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会议】苏东坡与浙江研讨会 …
讲座回顾 | 大运河City…
【来新夏书院】故纸堆里寻萧山
讲座预告 | 怎样看宋朝文明…
 
特别关注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曾经的之大校门——钟楼同怀堂
这条街,承载着杭州人餐桌上的…
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
禹杭履迹
 
杭州旗营初次覆没(一)
来源:《杭州文史小丛书》第一辑  作者:陈江明  日期:2018-09-03

(一)

 

 

清代驻防营城可谓一座座超大的兵营。杭州旗营兵众马多,在钱塘门内的大校场上,整日里号角迭起,马蹄声声,杀气腾腾。而一墙之隔是风光旖旎令多少人沉醉的西子湖,每当天气晴好,湖上轻舟点点,岸上游人如织,轻歌软语,一派祥和。旗营内外,氛围迥异,这是何等景观。

 

杭州旗营,既不像江宁、西安驻防那样只驻扎满洲与蒙古八旗,也不像福州、广州驻防那样只驻扎汉军八旗(乾隆年间裁汰汉军后,才改派满州八旗),而是一支满洲、蒙古、汉军都在内的混合部队,汉军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全部裁撤,充作绿营兵,这是后话。这是杭州驻防很突出的一点,之所以如此设置,大概与杭州的地理位置有关。杭州居于中国南北 幅员的中间位置,八旗官兵来自东北,对南方酷热溽 湿的气候难以适应,杭州四季分明,差可忍受,再加 上清初杭州战略位置重要,满清统治者不放心让汉军 驻守,所以搞了支混合部队。杭州往南,满洲、蒙古 八旗官兵只是在战事需要时前去征讨,一旦结束就立 即回撤,而让汉军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呆着。

 

顺治五年(1648),杭州驻防兵额3920名,其中甲兵2000名(领催240名、马甲1760名);匠役109名;步兵1447名等。以后驻兵屡有调派,要么派往其 他驻防,要么从其他驻防派来,如顺治九年(1652)拨500名到福建,十五年(1658),拨保定府、德州等 地驻防兵1000名到杭州。兵额也历朝有所变化。康熙 六十年(1721)时的兵额:马兵(甲兵)3641名,弓匠36名,铁匠101名,步兵700名,炮手16名,共4494名,这是杭州驻防史上兵额最多的时候。雍正七年(1729)杭州驻防兵额有所下降,其时兵额4049名,其中满洲甲兵1200名、弓匠24名、铁匠48名、步兵365名;蒙古甲兵400名、弓匠16名、铁匠16名、步军85名;汉军甲兵1600名、铁匠37名、步军队250名、炮手16名。以上属于清代前期的情况,到后期尤其是经历太平天国战事之后,杭州驻防再也没有那么多兵额,咸丰十一年(1861)以前,杭州驻防所有官兵、老幼男妇丁口共有8000多人;光绪九年(1883),这个数字为5330人,其中官兵可能仅占三分之一都不到。

 

杭州驻防军官分6个等级。最高为将军,前期都由满洲人担任;其下有副都统4员,其中满洲左右翼各1员,汉军2员;再下有八旗各协领14员(满洲八旗8员、蒙古八旗2员、汉军4员)、佐领36员(满洲八旗24员、蒙古八旗8员、汉军14员)、防御46员(满洲八16员、汉军20员)、骁骑校48员(满洲八旗20员、蒙古八旗8员、汉军20员)四级中低级军官。这是雍正设立乍浦水师驻防前的情况。将军负责整个驻防事务;副都统协助将军处理军政及财政事务;协领(每旗1员)负责本旗事务;佐领(每旗4员,每员管兵丁130140名)负责三年一次的人口统计及协助向旗兵发放供给和粮饷事务;防御负责军需品的调配或其他事务;骁骑校协助防御履行军事及行政事务;领催与今日部队里的班长差不多,负责最基层的日常军事及行政事务。康熙平定三藩及收复台湾后,杭州驻防军事任务渐少,到乾隆年间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之后,基本上没有了军事行动,军备也就日趋废弛,从将军到领催所做的大部分是行政事务了。

 

驻防兵丁有多个兵种,且有等级之分,待遇也不一样。一是骁骑营,由马甲(即骑兵)组成,骑射为满洲根本,所以骁骑营为八旗最重要、最高等级的兵种;二是前锋营,挑兵中精锐者组成,充作哨兵; 三是步军营,负责防守、稽查、门禁和缉捕事务;四是养育兵,即预备兵;另外还有匠役(弓匠、铁匠、 箭匠)等附属兵种,随配各营。雍正年间在乍浦设立 水师,添设水兵兵种,但为数甚少;乾隆三十八年(1773)又添设了火器营,可算是操持热兵器的兵种。 八旗驻防官兵除了出征,便是镇守地方。杭州城 重要位置皆有八旗兵把守,构成严密的防守体系。杭城 各城门钥匙由八旗分掌,即使总督、巡抚也没有开关之 权。此外,在杭州城内外紧要之处——小北城、千步 廊、东园城、红花城、报国寺、长荡头、羁候所、老人 洞、望海楼、黄泥潭、清平山、云居山,设立了12处堆拨(岗哨),每处有领催甲兵5名值班巡查。 骑射为八旗劲旅的看家本领,从关外打进关内,从京畿杀向中原、江南、西南、西北,靠的就是八旗 铁骑,所以战马可谓八旗军队最重要的军事装备。自 将军以下,各级官员、兵丁皆有马匹配额,好像今日 给各级官员配备轿车一样。据《清会典》记载,杭州 旗营拴马最多时竟有12000多匹,比人还多,如此多的 马关在一座并不太大的营城里,旗营岂不成了马圈, 其废气排放,臭不可闻,情景之奇简直难以想象。 当然,这么多马匹不可能都圈养在旗营城中。为放 养马匹,杭州驻防除在凤山门城内西边山脚下设有马厂外,在萧山江东圈有昌、泰、丰、宁、盈、盛六围 地,共84454亩,作为牧马场,今杭州市萧山区宁围等 地地名即是由此而来。南方湿热,马匹不好养,如此 之巨量的马匹所需草料的供应也是一大问题,再加上 后来天下安定,军事任务稀少,也用不着那么多马, 所以从雍正九年(1731)开始越来越少了。有说辛亥 杭州光复时旗营只剩下一个武将会骑马了,此言应该 是夸大的,但也可见,当时马匹肯定已经很少,因为 实际上也用不着了,养它作甚?

 

除马匹之外,八旗兵的军事装备就是各式武器。 起初只是一些冷兵器,加上少量从明军那里缴获的 旧式大炮。武器技术的进步实在太慢,直到19世纪中 期,驻防旗兵使用的还只是弓箭、藤牌、大刀、钩边 枪、过船枪、铖、斧等冷兵器,以及鸟枪(火绳枪) 和旧式大炮等一些简陋的热兵器,而其时,欧西诸 国早已是船坚炮利了。杭州驻防设立之初就有若干 尊明军留下的火炮,雍正四年(1726)六月,添设子 母炮48尊,以供演习之用。每年秋九月,在钱塘县秦 亭山炮场演射。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增配 抬炮100门,次年,经将军特依顺要求,又增加了8门小红衣炮,总数达到18尊。光绪年间,又装备了从德 国购买的格林炮多尊。康熙二十三年(1684)时,杭州驻防有满洲、蒙古鸟枪兵200名(其中领催16名、骁骑184名);到三十一年(1692),汉军亦设鸟枪兵800名(其中领催100名、骁骑700名);三十九年(1700),满蒙八旗的鸟枪兵也增加到800名,合计达1600名,大概此时鸟枪作为一种轻型热兵器正在推广。但这种鸟枪质量太差,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一月,杭州将军福禄上奏报怨说,配发给杭州驻防的这种连环鸟枪是康熙三十年(1691)制造的,因存放时间已久,能用的仅有十分之三,即使有用的枪,在演习时发现,铅弹射不远,准星也差。鸦片战争后,清廷开始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厉害,在外国洋枪队的帮助下,清军最终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洋务运动中设立了一些兵工厂,制造西式枪炮。光绪元年(1875),杭州驻防添设威健选锋队,操练洋枪,四年(1878),建立洋枪队,兵额800名。这支洋枪队应 该是当时杭州驻防最精锐的部队了,至少从武器装备 上看是如此。

 

旗营平常最主要的活动是训练。官兵每天都 要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没有休息日,到了道光元年(1821),皇帝才同意在每月初一全营停练一天。顺治年间规定,八旗驻防与京旗一样举行校阅骑射、春秋合操,将军、都统、副都统要训练士卒操练及演炮,并要亲临校视,观其优劣,作为奖惩依据。杭州驻防每年校阅的时间是在十月。每三年还要举行大阅一次。起先骑兵在涌金门外的亭子湾一带操练,每当 校阅之日,铁骑如云,红旗耀日,弓刀竞响,鼓角齐 鸣,是数千年来西湖最为奇特的景观。演练后来改在 钱塘门内大校场举行。每年有春操和秋操,各营操练 时间不一。操练间隙练习各种技艺,如射箭(分骑射 与步射两种)、射击、刀术和盾牌等,射箭训练一般 在箭厅进行。骑射被乾隆皇帝认为“满洲之根本,旗

人之要务”,所以是平常训练最紧要的内容。乾隆 十八年(1753)上谕要求驻防将军、副都统“不时教 导,务使骑射优娴,国语纯熟。如有教训不化,骑射 甚劣者,该将军、都统即指名参奏,别行承袭”,这是对旗营中有世爵者的要求。但前已说及,到乾隆后 期,杭州驻防的骑射技艺已经大不如前。演炮也是一 项重要军事训练科目。原来每年九月在秦亭山脚的演 炮场演放一个月,后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经将军 宝琳要求改在春秋二季各演放一次,但后来又改回每 年九月演放一次,原因是炮场附近居民,每年春季都 要养蚕,放炮会妨碍春蚕吐丝结茧,从而影响当地民 人生计。

 

杭州驻防设立后,除浙江省内征剿外,还有过 几次出征。顺治四年(1647),福建战事方酣,杭州 驻防派出劲旅往援福建。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 耿精忠作乱福建,战事告急,杭州驻防成了大本营。

 

从江宁驻防等地调了1000多名马兵赴杭,归杭州将军 图喇节制,杭州驻防派副都统一员率兵前往闽浙边境 扼守。八月,朝廷派兵南下,由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 书和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傅喇塔率领。这时候的八旗兵 还是相当骁勇,其中杭州驻防汉军副都统周云龙率领 旗兵独撑台州防务达数月之久,次年正月,周云龙在 行军途中阵亡,这是是役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杭州驻 防军官。十五年(1676)十月,耿精忠在福州投降, 忙碌紧张了近三年的杭州驻防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康熙五十八年(1719),调派杭州驻防满洲、蒙古骁 1000名到云南藏区“维稳”,六十年(1721)才调 归杭州。这是杭州驻防旗兵出征路途最远的一次行 动。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在台湾起义,次年清廷派协办大学士福康安率军万人赴台讨伐,其中 就有杭州、乍浦驻防官兵1500名,因打仗不够勇敢, 再加上任务完成后撤回途中有兵丁因私自坐船而发生 事故,造成非战斗减员,乾隆皇帝大为光火,狠狠训 斥了一番,再把将军宝琳、副都统书楞额等交给兵部“严加议处”。这是杭州驻防最后一次出征,表现既 已令人失望,以后就只有坐等挨打的份了。

相关内容
杭州太平桥边的海神坛 2024-10-21
史话杭州·追寻历史:杭州古城门之艮山门 2024-10-17
西湖风俗|重阳登高与赏菊 2024-10-16
湘音汇|贺知章遒劲而温润的书法艺术 2024-10-11
日卖三四万个煎饺!杭州鼓楼老街,除了那抹香气,还有更硬核的… 2024-10-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