷筠延请郭居静等传教士到自己家中继续深谈。在解决了思想问题之后,又有一个现实问题使他犹豫再三。因为他的正妻无子嗣,置有一妾,2个儿子皆为妾所生,皈依天主教则必须休妾。最后,杨廷筠决定接受天主教的戒规,将小妾安置别处,诚心受洗入教,教名弥格尔,笔名亦由此为弥格子。这时的杨廷筠55岁,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后来都成为天主教徒。
万历四十四年(1616),南京礼部侍郎沈㴶发起了一场反教运动,逮捕审讯西方传教士和中国教徒,朝廷亦下令驱逐内地的西方传教士,是为“南京教案”。当教案起时,杨廷筠和李之藻、徐光启等或写信或上疏,为天主教和传教士辩护。杨廷筠与浙江同乡、同年进士的沈㴶直接交涉,并请各地的传教士到自己家中避难。至第二年底,杭州已成为居住耶稣会士最多的地方。当南京教案渐渐平息时,天启二年(1622)余波再起。南京有天主教徒卷入白莲教案,有人乘机上疏朝廷诬称天主教与白莲教同为“邪教”,要求严惩。杨廷筠为此写下《鸮鸾不并鸣说》一文,阐述天主教与白莲教等邪教的根本差异,并将此文寄往南、北两京的官员。后因政治形势的变化,这次反教风波未能酿成更大的祸端。
杨廷筠《代疑续编》书影(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杨廷筠尽力维护和传播天主教,他的宗教著作在“三大柱石”中是最多的,代表作有《天释明辩》《代疑篇》《代疑续篇》等。他对天主教的理解,以及他调和融会儒家和天主教的尝试,主要见于这些著作。他排斥佛教的态度十分明确,曾遭到佛教徒的激烈攻击。但他却真诚地相信天主教本来合于中国的圣学道统,称西方传教士为“西儒”,在自己的天主教著作中多次提到“吾儒”。
他对杭州的天主教事业贡献甚多。据中外资料记载,他在杭州修建了4所天主教圣堂和小教堂,其中一所后又重建即今中山北路天主堂;捐赠土地作为教友们安息的墓地,即今杭州桃源岭大方井传教士墓。
天启七年(1627),杨廷筠去世,举行了天主教仪式的葬礼。
杨廷筠在杭州历史的灿烂星空中虽然不十分耀眼,却是一位非常有意义的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