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武林旧事
 
珊瑚沙的前世今生(下)
来源: 钱塘往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袁长渭  日期:2018-08-28

七   珊瑚沙人不能忘记的一些故事

(一)冒着生命危险在大水中抢割粮食

第一批8位移民之一的黄国林先生讲的一件辛酸事。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钱塘江上游有洪水,下游有大潮,泗乡人叫“山水夹潮水”,黄国林想去江滩上抢收一点稻谷回来,就划了一艘小船到自己的稻谷边,一个巨浪把他的小船打翻了。好在水不深,还能站住,就在水中抢割稻子。稻子所在的地方恰好是汇水处,癞蛤蟆、蛇、死猪、死老鼠等都在稻田里汇集。为了粮食,他也顾不了这一些了,只顾着快速割稻。水位在不断地上涨,黄国林与水位在比速度,幸好被掀翻的小船没有被大水冲去。黄国林割好稻子,把小船翻过来,在大水中回了家。但是由于长时间浸泡,水有毒,第二天起不了床,肚子也涨了好几天。好在年纪轻,过了几天才慢慢地恢复。珊瑚沙人拿命在换拿一点稻谷。

640.webp.jpg

(二)可恶的日本鬼子

占文科老人说,抗战时期,牛坊岭上有日本人的炮楼,他们的家离炮台不远,直线距离不到几百米。占文科的弟弟占文浩住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非常危险,天天提心吊胆。日本鬼子只要见到珊瑚沙(铜盘沙)一有风吹草动,就开枪打炮,子弹、炮弹到处飞,一不小心就要被鬼子打死,想想都害怕。后来,他们把家搬到了离炮楼远处,这样稍微安全一些。

俞锦玉老人说,说起日本佬就想哭,他的兄弟俞关玉和他家的一头牛就是被日本鬼子机枪打死的,有冤无处诉。

640.webp (1).jpg

袁祖根老人说,抗战时期,他和龙王沙的大关泉从杭州挑脚(做挑夫)回来,到了牛坊岭,日本鬼子不让过,要检查良民证,他们拿不出,要抓他们俩进炮楼。他们两人趁鬼子不备,用扁担将日本鬼子打翻就逃,逃跑途中,他们卧倒在桃观山下的茶蓬沟里,鬼子搜寻时,用刺刀乱刺,大关泉的脸被划出了一条大大的口子。大关泉脸上鲜血直流,他忍住疼痛,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捡回了一条命。从此,大关泉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疤。

640.webp (2).jpg

(三)珊瑚沙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钱塘江大水作斗争的历史

     一开始,珊瑚沙人就在沙滩上种田,有就收一点,没有也就拉到,完全靠运气,收成看江水肆孽的程度。后来,有人居住了,就开始筑堤塘,一个一个小小的围堰。完全是靠肩挑和铁耙掘出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岛屿,北面靠牛坊岭和大诸桥方向的潮水特别大,经常发生堤坝坍塌的严重事故。1951年至1960年,政府拨款和借款给珊瑚沙老百姓筑石头堤塘和三个水闸,基本确保了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老百姓与大诸桥和梵村的进出交通,还是依靠船只的。大跃进期间,造了“跃进桥”和“跃进路”,才把珊瑚沙和梵村连接了起来,结束了珊瑚沙进出靠船的历史。

640.webp (3).jpg

     珊瑚沙人肯吃苦,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塘江里的水引到田里,全靠水车,在没有抽水机的年代,水车是最好的抽水灌溉工具。1956年时的村长袁祖福(小名阿毛)组织全村车水抗旱,取得了粮食大丰收。袁祖福成了江干区的劳动模范,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嘉奖,成了珊瑚沙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因为珊瑚沙抗旱有功,1957年,上级奖励了一台柴油抽水机给合作社,从此,大大缓解了旱情,人们才知道现代农业机械的威力。

640.webp (4).jpg

(四)珊瑚沙人的住房

     因为家庭人口大大增加,家里能种的田地和住房又有限,听说大刀沙和樟树沙上有沙滩可以开垦种田,珊瑚沙的先民们就离开老家来这里开发。一开始都是早出晚归,每天回到自己原来居住的东江咀和袁家浦等地的,后来,由于存放劳动工具等原因,就在自己的田地边上搭起了三角稻草棚子,放放工具,也能够有个避雨的场所,有时也能让自己在烈日下稍稍休息。

      时间长了,每天回到家感到有点累,也就在简易草屋里过夜了,能够省下路上来回的时间,也能够节省体力。先前到达珊瑚沙的几十户人家,遇到灾荒,也有部分吃不了“野沙头”的苦,还是回到自己先前的老家,那里有自己的大家族,有自己的亲人,没有“野沙头”的寂寞,但是,大部分人家都坚持了下来,成了珊瑚沙的第一第二代移民。

640.webp (5).jpg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代移民到五十年代末,珊瑚沙只有一幢两层楼瓦房,其余全都是草舍。在六十年代初办农场开始,有少数人家开始造起了平房,到了八十年代建起了两层楼的楼房。珊瑚沙归西湖乡管,房子限高,只能建造两层楼,没有三层楼的。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后,珊瑚沙成了之江度假区开发的核心区块,珊瑚沙开始筹划建造多层和小高层的珊瑚沙居民小区,地点就在宋城、公元沐桥和云荷廷之间。与原来的草屋和平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640.webp (6).jpg

(五)全上泗人民帮忙建好了现在的部分北大塘

      在省市办农场期间,大塘里经常发大水,把里面的庄稼冲毁,上级发动全上泗老百姓都来挑塘,搞好围垦。这就是上泗人民的万里长城,工程量非常大。全上泗片的农民、学生、机关工作人员和解放军战士,都来挑泥筑塘,建好了北大塘和杜家浦边(珊瑚沙人叫它梵村江)的大塘,总共有十里路长,并且建起了珊瑚沙闸、三回闸、珊瑚沙排灌站和四五排灌站,保障了珊瑚沙、大刀沙、麦岭沙的安全。这些就是现在开发的之江新城的核心区块。

      毕竟是土塘,不像现在是混凝土护坡,大塘也发生过多次险情。1974年和1997年两次决堤,全靠部队、机关工作人员、学生和临近的村民等打人海战术,用草包袋把坍塌的堤塘补好,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640.webp (7).jpg

(六)珊瑚沙成了全省现代农业的样板

       1960年,珊瑚沙办起了市属的农场,全省第一台20多千瓦的大功率水泵安装在了珊瑚沙村,由于有了保障,珊瑚沙就旱涝保丰收了。省里把英国进口的复克森大型拖拉机也安排在了珊瑚沙,并建立了拖拉机站。从前,珊瑚沙都是铁耙掘田,或者是牛耕田,发展到双人双华犁,绳索牵引机电耕犁,以及拖拉机耕田。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把沟沟坎坎和高墩全部挖平,并且挖出了井字型的水沟和路网,为农业机械的大面积使用,创造了条件。

        珊瑚沙后来成了杭州市农科所的所在地,打稻方式从稻桶打稻到脚踏打稻机,到后来的电动打稻机,再后来就是插秧机和收割机,珊瑚沙成了现代农业的试验地。浙江省许多高产的种子都是在珊瑚沙研究和试种的。珊瑚沙村的亩产远远高于我们上泗片其他村社,他们的分红也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640.webp (8).jpg

      我父亲在五一大队(袁家浦村)管生产时,经常去珊瑚沙的杭州市农科所请教问题,当时有一个老师叫白长生,是水稻专家。白长生老师后来去支援非洲乌干达的农业生产,回来后做了杭州市农科所所长,后来还当了杭州市农业局副局长,他的夫人黄菊老师教过我两年的高中语文。我在上泗中学读高中时,他们一家就住在我们住校生宿舍的隔壁。

        2002年,杭州市农科所搬到了转塘街上,就在西湖职高贴隔壁,真是有缘份。

640.webp (9).jpg

(七)珊瑚沙的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初和解放后,珊瑚沙虽然只有50多户人家,但是还是办起了珊瑚沙小学,连梵村的儿童都每天都坐船到珊瑚沙小学读书。后来,有了“跃进桥”,办了梵村小学,附近几个村的孩子都到梵村上小学了,高年级到六和塔去读。珊瑚沙办农场时,学校又搬回到珊瑚沙,直到二十几年前撤并到九溪小学。珊瑚沙小学培养出过几名品牌大学生,如早年考上浙江农业大学的占桃英,现在定居在德国;考上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任越圣,现在国家机关工作。新时代的珊瑚沙人重视教育,有众多的莘莘学子在各类名校就读,例如,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的袁杰考上清华大学,现在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还有袁艺婷、任俊年、郁琦俊等三位珊瑚沙学子也在美国加州大学就读;俞晓飞和来天明同学就读于浙江大学等。只有重视教育,珊瑚沙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

640.webp (10).jpg

     苏联和中国合拍的电影《风从东方来》有许多镜头是在珊瑚沙和云栖拍摄的,当时的许多珊瑚沙老百姓在劳动现场做了群众演员,也有许多镜头是来自于新安江大坝的建设现场。我今天早上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电影老片子中朦朦胧胧地出现了宋城背后的群山,那筑的坝可能就是珊瑚沙闸。1959年,作家王怀安,为十月大队(跃进村)写了《寂静的山村沸腾了》,专门为珊瑚沙村写了《欢笑吧!珊瑚沙》,可惜没有查到原文。

    著名作家、杭州市作协主席李杭育曾经写过系列小说《葛川江》,里面专门有一篇就是《珊瑚沙的弄潮儿》,描绘了珊瑚沙人与潮水作斗争和艰苦创业的过程。

640.webp (11).jpg

(八)许多单位在珊瑚沙征地

杭州市农科所进驻珊瑚沙后,珊瑚沙有几十位农民进单位工作,至今还有十多位还在农科所上班。

1969年,杭州市军分区农场在珊瑚沙落地。从前,牛坊岭的大樟树上(现在宋城里)写着“军分区农场由此进”的牌子。后来军分区的大部分土地被之江管委会征用,五年前,为了这块土地相关龙王沙村村民家的拆迁,市委主要领导还召见了我和管委会的主要领导。这块土地就是现在的中天九溪诚品的楼盘,剩余的军分区的老房子还在珊瑚沙家园的边上,这大概也是之江核心区块留下来唯一的老房子了。

640.webp (12).jpg

1978年,仅仅依靠清泰水厂和贴沙河水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加上咸潮来袭,市区用水经常发生困难。杭州市抗咸工程就这样开始,征用了珊瑚沙和梅家坞的土地,建起了珊瑚沙水库(九溪水厂),并且修筑了新的之江路,下面埋设了输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对于泗乡人来说,进城的之江路变宽阔平坦了,就不需要再翻越九龙头的崇山峻岭。

1986年,省体训二大队在钱塘江边征用了珊瑚沙村的土地,现在,办起了浙江省体育运动学院。

1993年,宋城在珊瑚沙和大诸桥征地,建起了“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美景。

在此之后,城市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珊瑚沙的土地全被各单位相继征用了,珊瑚沙村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珊瑚沙社区。

640.webp (13).jpg

八   珊瑚沙老百姓的好日子

近十多年以来,珊瑚沙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苦难的珊瑚沙人,靠自己的双肩,一根扁担,一双泥笪,硬邦邦把一个钱塘江中隐隐的沙滩,围起了堤坝,变成了樟树沙、铜盘沙、悬空沙。后来,往东向钱塘江中发展,往西向龙心龙王沙发展,一个岛屿变成了半岛,最后完全变成了陆地。珊瑚沙的历史,就是上泗片发展历史的缩影,近四十多年,珊瑚沙老百姓的收入明显高于上泗片的其他村社,令上泗同乡羡慕不已。

特别是近十年,随着村级留用地项目的开发,村里能用来分红的资金达到了3000多万元,近600户人家,2300多人口,几乎每户人家可以分配到五万多元资金。珊瑚村村民的老房子都拆迁了,住进了珊瑚沙家园的新小区里,每户人家都有部分房子可以出租,也增加了许多收入。据裘起洪老先生讲,像他这样一个人的分红就有24000多元,虽然回迁房子还没有拿全,但是过度费每月也有1200元,还有撤村建居居民每月退休金2000多元可以拿,一个74岁的老人,年收入有五万多呢,这哪里是当年开荒筑坝的前辈们能想到的呢。

640.webp (14).jpg

九    结束语

实际上,我与珊瑚沙也很有缘份。我在上泗中学教书时,曾经教过许多珊瑚沙村的学生。珊瑚沙村姓袁的人家,都是从我们袁家浦村搬过去的。记忆中,我们邻居袁长民、袁长友是个双胞胎木匠,经常回袁家浦老家干活;1960年,邻居阿高就是跟着他父亲到了珊瑚沙村的,还经常回袁家浦老家来玩,他亲哥哥就是我们邻居长洲哥哥,他侄儿袁法展与我小学初中都是同班同学。现在做交警队长的袁正品父亲袁两省和他爷爷袁永渭就是我们袁家浦搬过去的,还是我们很近的本家。今天看到两省阿哥感到非常亲切。袁永海书记已经因病过世,他叔叔袁祖福就是第一任珊瑚沙农业合作社社长和珊瑚沙村第一个共产党员,袁永海的堂妹袁爱花嫁给了我们袁家浦的邻居夏庆浩为妻,也已经有70多岁了。夏庆浩的二哥夏金荣抗美援越回来后,入赘到了珊瑚沙村,至今还居住在珊瑚沙社区。

640.webp (15).jpg

袁家浦的家谱上有八个字:“学洪祖永,长法其祥”,看到袁祖福、袁祖根、袁祖岳的名字,知道他们是我的祖辈;看到袁永海、袁永浦这些名字,我明白他们是我的父辈;看到袁长民、袁长友这些名字,我明白他们是我同辈兄弟。看到这些人名,就感到很亲切。

近二十多年珊瑚沙村的大发展中,陈国龙、袁永海、占正幸、郁明、任越庆、华成栋等一代代的干部作出了很大贡献。我曾经做过多年上泗中学和西湖职高的校长,还有幸做了几年转塘街道的党工委书记,与他们打交道多了,就深有感触。

我看到珊瑚沙村的姓氏,就知道“孔、华、陈、赵、任、郁”等姓氏是来源于袁浦东江咀村,“张和俞”是来源于袁浦外张村,“源”姓来自于袁浦吴家村,“占”姓来源于袁浦新沙村,“裘”姓来源于袁浦老沙村,“倪、施、周”姓是来源于转塘双流村,“葛”姓是来源于转塘午山村,“戈”姓来源于转塘江口村,“何”姓来源于转塘何家埠村,等等,绝大部分珊瑚沙村的老百姓来自于上泗片的各乡各村,从姓氏中能找到老家的影子。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萧山南坞的移民,大多数姓邵。

640.webp (16).jpg

珊瑚沙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上泗片发展的一个缩影,人员组成也是一个缩影。珊瑚沙的发展,依靠的是各级政府的关心,也依靠珊瑚沙老百姓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是依靠我们社会制度优越性。

滚滚钱塘江大潮依旧在珊瑚沙前过,但是,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珊瑚沙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美好,这哪里是当年的珊瑚沙人能想到的呢。在杭州市拥江发展的战略中,珊瑚沙人必将成为新的弄潮儿......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校史寻踪|浙江巡抚增韫为报省城开办中等工业学堂情形事奏折(1910年12月27日)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