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禹杭履迹
 
清河郡王张俊之盖棺定论
来源:《杭州文史小丛书》第一辑  作者:何兆全  日期:2018-10-09


张俊生活在一个刀光剑影、风云诡谲的时代。我 们只有走近那个时代,透过宣政之风、靖康之难、苗 刘之变、宋金战争、绍兴和议等巨大的背景,结合赵 佶、赵构、张浚、秦桧、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刘 锜、杨沂中、王德等同时代交集的众多人物,目光从 血染的疆场、恶斗的庙堂,再转到他的清河郡王府和 家族生活,才能稍稍看清楚他的面目。

 

张俊生长于战争频仍、民风剽悍的西北,他16岁从军,自壮年起跟随赵构,因缘际会,竟成南宋开国 元勋,并在内忧外患中建立了赫赫战功,堪称护驾保 国、安民靖难的中兴功臣。56岁时,将军卸甲,告别 戎马倥偬的40年疆场生涯,开始他富贵荣华的晚年生 活,直到终老于清河郡王府的正寝。张俊是沉毅的武 将,在战场上勇谋兼备,屡屡获胜。官场也是战场, 不同的只是换了交锋的地方。张俊在战场上,不论胜负,总知道要保全自己的实力。他在官场上,一样深 谙做官揣摩逢迎之道,因此能在宦海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在诡谲难测的政治游戏中,张俊与赵构,藤树相依,信任始终,能让皇帝“从来待卿如家人”,这无疑是张俊保全富贵的根本保障。然而,张俊的人 性弱点也很鲜明,最典型的莫过于嫉贤妒能和贪财好 货,特别是诬陷冤杀岳飞一案,成为他永远无法赎清 的罪。张俊原本可以留下更好的名声,只可惜历史只 有一次,不能真的穿越重演。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七月初一,张俊在临安 清河郡王府的正寝里病逝,享年69岁。赵构以张 俊生前尊奖王室,赞助和议有功,与韩世忠等人表 现不同,认为丧礼恩数宜从优厚,遂赐貂冠朝服以 敛,同时亲自临奠痛哭,并打破北宋以来异姓不封 真王的成例,追封张俊为循王,赐谥“忠烈”。赵 构对秦桧说:“张俊在武臣中无人可及,就连韩世 忠与他比较,也是相去万万。”(《建炎以来系年 要录》卷一百六十七)淳熙十四年(1187),81岁的赵构去世,他前后做了60年的皇帝和太上皇帝,高寿而终。张俊被推为中兴名将的代表,与吕颐浩、赵 鼎、韩世忠等分列文武陪臣,配享高宗庙庭。

 

大家都说,盖棺而后论定。然而,知人论世, 终究太难。功过是非,即便在盖棺之后,仍旧是议论纷纷,到底谁说的才算是最后的定论呢?张俊的许多 后裔,会把他视为永远的光荣,但他们自说自话,旁人未必理会。南宋名人姜夔和陆游,他们倒是以外姓 的身份,都评论过张俊。姜夔写过《张循王遗事》一书,这部书早已亡佚,但姜夔初衷是“慕循王大功,而惜其细行小节人罕知者,矻矻然访问而得此,将以补史氏之遗”(楼钥:《攻媿集》卷七十一《跋姜 尧章所编〈张循王遗事〉》),大致可以猜到它应该 还是褒扬张俊为主。12世纪末,陆游应张镃的约请,写了《德勋庙碑》。“德勋”二字,原是高宗御书褒 赐张俊的话,后来被张镃用作家庙之名。陆游的碑文 对张俊同样不吝赞美,认为张俊在南渡之际,“实兼 将相之任”,“内任心膂之寄,外宣股肱之力”。陆 游甚至详细回顾张俊的一生,评价张俊在高宗逃亡时“有扶天夹日之功”,在苗刘兵变时“有勤王复辟之大策”,在金骑难牧时“有却敌御侮之奇略”,在群 盗作乱时“有剪除安辑之成绩”,而后又率先交还兵 权,“士大夫咸谓其得大臣体”。陆游最后评论说,张俊不仅是个功臣,而且称得上是社稷之臣,南渡之际建功立业的功臣无数,但真正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社稷之臣,非张俊莫属。众所周知,陆游是主张抗战 的代表,但他却无限赞美逢迎和议、残害岳飞的张 俊,让人大跌眼镜。当然,姜夔和陆游对张俊的颂扬,应该都有人情应景的成分。姜夔在张府做了十年门客,为了报答张鉴的知遇之恩,有心为他的曾祖张 俊来抬轿。而陆游既是张镃的忘年诗友,文章又要在 王府家庙里勒石铭刻,供人瞻仰,那么除了多说好听的,又能奈何呢?

 

事实上,南宋官方也有一份很重要的文献,那就 是张俊的神道碑。神道碑文是赵构亲自指定史臣周麟 之撰写的,洋洋洒洒数千言,自然也会概述张俊的功 绩,但贯穿全文的有一个核心词汇——“恭顺”。周麟之在前面写道:“公(张俊)之明光盛大,福禄永终,盖一本于恭顺。”行文最后,他又大段发挥说:盖公平日用心惟在于尊奖王室,故能忘私徇公,自始至卒,秉节不渝,无非恭顺之实云。呜呼!公之积功固多矣,天子之报功亦备。至于褒表恭顺,则又当具论而显表之,使握兵者知所法焉。夫恭顺,臣子之大节也。事亲非此不能致其孝,事君非此不能成其忠,况为帅者乎?将帅颛阃外之任,权盛则势多陵,功高则志易满,其可不以恭顺持之?彼拔剑击柱者束之以礼然后定,背阙哗语者绳之以法然后戢,又乌知所谓恭顺者哉!昔之论将者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使之而观其无隐,诚有取于此也。今公之功暴耀当世,街谈巷议之徒识与不识皆得以缕数。惟恭顺一节有诸将之所难 能,众人之所弗察者,臣故表而出之,用对 扬明天子之休命。

 

其实,周麟之反复表彰恭顺,更多还是出自皇帝 的授意。在写神道碑前,赵构已经明示了碑文的中心意思,他说:“张某自元帅府提兵从槔,备罄心膂。至为大将,总戎旅于外,独知奉君上,尊朝廷。及释 师而归,受命惟谨。其终始恭顺,诚不与他帅比。故 报恤追荣,恩礼特异。汝其志之,朕将有劝焉。”可见,赵构所以宠信张俊,最赏识的并非他抗金的军功,也不是他平叛的劳绩,而在张俊“独知奉君上,尊朝廷”、“终始恭顺”这一点。这是皇帝对武将对 臣子的根本要求。赵构曾劝张俊熟读《郭子仪传》,要他牢记尊敬朝廷,尊奖王室。张俊做到了,而且在所有南渡武将中做得最好。除了在战场上耍点避重就 轻、自保图存的聪明伎俩,他没有在大方向上违逆过 皇帝的心思,甘心顺从,战斗时如此,和议时如此,拿岳飞开刀时一样如此。恭顺,才是张俊能够在乱世中保全富贵、泽被子孙的人生秘诀。恭顺,也是皇帝 赵构和南宋朝廷对张俊的官方定论。

只是,官方的论调,也未必就能定于一尊,慑服天下人心。宋儒喜欢讲“公议”。公议是什么?公议即天道,就是天理人心,纵然是皇帝,也当“畏公 议如畏天”。皇帝表彰说恭顺,公议评判说揣摩奉 承;皇帝表彰说忠实,公议裁定说泯灭天理。皇帝说 这样才能保全富贵,公议却援引孔夫子的话,驳斥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陆游也罢,周麟之也罢,皇帝赵构也罢,他们可以肯定张俊的社稷大功,褒扬他的恭顺臣节,但谁 都没有提及杀害岳飞一节。岳飞的冤情,天日昭昭。南宋帝王将相,合谋杀害岳飞,无异于自毁长城。统治者嘴上标榜说要卧薪尝胆,再图恢复,实际却是苟安江南,从此“人情消弱,国势委靡”,最后南宋亡 于蒙古的铁蹄。

 

皇帝和文人,在白纸黑字歌颂张俊时,根本不 敢并提岳飞,连半个字都不敢。这种心虚胆怯,就是 公议的胜利,就是天理人心的胜利。秦桧生前权焰熏 天,但死后党羽四散,甚至没有人为他撰写歌功颂德 的神道碑。及至明朝,杭州地方官重修岳飞墓庙, 取所植桧辟干为二,号为“分尸桧”。明正德八年(1513),有人在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万俟卨的跪像。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又增加了张俊的 铸像,四丑并列,反剪双手跪在岳飞墓前。

 

诗人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 者的墓志铭。”机关算尽太聪明,功名富贵固然能显 耀一时,到最后都似白云苍狗,变幻成空。恢宏气派 的清河郡王府早已废墟无存,而岳飞墓前的丑陋铁像 却袒裸长跪至今,接受千秋的唾骂。

 

历史,道是无情却有情。


文章原名《盖棺定论

相关内容
【余杭文史丛谈】余杭九曲岭《姚氏宗谱》概述(一) 2024-05-16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2024-05-14
史话杭州·物阜民丰:浙江原始青瓷产地——萧山窑 2024-05-14
杭州红会医院的前身 2024-05-08
之江大学“十间头”轶事 2024-05-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