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方基督教会人士于1912年发起创办青年会,请求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派遣干事来杭州筹备,即于是年派美国籍干事鲍乃德来杭进行筹建,当由杭地教会知名人士张葆卿、谢洪赉、周梅阁、陈柏园、丁康舟、刘铭新、沈兰田、钟更生、方桐生、高铭羊、张宝善、周锡光等12人组成临时董事部,并借大方伯保庆医局为筹备处。 基督教青年会会所旧址石碑 1913年,由青年会全国协会从云南昆明青年会调马文绰来杭协助鲍氏办理会务。 1914年聘请之江大学毕业生董承光担任智育部干事,并在大方伯租屋作为临时会所,试办5年,会务渐臻发达。 1918年,青年路新会所落成,造价为12万金,款由海外募集,基地由董事方桐生请朱介人(浙江都督,为方氏学生)呈请部拨旧旗营地,共计13亩半。同时因会所广大,会务扩充,成立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四部,添聘程酉生、姚韶闻、任少容、王洁身、朱孔阳等为干事,协会又派美国籍干事狄尔耐来杭协助,干事部极一时之盛。 1919年为纪念谢洪赉氏,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及地方人士捐建钟塔一座,作为杭城标准时间,造价连同大钟为1万金;同时将最高层作为贮水塔,使全部会所用水清洁方便。 钟塔 1922年,青年会增设体育健康项目,特建健身房一所,并在迎紫路空地上开辟公共健身房。1923年为了当地饮料不洁,有碍卫生,特开凿自流井。不料开凿深达600余尺,水味仍涩,不能适用,因而中止。费银1万元。经用科学分析,将逐层地质砂碛制成标本,陈列会所,以示来兹。 青年会历年来所举办的大宗事业,分德、智、体、群四育进行。德育方面,有道德演讲、宗教演讲会、查经班、布道会等。智育方面,有英文夜校、科学演讲会、智育演讲会、各种研究班、补习班、平民教育、公民运动、义务小学、图书馆、各种展览会等。其中平民教育运动规模较大,当时招生2000人,全城分设80所学校,第一期于4个月后读完千字课本,经考试及格者,有1464人。体育方面,有卫生运动,每逢夏初,捕捉苍蝇、老鼠,举行卫生演讲,又往郊区各乡村宣传卫生,放映卫生电影,规模颇大。此外举办各项球类比赛和体育活动,召开保婴大会,提倡育婴保健运动等。会所内备有会员沐浴室,提倡清洁卫生。群育方面,有旅行团、参观团、书画、篆刻、拳术、象棋、围棋等,中西武术等各种比赛组织。每月举行游艺会、电影放映会、戏剧表演会等。其他方面,职工部专向杭城各丝厂职工作卫生与爱国方面的演讲。少年部专为12—18岁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四育工作。 1932年夏,湖州善琏一带旱荒,农民饿死者甚众,青年会全国协会特拨款由杭会派干事朱孔阳赴该处会同当地人士放赈,举办施粥、舍米、送药、贷款,整理留婴堂,创办农村公益社。 1933年将办赈余款在杭县丁桥分设农村服务社,购置基地,建筑会所,内设办公室、俱乐室、诊察所、图书室、教室等,进行农村公益事业,仍委朱孔阳主持。此项工作,至1937年抗战开始时中止。 1937年秋,卢沟桥事起,青年会即举办救济难民工作,成立难民收容所。其时董总干事出国,会务由副总干事朱孔阳负责执行,此项救济工作至1938年5月初结束,朱孔阳引退留沪。 青年会经济来源,每年征求会员一次,可征集会费1万余金;其他如夜校学费、寄宿舍租费、会食堂、理发室以及出借会所的租金等,约有万金左右。以上各项收入,足供会内全年的开支费用。 杭州青年会历届总干事:第一任为美国人鲍乃德;第二任为马文绰(1920年—1925年);第三任为董承光(1927年—1937年);抗战胜利后为王揆生;解放后为钮志芳。
参加青年会不限年龄,不分宗教,凡赞成该会宗旨,愿意参加各项事工者,均得为会员。会员分为维持会员、赞助会员、普通会员、少年会员等数种,每年视缴纳会费多少而分类别。征求会员大会于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分队征求)。全国各大城市均设有青年会,隶属于青年会全国协会,经济各自独立。青年会运动具有世界性,有世界青年会代表大会之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