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去德清半坡度国庆,在朋友处得一老地图册,如获至宝,连续几夜翻阅,发觉一问题需要厘清,就是泗乡的来历和现状。古时的钱塘泗乡指的是定山南乡、定山北乡、安吉乡和长寿乡。定山北乡的边界在今天白塔岭和钱塘江大桥中间的龙山峪,长寿乡的西界在今天富阳银湖街道祝家村和宋殿村之间的交界岭。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从富阳割长寿安吉两乡给钱塘县,划出钱塘、海宁各半个县,成立了钱江县,钱江县后来改名仁和县,从此后,杭州府城之内就有了钱塘和仁和两个县,也就有了“钱塘不管,仁和不收”这句古话。大清朝末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钱塘和仁和两县合并成立了杭县,杭县分成上泗区、调钦区、五西区、瓶窑区、临平区和乔司区等六个区,杭县上泗区下辖13个乡,其中就有长寿乡。
按照地图来看,整个长寿乡在解放后土改时,按照水系流向,都划给了富阳县,从此,经过千年历史,长寿乡所辖的东坞山村与祝家村、施家园村、金子弄村(四联村)、梓树村又都在富阳县的版图内。现在的野生动物园、九龙大道附近的多个楼盘,包括金都富春山居、紫云山庄、伊甸山庄等楼盘的大半个银湖板块都在原杭县上泗区长寿乡范围,难怪买房的都是杭州人。 一 东坞山人的泗乡口音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今天一早八点钟就到了富阳银湖街道的东坞山村里,恰好在小店前遇到一老者手里拎着一袋豆腐皮,在等公交车。我问老者,这里是东坞山村吗?老者用我们上泗方言回答我说“是的”,还问我要去哪里,我回答不去哪里,就是随便走走,想了解一些情况。老者说要乘坐公交车去看望老朋友,没有时间与我对话。我说打扰一些时间,过一会儿我送您去目的地。 我们就在小店里坐了下来,围观的群众也有八九人。小店里有一张方桌,三位老人陪我说话,刚才手里拿着豆腐皮的老者名字叫蒋友根,今年80岁;另一位老者今年85岁,名字叫周长命。我感觉到周长命老先生讲的话是标准的上泗话,没有任何富阳口音,而蒋友根老先生的话音中略带富阳口音,问两位老者是什么原因。
蒋友根老先生回答我,“从前,东坞山这个地方属于长寿乡,长寿乡属于杭县上泗区,我们这里全部讲泗乡话。解放后,东坞山所在的长寿乡并入受降镇,这里的年轻人都在受降镇上读初中,在富阳县城上高中,长年与富阳人打交道,自然而然话音中就带有富阳口音了,但是,还是以泗乡方言为主,年轻人的富阳口音略重一些。” 周长命老先生说,“长寿乡并入富阳时,我已经二十多岁了,语言已经完全定型,而且,我去南京当了几年兵,复原回来,还是乡音未改。”
插话的几个妇女,一听就知道是从富阳其他地方嫁过来的,几个五十几岁的男人讲话,还是以泗乡方言为主。这时,我在想,我们转塘的龙心龙王沙和袁浦的东江咀,本来都是以萧山话为主的,经过几十年下来,这几个村的年轻人也都讲泗乡方言了。 台湾被日本统治了五十年,经过漫长的日化教育,许多人都有亲日的倾向。台湾脱离大陆时间越长,年轻人的大陆情节会越来越轻,只有老年人才会有很重的乡情存在,这在与东坞山村的老百姓聊天中我能感觉到。 蒋友根老先生说,他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是杭县上泗区人,民国时和解放初,他们的公粮都是交到凌家桥的,知道有一个凌家桥粮站。 二 狮子山上的三个解放军烈士就牺牲在长寿乡 我说起上泗中学后的狮子山上有三个烈士墓,他们是解放军上泗区区小队的队员,为了送伤员去杭州城里治伤,在长寿乡施家园村的茅草山被土匪残酷杀害,两位老者马上接上话说,“是的,是的,那时的上泗区区长叫陈福山,区公所在凌家桥。一位解放军伤员,两位解放军战士押运,抬伤员的担架员是土匪,属于“十兄弟会”的成员”,途径茅草山桃红岭时,山脚上有一水潭,伤员口渴,一位解放军战士去水塘打水,遇到土匪埋伏,土匪用柱担架的“铁斗子”打死了三位解放军战士,组织这次埋伏的是施家园村的保长施以伯,最后被人民政府镇压。 三 午潮山惨案的幸存者就是东坞山村人 我把话题带到了午潮山惨案上,日本鬼子在午潮山残酷杀害了许多避难的老百姓。东坞山村就在午潮山山脚下,说起这个话题,老人们都很激动,抢着说话。我说,1975年清明节我去午潮山扫过墓,听过三位幸存者之一的一位老人的报告。开小店的70多岁的阿嫂说,那位作报告的就是她家爷爷,还有两位幸存者,一个就是东坞山人,叫蒋阿林;另一位叫孙连顺,是个大麻子,是杭州城里上仓桥人。蒋阿林是躲在茅坑里才逃过一劫,孙连顺是机枪响后,把尸体盖在自己身上才没有被打死。午潮山惨案中,东坞山村被打死了七八个人。 东坞山村人和龙门坎人一起把遇难的同胞安葬在了午潮山上,那里也叫午潮山千人坑。
四 东坞山村老者说泗乡的故事 说起上泗的人和事,东坞山人都有许多亲戚在泗乡,连我十三位堂兄弟中,两位嫂子就是富阳人,一位还是原长寿乡祝家村人。老人们说,从前牛坊岭外都是江面,在梵村这里有个三夫人庙,讲的是宋朝“泥马渡康王”的事。周长命老先生说,“北宋末年,金兀术打到了杭州,小康王赵构一路南逃,来到了范村,前面就是滔滔钱塘江,后面又有金兀术追兵,感到非常无助,这时,有三位姑娘在范村山脚下耙松毛丝,用松毛丝把小康王盖起来,并且欺骗金兵说,小康王往南走了。等到金兵往南追去后,小康王从松毛丝里爬出来,看着路边的一只泥马说,泥马啊泥马,你是真马多好啊!今天就能帮我渡过江。你是真马就点三下头。小康王是真命天子,泥马真的点了三下头。泥马就驮上小康王直往对面萧山冠山而去,看到江中驮在泥马上的小康王,金兀术知道已经上当,回头就把三位姑娘杀害了。过了一段时间,小康王登基杭州,为了感谢三位姑娘的救命之恩,在范村建了一个三夫人庙,纪念三位救命的姑娘。”钱塘江江边范村山脚下有了三夫人庙,路人经常听到庙里的梵音,范村也就改叫梵村了。
老先生说,钱塘和富阳的边界就在长寿乡祝家村西边的交界岭,交界岭是一个关卡,地上铺满了铁老菱,马匹根本无法过这一关卡,所以,交界岭也叫铁老菱关。 蒋友根老先生说,“蒋姓在东坞山村是个大姓,出了一个大名人,就是共和国副委员长蒋正华。”我查了一下,蒋正华副委员长出生于1937年,195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简历上写的是浙江富阳人,我认为应该写浙江杭县泗乡人,现属浙江富阳才确切。 听说我姓袁,蒋友根老先生还说,“东坞山的蒋姓人家,本来是袁姓人家的外孙,在东坞山居住了下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袁姓人家不发,东坞山村袁姓人家远远没有蒋姓人多。但是,蒋姓人家有祖训,时刻牢记是袁姓人家的外孙,哪怕是上坟,在旁边的袁姓人家坟头上也要顺便烧一纸堆,表达感谢之意。”
五 美丽的东坞山村 东坞山村就坐落在午潮山、九里暗山和黄梅山下的小山村,处于西湖区、余杭区和富阳区三区交界处,一条东坞山溪流经整个村子。一块中国豆腐皮之乡的大石碑立在村子的中央,村子两边的大山郁郁葱葱,山上的白云尤为醒目。虽然村子里有许多家豆腐皮厂,但是,溪水依然清澈见底。溪里一群鸭子和鹅在浅水里嬉戏,有的扎着猛子,有的划着脚蹼,还有的伸着脖子“嘎!嘎!嘎!”地叫。还有几只鹅,单脚站在岸边,歪着头颈,紧闭着双眼,静静地享受着日光浴。看到我举起了照相机,他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惊扰了它们悠闲的生活,感到有点过意不去。
东坞山村有许多水库,上游的东坞山大水库被四周的大山包围,美丽的山影倒映在水中,成了一幅水墨画。一对大白鹅在水库里觅食,碧绿的水草清晰可见,大白鹅戏水的微波一圈一圈地往外传,一只大白鹅翘起了尾巴,把头伸到了水中,洁白的鹅毛,红色的冠和嘴,与碧水构成了一幅油画。 水库边有两位老人正在劳作,一位采摘了许多新鲜蔬菜,还有一位背着一大捆杉树枝往山下走去,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场景了,山乡小村的生活真是安宁。见到背柴老人的背影,我想起了四十年前到祝家村、黄梅坞这里捡柴火的场景,母亲也是这样背着柴。
东坞山村原本也有几个较大的寺庙和庵堂,都在大跃进和文化革命时被拆去。广德寺在半山腰上,原广德寺里破败的房子里,住着一位从雁荡山来的和尚师傅,还有两位来自温州看望师傅的居士。房子虽然破旧不堪,但是,庙里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的大佛气势不减大庙,菩萨身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六 东坞山豆腐皮姓泗乡 东坞山最有名的还是豆腐皮,我把蒋友根老先生送到金子弄村(四联村)后,还是赶回到东坞山村寻找豆腐皮。东坞山有许多家豆腐皮厂,我就在东坞山溪边找了一家。厂里飘着豆制品的香味,好像是家里磨的豆腐浆。厂里一缸缸的热豆浆在蒸汽下平静地躺在锅里冒着些许热气,几位妇女正在用一根圆圆的竹棒和一只筷子捞起飘在缸上的豆腐皮,人们说豆腐皮要吹三口气,第一口就是在刚面上见风起皮,第二口就是用筷子捞起时见风成皮,第三口就是挂在架子上风吹着老化,然后推到箱子里烘烤去水份。三口气不是嘴巴吹的,而是在运动中见风的。
几个妇女的动作非常熟练,每个动作都是连贯,一气呵成,特别是从缸里捞豆腐皮的动作有点艺术化,好像舞台上指挥手中的那根指挥棒,划出了优美的音符。 缸里捞起的豆腐皮好像一面战场上的旗帜,迎风招扬。挂在架子上已经略干的豆腐皮,颜色从乳黄色逐渐变成了金黄色。从豆浆中提出的豆腐皮薄如蝉翼,油润光亮,软而韧,落水不糊,清香味美,柔滑可口,是制作各种素食名菜的高档原料,深受杭城各大寺院和高档饭店欢迎。
东坞山的豆腐皮品牌主要是销往九庵十三寺,东坞山村本身就有广德寺、宝福寺和东坞庙等,附近还有龙坞龙门坎的金莲寺、龙门寺、蛟龙庙,还有著名的“崇白集光”四大名寺,也就是长埭村的崇觉寺,上城埭何家村的光明寺,中村金家岭的白岩寺和集福寺,远一点的还有留下古镇的永兴寺,老东岳的东岳庙和法华寺,云栖寺、灵隐寺和三天竺的庙宇也是东坞山泗乡豆腐皮的主要消费地。 东坞山泗乡豆腐皮从午潮山、小和山、老焦山、龙门山等山路运往各个寺庙,那山路也就是现在西山游步道所在,也被叫做泗乡豆腐皮古道。东坞山人靠着双肩和双脚,挑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两双箩筐,挑去满担的豆腐皮,挑回的是黄豆和生活用品,靠着这一担箩筐,维持着豆腐皮生产和各家各户的生计。
东坞山泗乡豆腐皮可以制作炸响铃、素鹅、素鸡、素肠等寺庙素菜,还可以与青菜等炒制成家常菜,今天我就在东坞山村买了六斤泗乡豆腐皮送送人,晚餐桌上就有一碗可口的青菜豆腐皮下饭。 明朝时豆腐皮曾经作为贡品送南京和北京朝廷为皇宫享用,康熙乾隆两帝多次下江南,每到杭州,都要点与豆腐皮相关的名菜。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在楼外楼设宴招待,其中就有东坞山泗乡豆腐皮制作的“干炸黄雀”、“游龙戏水”、“凤飞南山”等名菜,尼克松品尝后赞不绝口,还买了一些带回美国去。十多年前,东坞山泗乡豆腐皮还畅销日本。
我在参观东坞山泗乡豆腐皮制作过程时,也与劳作的工人和厂长聊天,看到包装袋上“杭州名产”、“富阳特产”和“泗乡”品牌后颇为感慨,钱塘泗乡的东坞山豆腐皮成了富阳特产了,甚是可惜,好在东坞山人把“泗乡”两个字没有丢,这不就是我《钱塘往事》里经常提到的泗乡两字吗?泗乡两个字,除了在我《钱塘往事》看到外,我第一次在商标上看到,东坞山豆腐皮的泗乡商标没有因为区划调整而丢失,甚是欣慰。 东坞山泗乡豆腐皮成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久前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她的影响将更为广泛和久远。 七 结束语 原来的杭县上泗乡有四大名产,也就是旗枪茶(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红茶)、西湖莼菜和东坞山泗乡豆腐皮,由于东坞山村所在的长寿乡划给了富阳,泗乡也就少了一大名产。早年我曾经帮父亲在黄沙桥头修补轮胎,祝家村这里我们叫她“药场”,也就是杭州生产中草药的基地,这里还专门制作砖瓦,长寿乡的百姓常开拖拉机来卖砖,他们叹苦经说,他们很可怜,富阳人把他们看作钱塘人,叫他们“钱塘阿毛”;钱塘人把他们当做富阳人,车牌号码都是富阳的,政策、户口都是富阳的,享受不了杭州市区的待遇。 现在,富阳银湖板块的开发力度非常大,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比我们钱塘泗乡更优惠,东坞山所在的原长寿乡百姓终于可以高兴一下了。 蒋友根老人用泗乡方言说,富阳划给了杭州市区,成立了富阳区,他们又做回了杭州人,这就是回家。蒋友根老人和周长命老人在三年前都买了养老保险,现在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退休金,周长命老人还有复原军人补贴,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我问豆腐皮厂的厂长,商标上的“泗乡”两个字什么意思了解吗?厂长说不了解,厂长父亲、妻子、女儿和外孙女四代人都在,我用简短的语言,把“泗乡”的意思解释了一遍,七十多岁的厂长父亲听了直点头,用泗乡方言说“我们就是泗乡人”,我也说,“我们都是泗乡人,东坞山豆腐皮,就是泗乡豆腐皮。”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