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满清入关后向直隶、山东等地派驻最早一批八 旗兵时,还是采取计口授田的办法,即在发给饷银之 外,还按级别给予田地,官兵们可以遣人(奴)雇人 耕种,获得粮食和收入。江宁驻防设立,也还给官员 们以田地。但对杭州驻防,则无田可分。原因很简单,杭州本是一个人口密集、土地金贵之地,哪有闲 田荒地可以分给旗人,如一定要分,那只有抢。江南 本已是反清势力最为活跃的地区,满清统治者再笨也 不至于笨到要去抢占汉人土地从而激化民族矛盾的地 步。这样一来,驻防杭州的八旗官兵就没有机会在土 地很贵房价很高的杭州当地主了。 按照清廷的统一政策,驻防旗兵的军饷,基本上 由月饷、岁米、马乾、名粮四部分组成,各项又按级 别、兵种而有多少差别。经康熙年间调整后,待遇基 本固定。杭州驻防士兵每月饷银:委前锋校4两,领催、前锋为3两,马甲、炮手2两,匠役、步甲1两,养育兵、壮丁1两。饷银发放起初全用银两,乾隆六 年(1741)开始,杭州驻防改用银钱搭配发给,当时 钱贵银贱,用铜钱消费更加划算,所以搭发铜钱被作 为对旗兵有实惠的善政,只是后来形势变了,银贵钱 贱,银钱搭发实际上降低了兵丁的收入。晚清朝廷财政空虚,搭发铜钱的比例更高,兵丁则不可避免地陷入贫困之中。康熙四年(1665),因旗营兵丁多到西湖周边群山砍柴,侵犯了杭城汉人的利益,为避免旗民纠纷,朝廷同意在规定的额饷之外,酌发兵丁柴价银两,以作买柴之用。 岁米(包括家口粮):委前锋校、领催、前锋、马甲、炮手30石,步甲6石,匠役8石,养育兵6石。岁米的发给有本色、折色之分,本色即全发给粮米实物,折色即部分折银代米。这里面也有花样。初期兵丁待遇优厚,吃不了那么多米,希望部分折银,以供手头花费。康熙早期,杭州驻防每石折银一两六七钱不等,而当时米价每石不过八钱左右,因岁米随漕粮征收,折色意味着百姓在此项上的负担加重了一倍,这是对百姓赤裸裸的盘剥。赵士麟莅任浙江巡抚后,为民请命,严令不许折色。但到了同治三年(1864),朝廷规定,兵米全部折色发放。大概此前折色已久,南粮仓已不必大量贮粮,兵丁也喜欢折色,一则手头的钱可以更宽裕,二则仓库存米时间过久,米色不纯。而此时定下来的全部折色发放,力度是很大的。具体做法是,每石分作十成,以一分七厘为本色,八分三厘折色,每石折价3200文。按此标准,每一石米,发给钱2656文,另发相当于544文价值的米。光绪十五年(1889),朝廷采纳刑科给事中张元普的建议,兵米又实行本色发放,原因是在向百姓 折色征粮过程中加重了百姓负担。此举遭到旗营的反 对,故实行未久,新任巡抚崧骏奏请停止。理由是虽 然本色发放,为州县所乐从,但旗营兵丁却不乐意, 奏折说:“兵匠向得折色,购买听便。今以本色支 给,众情不洽可想而知;且无仓储,赴领艰难,以及 有意挑剔,更无论矣!”所以考虑到旗兵生聚多年, 人丁日众,希望恢复折色发放,“以恤兵艰”。朝廷 又同意了这个请求。在百姓与旗营兵丁的天平上,清廷肯定是偏向自己人的,这是他们立朝以来的既定国策。 马乾:即马乾草料,每匹马的月供给,冬、春二 季为豆9斗,草60束;夏、秋二季为豆6斗,草30束。 如一名马甲额养马3匹,每个月即可得到上述月标准 三倍的马乾。最初马乾都是支给实物料豆,但当时浙江省并不产豆,全需外购;至于草束,是浙江百姓炊事用的柴火,市场上买不到,需要下乡收购,增加运 输成本,若遇荒年,价格高昂,再加上气候原因,堆放损耗较大,所以这两项物料置买成本都比其他驻防 的要高。清廷考虑到这个情况,作了变通,即采用折 银支给的办法,起先是部分折银,再后是全部折银。每匹马月支银平均1两上下,如甲兵养马3匹,每月可 得马乾银3两,因后来养马渐少,马乾渐成空饷,成为旗营的一项收入。名粮,史籍中还有多种叫法,如“家口粮”、“丁口粮”等,是赏给兵丁的一定数量的家口月粮和马匹料草乾银。杭州驻防兵丁的标准是:领催、马甲每名各10口、马3匹;匠役每名各8口、马2匹;步甲每名各2口;其他兵种根据标准有多少差别,此项待遇按上述岁米、马乾标准支给。如一名马甲,可获得10份岁米。依照上述标准,清代前期,一般来说,一个马甲的粮饷能养5口之家,即使养育兵的也能养1人。如果按照《红楼梦》中刘姥姥参观大观园时所说的普通庄户人家的生活标准,20两银子就可供一家过一年不错的日子,可见清统治者对自己的八旗子弟的确是恩养有加的。 八旗将领的俸禄根据级别各有等差。其项目很多,各驻防亦有所不同,主要有俸银、俸米、养廉银、随甲银、丁粮马乾等项。年俸银:将军(正、从一品)180两,副都统(正二品)155两,协领(从三品)130两,佐领(正四品)105两,防御(正五品)80两,骁骑校(正六品)60两,九品笔帖式21两。俸米(包括丁粮马乾,乾隆四十二年标准):将军10石, 家口40口(每一名家口,大月支米2斗5升,小月支米2斗4升,40名家口年支米总计为117石8斗),马乾50匹;副都统8石7斗,家口35口,马乾40匹;协领6石7斗半,家口30口,马乾30匹;佐领4石2斗,家口20口,马乾20匹;防御2石7斗,家口15口,马乾15匹;骁骑校、 有品级笔帖式家口12口,马乾12匹;无品级笔帖式、 领催、骁骑家口7口,马乾6匹。养廉银:雍正初年,为培养将领们的廉洁心态,弥补正俸之不足,将本来 在文官中实行的养廉银制度也试行于武职。按乾隆 四十二年(1777)定例,杭州驻防将领养廉银(只发给 将军、副都统),将军1500两,副都统500两(乍浦副 都统1000两)。随甲银,也称亲随名粮、随丁名粮、亲 丁名粮等,名义上好像是供将领养亲兵、随从之用, 实际上是将领们的空粮,初定,杭州驻防将军亲丁名粮一百分,副都统二十四分,所谓一分即一名马甲钱 粮。自从实行养廉银制度后,随甲银取消,所以它实 际上是初期的养廉银。除以上几项外,驻防将领还可 支领少量的心红纸张银等杂项补贴,杭州将军每年可 支心红银22.4两,乍浦副都统11.2两,这项费用主要用 于办公,一般只发给驻防最高长官。 按照以上标准,杭州旗营一年需要多少粮饷?以乾隆中期额定的标准来看,旗营每年饷银99866两,白米1293石,糙米15621石。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以如 此巨大的开支养了一支日渐蜕化的军队,若从经济角 度而言,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但在任何政治制度下,“政治正确”总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所以清廷花巨资恩养八旗子弟也就可以理解了。 前文提到,康熙、乾隆二帝共11次巡幸杭州, 每次都给杭州驻防官兵以及一定岁数以上的老人以赏 赐。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皇帝第一次巡幸杭 州,在上谕中特别关心驻防兵丁,说江宁、镇江、杭 州驻防满洲、汉军兵丁许多年来镇守要地,很挂念他 们。应该怎么奖赏(“恩赉”)他们,以彰优恤,请随从部院大臣讨论一下。讨论的结果,先给杭州驻防 年六十以上的男、妇赏给银两若干,再是赐将军、副 都统等以蟒衣、彩币(即丝帛与钱财),协领以下、 笔帖式各按等级赐予彩币。雍正七年(1729)三月, 皇帝又想起了在外省驻防的八旗兵丁们,特发上谕, 从内库拨出银18万两,给包括杭州驻防在内的外省九 处驻防每处赏银2万两。这笔钱不是直接发给兵丁, 而是用作营运生息的资本,驻防兵丁如遇吉凶之事而 手头拮据,可以从资本利息中申领若干,以资一时 之用。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杭州驻防满洲兵丁“生齿日繁,艰于生理”,皇帝同意将杭州驻防库银2万两交与盐道生息,每月所得利息,从生活贫困的 闲散成丁中挑取200名,做些小差事,每人每月给银一 两。这是对驻防兵丁家庭生活困难的资助。 为了八旗生计,清廷甚至不惜在兵种、兵额上做 一些调整。一是增设养育兵。八旗兵有定额,随着八旗人口的日益增多,没有披甲机会的闲散余丁越来越多,这些人没有差事可做,也无钱粮来源,因而生活 窘迫,无力养育妻室儿女,更没有机会学习旗人的看 家本领——骑射,所以在雍正二年(1724)皇帝下旨 建立教养兵(后称养育兵)制度,先京旗,再推广到 直省驻防。杭州驻防养育兵最多时有764名,占当时总 兵额的18%,养育兵除平常从事一些训练外,也没有 多少事可做,所以不过是一个福利兵种。二是以养育 兵占补甲兵兵额。乾隆三十四年(1769),裁乍浦甲 兵100名,以其额粮发给养育兵,三十九年(1774)又改杭州驻防步兵128名作为养育兵。在征讨台湾林爽 文起义的军事行动中,杭州、福州、广州三地驻防阵 亡了一些人,为照顾阵亡满洲兵丁家庭孤寡人员,乾隆五十三年(1788)十月发出加恩上谕,从一名阵亡 马甲家庭选补两名养育兵,以赡养孤寡。三是汉军出 旗。这是清廷“首崇满洲”政策推行的极致。汉军八 旗为满清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为了解决满洲 八旗生计问题,清廷不惜卸磨杀驴,将汉军陆续强迫 出旗为民。杭州驻防向来驻有汉军四旗,乾隆二十八 年(1763),朝廷命令杭州驻防全部汉军1900多名出 旗,分给萧山沙田,不愿当农民的,准予改补绿营 兵,其实有不少是自谋生路的。 清廷对旗人的无上恩养,使得在八旗俸饷额中, 家口、马匹二项所费比官兵自身的要高出三分之一左右;家口所支粮米更占总额的90%,这是西安驻防的 情况,杭州驻防应该与此差不多。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面临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外一败再败,丧权辱国,在内则社会长期动 乱,分崩离析。赔款、军费开支大增,财政濒于破 产。在这种情况下,近两百年来朝廷对旗人的恩养制 度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晚清八旗兵如果还勉强作为 一支军事力量来说的话,那也不过是一群既不中看也 不中用的废物,打仗既打不了,还要朝廷好生养着, 哪有此等好事?何况朝廷也委实养不起了。太平天国 时期,驻防八旗兵丁的饷银要比清代全盛期少一半, 马甲原有4两月饷,现在只有2两了,而同时各地组建 的勇营兵丁月饷都在4两以上,即使这样,八旗兵丁的饷银也常常不能按时、足额发放。这还没有考虑通 货膨胀因素。太平天国被剿灭后,待遇有所恢复,但未达到原有水平,如委前锋校原有4两月饷,现在只有3两。所以,与前清相比,晚清杭州旗营的兵丁们委实是过上了苦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