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对外文化交流 西泠印社的对外文化交流,早在印社成立之初就已开始,百年来诸事纷繁,难以尽述,其中与日本书法篆刻界的交流最多,与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也相当频繁,欧美国家的艺术家和学者、世界各地的华人书画家也时常来印社访问交流。现择要述之。 西泠印社成立之初,就有日本印人河井仙郎与长尾甲慕名前来加盟。河井仙郎对吴昌硕十分仰慕,1897年特奉函向吴昌硕请教印学, 1900年专程赴上海拜吴昌硕为师。1902年底至翌年2月,河井仙郎再次来华,其间大多逗留杭州,出示印作请吴昌硕指点,他与叶为铭、王禔、丁辅之、吴隐等共同切磋印学,亦获益颇多。1905年,在西泠印社成立后的次年,河井仙郎即来华入社。此后,他几乎年年来印社,与社人广结金石缘。1906年,河井仙郎撰写了首篇《西泠印社记》。1913年4月7日,西泠印社举行兰亭纪念会,他又作《西泠印社修禊纪盛》文,为印社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河井仙郎最终成为日本印学的一代宗师。西泠印社的另一位早期社员长尾甲于1903年来中国,在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与吴昌硕结邻三载多。长尾甲在华十余年,常以与吴昌硕数典谈诗为荣。1914年回国后,他与吴昌硕仍唱酬不断,相互引为知己。现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北面石壁上“印泉”二字隶书,即为长尾甲所题。
新中国成立后西泠印社首次举行对外交流活动是在1957年。当时,日本著名书法家丰道春海、青山杉雨等来印社访问,与印社社员举行了笔会交流。 1973年 日本书道联盟常务理事、书道艺术院理事长香川峰云率日本书印代表团访问西泠印社,团员有青山杉雨、饭岛春敬、金子鸥亭、村上三岛等日本第一流书法家。这是“文革”时期在印社举行的唯一一次外事活动。中日双方在题襟馆内举行了笔会,印社方面参加的有沙孟海、陆维钊等。这次交流使日本书法界了解到,历经“文革”,中国书法和西泠印社虽然很沉寂,但仍然存在,这为改革开放后西泠印社与日本书法界交往的大发展埋下了伏笔。 +
1973年,日本书道联盟常务理事、书道艺术院理事长香川峰云率日本书印代表团访问西泠印社 改革开放后西泠印社第一次赴日访问交流是在1981年2月,由郭仲选、吕国璋等五人组成的杭州市文化代表团出访日本岐阜市,举办了西泠印社藏吴昌硕书画作品展,并与日本书法界进行交流。由于是西泠印社书画家和社藏吴昌硕精品第一次出国展览,所以在日本非常轰动。以后,西泠印社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多次组织代表团出访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等,且多与办展相结合。1988年,在日本东京、大阪、歧阜举办西泠印社展; 1994年,在新加坡与新加坡啸涛篆刻书画会联合举办了中国西泠印社社员精品展;1996年,在香港举办了西泠印社印谱印屏展;2002年,在澳门举办了庆回归西泠印社百印展,等等。 1988年 其中1988年在日本东京、大阪、歧阜举办的西泠印社展,为印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出国展览。中国文化部、浙江省文化厅、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以及青山杉雨对本次展览都很重视,青山杉雨亲自来印社对展品作了最后审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方终于拟订了展览计划。1988年2月26日至3月2日规模盛大的西泠印社展首先在东京开展,3月24日至4月3日在中部的岐阜续展,4月7日至12日在关西的大阪闭幕。这次展览由日本读卖新闻社与西泠印社共同主办,西泠印社分别派代表团参加了当地的艺术交流。展览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是当时西泠印社出国展览中品级最高、内容最丰富、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一次。展出前,日方还编辑出版了精美的西泠印社展大型图册。 国外来西泠印社办展也日益频繁 如1986年在西泠印社举办了日中友好福井书法作品展。1987年8月15日,西泠印社和日本日中书法交流史研究会在杭州联合举办了学术交流会,沙孟海社长在欢迎词中回顾了中日书法的交流史,钱君匋、刘江、陈振濂和梅舒适、杉村邦彦、鱼住和晃分别代表中日双方作了学术报告。1987年11月,日本篆刻家作品联展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展出,这次展览规模较大、规格较高,日本许多著名篆刻家都有作品参展。沙孟海社长及有关负责人和以小林斗盦为首的日本篆刻家联盟的40多位篆刻家出席了开幕式。1993年西泠印社建社9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举行了国际书画篆刻邀请展、中韩书画联展和新加坡书画篆刻展。
1987年,日本篆刻家作品联展在西泠印社柏堂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艺术家时隔59年,两次为吴昌硕塑造铜像的事迹,为西泠印社与日本文化交流史留下了一段感人的佳话。1921年,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仰慕吴昌硕,特为吴昌硕塑造了铜质半身像两尊,一尊存日本,另一尊运往中国。吴昌硕即将此铜像转赠给王禔、丁辅之诸同人置西泠印社安放,印社遂于闲泉的峭壁上筑龛藏像,取名为“缶龛”。1979年,日本读卖新闻社社长小林与三次来西泠印社访问,得知缶龛中的吴昌硕铜像在“文革”中被毁,十分惋惜。回国后,他即组成吴昌硕先生胸像复原委员会,其时朝仓文夫早已去世,便请其弟子西常雄参照原像风貌再铸一尊吴昌硕铜像。1980年11月,小林与三次率领包括青山杉雨、村上三岛、小林斗盦、梅舒适等50多名团员的吴昌硕胸像赠呈访中团来西泠印社,中日双方在吴昌硕纪念室举行了隆重的铜像安放仪式,西泠印社老一辈艺术家沙孟海、诸乐三、陆维钊、方介堪、谢稚柳、方去疾等都来参加了安放仪式。随后,大家又去超山拜谒了吴昌硕墓。这前后两次塑像,充分显示了日本艺术家对吴昌硕先生和西泠印社的友好情意,日本艺术家与西泠印社老一辈艺术家结下了深厚的“金石交,翰墨缘”。据时任西泠印社秘书长的吕国璋先生回忆,梅舒适称自己是王个老(即王个簃)的“儿子”,愿意长住在杭州。最终,这些日本艺术家中,许多都成为了西泠印社中人。
1980年,吴昌硕胸像赠呈仪式结束后,中日两国嘉宾在西泠印社华严经塔下合影留念 1989年11月16日上午,日本民间书法团体冈村天溪会为纪念该会创始人日下部鸣鹤与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结友百年,向印社赠送了“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1891年,日下部鸣鹤来中国江浙一带游学时结识了吴昌硕,他是日本最早吸收中国碑学书法而开创“鸣鹤流”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社长,钱君匋、郭仲选、刘江副社长,日本冈村天溪会主事、访华团团长南鹤溪女士等出席了赠碑仪式。1991年4月13日,该碑由吴昌硕纪念室内迁移至室外观乐楼前,中日双方举行了奠基和移碑仪式。8月24日,127位远道而来的日本天溪会会员和西泠印社社员在观乐楼前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从此,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又增添了一处中日友谊的象征。 +
1989年,“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赠碑仪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泠印社举办的国际印学研讨会上,每次都有许多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与会或递交论文。每届西泠印社国际篆刻书法大展也都有大量海内外作品参展。有多位日本、韩国的书法篆刻才俊荣获西泠印社举办的全国篆刻评展和国际篆刻书法大展的各类奖项。自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法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篆刻书画家成为了西泠印社社员。1981年夏,由沙孟海社长签署的两份西泠印社入社聘书寄往日本,印社正式吸收小林斗盦、梅舒适为西泠印社名誉社员,这是改革开放后西泠印社首次吸收外籍社员。此举在日本书法篆刻界引起了西泠印社热,以后,印社又吸收了今井凌雪等一批日本著名书法篆刻家入社。1989年8月17日下午,韩国东方研书会会长、篆刻学会会长金膺显等十余位韩国书画家来西泠印社访问,受到郭仲选、刘江副社长的热情接待。当天上午,韩国客人还专程拜访了沙孟海社长。这是韩国书画篆刻代表团首次访问西泠印社。1988年西泠印社建社85周年纪念大会期间,小林斗盦、梅舒适被聘为名誉理事;1991年,金膺显加入了西泠印社;1993年1月,青山杉雨被聘为西泠印社顾问;1998年西泠印社建社95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次社员大会上,金膺显被聘为名誉理事。2003年11月在西泠印社建社百年大庆暨第十一次社员大会上,小林斗盦、梅舒适、金膺显被聘为名誉副社长。至2012年底止,西泠印社共有外籍社员38人,其中2004年底入社的法国汉学家龙乐恒、2012年入社的瑞典汉学泰斗马悦然和艺术史学者史美德是西泠印社目前仅有的三位非亚裔社员。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