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将城市比作人,杭州就是美人中的美人。 35年,弹指一挥间。杭州走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惊艳,让本地人惊叹,让外地人惊羡。 城市变美了,GDP增长了,资本壮大了,腰包鼓起了,闲暇多了,日子小康了……回眸35年,我们喜悦,兴奋,感动,震撼,自豪…… 而具体到我个人,更令我难忘和激动的是杭州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记得起乡愁”。每个人都有称得上心头的家园的东西,如王勃的滕王阁、崔颢的黄鹤楼、欧阳修的醉翁亭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而我心头的家园,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是杭州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载体,弥足珍贵。它们是每一个杭州人的“乡愁”。 虽然我出生在上海,但从小在杭州长大,牙牙学语的幼儿园在南山路上的澄庐,背上书包念的小学是粮道山中的叶公祠,中学的青葱岁月是在陈布雷《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舍建筑纪略》(后称杭四中)碑旁度过。住的地方则是今日吴山广场中央费新我大字榜书“吴山天风”四个字的所在,昔日称之为“省庐”。工作以后,更是自觉不自觉地开展了杭州的“护城”行动,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一以贯之。 如进家园,如数家珍,看来我与杭州的历史文化机缘巧合,“先天有缘”。缘在何处,且听我以“日志”形式一一道来。 一 部 书 1983年5月16日,晴。杭州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 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杭州的城市性质为“省会所在地,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这是杭州城市的建设总纲,也是发展方向。似乎是从那天起,身为杭州人的我,默默地开始了在杭州的“行走”,好像漫无目的,又似纲领已然。走着走着,照片多了,笔记厚了,思维深了,见识广了……。整整15年后,当脑子像一个巨大的内存,备份了杭州的前朝往事趣闻和历史文化遗存之后,它开始发散了……。 1998年,我的第一本老房子著作《西湖名人故居》写成了,一版再版,广受欢迎。此后真可谓一发而不可收。厚厚的《杭州老房子》、《杭州老房子续编》、《杭州老房子再编》、《杭州老房子四编》、《杭州新房子》(上下)等陆续出版发行,每本均有四、五百页,一年一本,连续不断,形成系列丛书。这其中,老房子占了十之七八,不管拆与没拆,都“立此存照”。总算是给杭州的家园留下了一点老城旧市的图文资料,也不枉我几十年的杭州情愫和头顶上“老房子专家”的民间称谓。时至今日,这部老房子系列丛书仍是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利用老房子史料的首选。 此后,结合服务大局、配合工程的工作,在杭州市政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又积极参与了许多杭州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如《情系小营》、《玉皇山南话沧桑》、《杭州的井》、《走读中山路》、《漫游中东河》、《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纪实》等等图书史料的编撰工作。 工余之睱,我还参与为杭州的企事业单位策划编撰了《百年湖滨》、《古城遗韵》、《老店春秋》、《百年名院》、《江南面王》、《二十三坊巷》、《上城的百个经典》等图书史料。 如此等等,林林总总,洋洋洒洒,多少为杭州、为乡愁、为后代留下些许念想、点滴文脉,算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故此,在“2007年度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大会上给我的点评语是:“正如仲向平所关注的老房子一样,他的兴趣和工作的价值,是随着时代和城市建设价值观重新觉醒而被我们赞许的。他走街串巷、梳理爬剔地寻找那些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老宅和它曾经的主人的故事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指令和许诺,仿佛心灵在召唤。在历史的尘土和岁月的陪伴下,他的照片与文字,使许多老房子重新焕发出自己的生命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