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弘一大师与杭城之殊胜因缘
因为历史,所以现在:一位老人…
武林旧事
 
万万没想到!原来古时杭州人是这样过夏天的
来源:杭州发布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8-07-25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网友自嘲: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但在没有电的古代,杭州人如何度过暑热难耐的夏天?今天,杭小微带你穿越到古代,去看看那时候人们的纳凉方式。

起居:环境最重要

翠寒堂“空调”打得有点低

皇室建筑中,大约从来都不少纳凉之所。南宋皇室避暑多选在复古殿、选德殿和翠寒堂。“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这几乎是那些宫殿的“标配”。

640.webp.jpg

皇宫中种上长松修竹以达到浓荫蔽日的效果,又搞上假山飞瀑,飞瀑下方置上十亩大池,里头种满红白莲花,最绝的是在庭院里摆满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花,用风轮来吹,制造出清芬满殿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180725095022.gif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曾被召见于翠寒堂,竟然瑟瑟发抖。皇帝不明就里,问清原因后,笑着叫人给他拿了一件“北绫半臂”——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半袖衫。看来,翠寒堂的“空调”打得确实有点低。

640.webp (1).jpg

文人们也很乐于分享自己消暑秘法,“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这一套老生常谈的法子,南宋诗人温革大概也觉得有用吧。

吃喝:“冷饮”唱主角

德寿宫“冷饮”受青睐

1184年(淳熙十一年)六月初一,赵昚前往德寿宫看望父皇赵构,老皇帝要求他在德寿宫纳凉。

酷暑之中,冰爽清凉的吃食总是不嫌多的。在德寿宫,赵构与赵昚喝了两款解暑的饮料,名为“沆瀣浆”和“雪浸白酒”。

那时,“沆瀣”还是一个美好的词,带着它的本意“夜露”的清凉。

640.webp (2).jpg

《观瀑图》里,专家认为宋高宗赵构在德寿宫观瀑

“雪浸白酒”很容易理解,类似于冰镇米酒,而“沆瀣浆”则以甘蔗与萝卜切方块与水同煮而成的饮品。77岁的老顽童赵构,大约喝多了。赵昚忍不住提醒:“此物恐不宜多吃。”

“不妨,反觉爽快。”老皇帝不以为意。可毕竟会伤及脾胃,老皇帝最终不得不首肯于儿子的谨慎。

南宋“夏季特饮”琳琅满目

除了“沆瀣浆”和“雪浸白酒”,南宋时期的“夏天特饮”可谓让人眼花缭乱,《武林旧事·凉水》篇里,记载了好些冰雪爽口之物。

640.webp (3).jpg

有新鲜果蔬制作的果汁类饮品:甘豆汤、鹿梨浆(鹿梨即山梨)、卤梅水(一种凉水,近似酸梅汤),还有姜蜜水、木瓜汁、荔枝膏水、金橘团等。

也有类似清凉茶的药茶:雪泡缩皮饮(成分是缩砂仁、乌梅肉净、甘草灸等)、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苦水(因含有矿物质而味道苦的水)。

有饮料作陪,南宋杭州人偏爱的盛夏玩法是:一叶扁舟,泛舟湖上。在蒲深柳密宽凉之地,船只停下来,人们闻着荷香,聊聊天、钓钓鱼,直到夜色降临暑气散去,一天就这么幸福地消磨过去。

穿用:薄纱扇轻拂

轻纱薄罗衣料清凉

古人在夏天穿什么样衣服?有现代人讨论过:“古人穿衣讲究那么多,夏天还不得热死啊?”

640.webp (4).jpg

夏布

唐代诗人王建在所作《宫词》中描写宫人服饰时,即有‘嫌罗不着爱轻容’之句。古时夏季,女性们习惯于身着薄罗或薄纱,以消暑解热。

不过,穿得“薄透”并非抵御酷暑的唯一指标。夏季穿衣,还得衣料清凉,古代最受欢迎的衣料是苎麻,苎麻衣具有吸汗性好、散热快、易烘干等优质特性。

扇底清风徐徐来

640.webp (5).jpg

说到扇子,早期其实是宫廷礼仪用具,后来才逐渐成为纳凉之物和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

而今天最常见的折扇,其实是舶来品。折扇源于日本,以画工精美见长,后传至高丽,大约在宋代传入中国。 

到了明代,折扇或者说“聚骨扇”成了文人的必备道具,扇上书画开始流行。不过明代的折扇很奢华,扇面多半是泥金或洒金,大概还残存着日本泥金扇的影响。

怀抱“竹夫人”

江南炎炎夏季,人们喜欢竹席卧身,竹篾编织的“竹夫人”是热天消暑的清凉之物,可拥抱,可搁脚。

640.webp (6).jpg

竹夫人长约1米左右,是用竹篾编成的中空圆柱形物,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供人取凉。

奇思巧技造冰鉴 

640.webp (7).jpg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铜冰鉴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战国青铜冰鉴就堪称冰箱的祖宗:分内外两层,夹层中放上冰块,中间可用来冰酒;而打开盖子,渐渐融化的冰块则可以降下室温。

这种兼备冰箱和空调功能的两用容器,从青铜器演变为陶器、木器,一直沿用至清代。

如果你能看到清代中式冰箱的照片,会发现,它和今天我们使用的冰箱,还真有些相像呢。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自己作为现代人,有空调吹就很厉害吗?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校史寻踪|清末浙江高等学堂之学风 ​——和风篇呈吾师张阆声先生(1941年11月1日) 2024-11-11
《走近西湖》论文集|仲向平、顾国泰:百年名店的书香风雅 2024-11-05
一周一档丨浙江省立战时大学的发展始末 2024-11-0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