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这段辰光,我参与工商联活动比较多的,当时工商联组织里粮食系统跨两个行业,一个属于工业,是粮食加工厂,一个属于商业,是卖米的粮店。本来这两个同业公会,都很重要,直接关系民生的,后来合并为一个粮食商业工会。粮食商业工会的主委什么事情都不肯做,辞职不干了。“文化大革命”前,我一个人担任两个工会的主委,后来又合并了。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 还有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就是1964 年6 月4 日,我女儿小云十八岁那年。在一次民建组织生活后,我们支部的辅导员丁鹤林在散会后留下我个别谈话,问我对初中毕业的女儿作何打算,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只有一个女儿,还要培育她进高中,继而上大学。丁当时严肃地指出,现在党的政策是学校向工农兵敞开大门,资产阶级子女应该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才是唯一出路。现在民建正在联系一家国营农场,如果你们愿意去,农场是工资制,不像插队农村要靠挣工分生活的,处境可能会好一些。他还说,如果我能把独女送去参加农村劳动,那么还能起到带头作用,因为当时民建、工商联骨干中的子女,大都对下农村抱着观望的态度,民建想把我们的行动作为典型来推动大家。 我当时也难以马上决定,答复他需回家和妻子、女儿商量商量再说。到家后,先征求小云的意见,不料她很爽气地说,爸爸,由您说了算。我说,那么根据当前的形势别无选择,我和你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和你妈去谈。当素娟听到要小云去农村落户,她先是一惊,接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沉默了好一会,最后叹了一口气,也只好同意了。这样,我第二天就去派出所迁户口,迁户口时连民警都感到突然,说你昏头了,问我们是谁动员独生女儿去农村的。我说,我是听党的话。工商联和民建把小云树为典型,安排她在工商联大楼前做了几场动员发言,结果确实带动了“两会”骨干的子女共十人(号称十公子)一起去农村接受再教育。小云这一去在农村待了十五年,期间和同去的工商界子女段兴华结婚,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段卫东。我在“文化大革命”接受审查时,审查组长曾为我辩护说,孟祖荫尽管社会关系复杂,但还是跟共产党走的,举个例子说,他就一个女儿可以不用去农村的,他女儿还是把户口迁到农村去了。直到1977 年素娟因病去世后,小云才于1979 年凭她自己的努力参加招工考试,被粮食局录用,安排在杭州面粉厂会计室工作,一直到五十岁后退休。(载《杭商口述史——原工商业者卷》,商务印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