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我所知道的杭州张小泉剪刀厂(上)
来源:《新中国杭州工业发展记忆》  作者:胡云庆  日期:2018-08-15

剪刀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可谓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制剪业 最负盛名者当属并州,即今之山西太原。有杜工部“焉得并州快剪刀、 剪取吴淞半江水”诗句为证。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也有贵妃用 并州剪刀铰发的描写。后因北方连年战乱,百业衰退,而南方社会 相对安定,经济得以发展,并州剪刀就逐渐为杭州剪刀所取代。据 《梦粱录》记载,南宋时已有钉铰(古时剪刀又称铰刀)作坊和修磨 剪刀匠作,但在当时,杭州剪刀还只是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地方产品, 且生产者众多,品质参差不齐。明清时期制剪业为鼎盛期。据《杭 俗遗风》记载 :至同治年间,“张小泉”剪刀已被公认为驰名的地方 产品。当时颇负盛名的“杭剪”与“杭线”、“杭粉”、“杭扇”“杭烟” 并称为“五杭”,称雄市场。唯“杭剪”仅“张小泉”一家。由于“张小泉”“生意兴隆、利市十倍”,当时在杭州城中出现众多“张小泉” 店铺商家。时有诗云 :“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足见市井冠张小泉名的剪刀铺之众多。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时局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杭州各业纷纷倒闭,“张小泉”也未能逃脱倒闭和破产命运。杭州只剩“张小泉”(近记)剪刀店几家商铺。

 

新中国成立后,“张小泉”剪刀和其他百业一样获得新生。政府把杭城的剪刀工匠组织起来,建立联营处和加工场,政府以给予低息贷款、供应生产原辅材料、订购包销产品等支持政策和措施,“张小泉”剪刀快速发展。1952 年将联营处和加工场组建五个制剪社分块生产,1954 年将五个制剪社一起迁至海月桥大资福庙前 13 号集中生产。1956 年合并为杭州制剪生产合作社,职工达 527 人,在当时手工业行业中算是较大的企业。经过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杭州剪刀产业由传统分散的小本经营,发展为集中规模化生产,为“张小泉”这个传统品牌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工业,1956 年毛泽东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特别指出 :“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 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 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领袖的指示,在“张小泉”发展 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年杭州制剪生产合作社恢复“杭州张小泉制剪生产合作社”厂号。同年,杭州市人民委员会专门为杭州剪刀的产销发布了报告,促进剪刀生产大发展。由于生产的发 展和产业链的完善,企业需要扩大场地集约生产,企业在市人民委 员会和手工业联社的支持下,筹建张小泉剪刀厂,国家拨款项目被批准,计 40 万元,加上地方自筹 20 万元,共计 60 万元,这在当时 已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数字,而且国家向手工业企业拨款更是史无前例。新建项目于当年(1956 年)10 月选址拱墅区哑巴弄(南大门即现大门大关路 33 号)并破土动工,1957 10 月项目竣工,1958 年初杭州张小泉制剪生产合作社先行搬入新厂区,随后电镀生产合作 社、装配生产合作社相继搬入,完善了生产链,从原料、辅料进厂 到生产出完整的剪刀,皆在厂内进行,然后就可出厂销售。这在剪 刀生产史上还是第一次。1958 8 月,市政府正式授牌命名为“地方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张小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虽然有了好的政策和生产环境,但是剪刀生产的落后工艺和工具束缚着生产发展和品质的提高。历来剪刀生产是“一只风箱一把锤、 一块泥砖一只盆、一把锉刀一条凳”,靠人力打造,可谓夏天赤膊上 阵汗流“脚”背(头上的汗直流脚背、脚下形成水坑),冬天在水中 磨剪刀,双手冻伤苦不堪言,生产力低下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1959 年在当时“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热潮推动下,张小泉人也不甘落后,提出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 命进军,改变落后的工艺和工具。在厂技术骨干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经过参观、学习、取经、交流,结合生产实际反复实践,试制成功 第一台跳板锤,代替全手工锻打剪刀的古老传统,剪坯生产破天荒 地用上半机械化,相继又试制成功了弹簧锤、宕磨机、电磁振动式 刻花机等机械,逐步代替手工生产,成效显著。技术革新成果,使“张小泉”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劳动强度、生产环 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由于生产蒸蒸日上,质量稳步提高,张小泉剪刀声誉大振。1963 年,由我厂精制的 1 号至 5 号民用剪,在国家主席刘少奇出访南亚五国时,被作为国家礼品之一,馈赠给五国领导人。这使张小 泉剪刀的知名度又一次得到提升。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著名学者马寅初先生、竺可桢先生、茅以升先生和邵力子先生等社会名 流也亲临参观指导,尤其是国歌歌词作者田汉先生参观后,为“张小泉”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快似风走润如油,

 

钢铁分明品种稠。

 

裁剪江山成锦绣,

 

杭州何止如并州。

 

 

 

作者系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副书记、副厂长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