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条 巷 2006年4月27、28日,晴。上城区政府二楼中型会议室。 连续两天,上城区街巷整治“特色类道路设计方案研讨会”在此举行。此前,由市城管办在金溪山庄举办的背街小巷整治专家座谈会上,我提出了杭州要打造和评选若干条“江南名巷”的设想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强烈响应。而上城区的“特色类道路”就很有可能被评选为“江南名巷”,如大塔儿巷、如元宝街、如大井巷、如十五奎巷、如察院前巷、如比胜庙巷…… 这成百上千条街巷之于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的上城众生百姓,有浓得化不开的人生情结紧密相连,家族记忆、个人命运、生活遭际、邻里情谊,直至时代风云、世事沧桑都在这些街巷的流光里时隐时现;青砖苔痕、花木篱墙、明月屋影、深巷细雨,甚或枯树寒鸦、夜更叫卖,都在人们的心海中载浮载沉。 然而,上城以坊、街、巷、弄组合成的棋盘式城市平面格局,在时间的推移和风雨的侵蚀里,时现颓败之迹;在城市的喧闹和人群的挤压侵占中,街巷空间拥堵凌乱、杂陈无序。如果一个人在2005年以前来到上城,那他看到的街巷,大致就是一番灯不太亮、水不够畅、路不很平、环境不佳的映象。 为了彻底改变曾经的破旧现象,留住即将逝去的背影,丰富南宋以来“丰”字形的街巷格局,上城对辖区内572条街巷进行了整治,按“达标路、提高路、特色路”等不同类型,以“改善居民生活现状,满足基础功能需求,保护历史文脉根基,提升街巷环境品位”为重点,“砸”下数亿元改善资金,历时6年,惠及20余万户居民和单位。如今典型的坊巷风景又一一重现在我们眼前。 作为全程参与市、区两级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的文史学者,个人对市区两级的重点“特色路”——旧仁和村、荷花池头改善工程,用心关注,全力配合,着墨 最多,努力使之成为人们体会“江南名巷”历史风貌的典型作品。旧仁和村、荷花池头,两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西头连着西子湖,东头接着城隍山,山水相依的地理位置,愈加为它增添了清丽婉约的江南气息。小巷长约500余米,内里藏龙卧虎。西头原有种满荷花的大池,为官府遗址;南端临近才情女子陈端生的句山樵舍;北侧则是科学大家茅以升的旧居;它的近邻则是大画家潘天寿纪念馆。巷的东头有浙江近代实业的开创者赵曾珏旧居——双剑楼;有中国灯泡大王胡西园的西湖别业——可园;有著名民主人士、武术大家黄元秀的寄庐;还有解放军开国中将、少将们的宅园。整条小巷老树婆娑,青藤爬墙,曲径通幽,屋舍隐现,闹中取静。而且处处有文化,步步是历史,颇有“大隐隐于市”的远古意境。 综合整治后的小巷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城,它与周边三衙前、新民村、景云村、仁和村、广福里、勾山里、青平里等古朴典雅的街巷风格融为一体,彰显出上城小巷文化的江南情致,也成为了杭州市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的典范之作。所谓“专家叫好,百姓叫座”,受到了大量外地参观者的青睐和本地老百姓的喜爱。人们欣喜地说: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又回来了! 一 口 井 2008年1月19日,下午,大雨。杭州民间水井会诊团首次寻访。 此前,由我牵线与杭报共同组织了“杭州水井文化”研论会,邀请了毛昭晰、陈文錦、陈洁行、周少雄、杜正贤、丁云川等专家学者,畅谈了杭州水井的前生今世和水井保护的理念及措施,以响应市委书记、市长要求普查、保护杭州水井的连续三次的批示。并且配合上城区政协和各相关部门开展寻访调研、查找资料、田野采风、统计汇编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以拯救为数不多的我们“生命的源泉”、“大地的眼睛”。 这不,正好是双休日,我们来到了中山南路,去踏访今天十口井中的最后一口井。中山南路犹如杭州历史活着的档案资料库,一路走来,藏龙卧虎,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来到了白马庙巷口的那口古井,古井原来叫瑞石泉,又名马泉、饮马泉,是瑞石山紫阳山上通玄观的道士所挖。通玄观也即著名的紫阳书院和紫阳别墅的所在地,迄今仍留有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玄观石刻造像和百年名校紫阳小学。 据清同治六年(1867)标记,泉井起自宋,清雍正年间重修。泉井在通玄观东,后来泉井在1926年的大火中被毁坏,1927年就有人主持重修,淘井铺面,并为井命名,这就是留存于今天的那口仍在使用的“紫阳泉”井。井为联体双眼井,八角形水泥井圈,内壁用块石叠砌,外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铭文,约有一百多字,兹照录如下:“此井起自宋,清雍正年间里人重修,立碣其上。今毁一角,余复剥落不堪。或曰此饮马泉也,亦有白马泉者。而碣额‘马泉’上缺一字,不可考。余以其位紫阳山麓,拟号紫阳泉,居邻咸首肯。是岁淘井面,铺水泥,并置斯圈,附志数言。潜庐。中华民国纪元十有六年丁卯夏日。”大意是重修此井的经过,落款为“潜庐”。 潜庐何在?主人是谁?因为做了这件功德的人十分低调,没有在铭文中留下名字。所以,八十多年来,无人去探究潜庐和它的主人,紫阳泉井也就一直默默无闻了。 2008年4月4日早晨,清明节,中山南路车水马龙,大部分人去了南山扫墓。而笔者一行则循着紫阳泉井上“潜庐”的线索,去踏访一幢神秘的老宅。寻寻觅觅,走走看看,忽然,在紫阳卫生院主楼南侧一角,我们似惊鸿一瞥,从门窗里窥见到了一幕难忘的景致:院子里依山取势的递进式建筑,错落有致的观景式平台,蜿蜒曲折的罗马式栏杆,遍布蔓草的假山式花园,奇特高耸的中西式屋宇,虽然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有些凄凉,但却明显残存着历史的优雅和文化的特质。原来,这就是“潜庐”的遗址——中山南路423号。这正是:风定云闲四壁虚,万峰深锁地仙居。 据庐屋主人老何介绍,这处“杭州山地园墅”的老主人是其父亲何绍韩。何绍韩是以“中国砩矿第一人”闻名的——1910年,还在杭州两浙师范学堂念书的何绍韩在暑假返校途中,于新昌县大坂水口溪沿捡到一块漂亮的绿色石头。他让学校教矿物的日本老师看看,老师说这叫“氟化钙”,又名“氟石”。结果一年以后,动作神速的日本人派来了探矿队,在新昌找到了砩矿矿床,进行掠夺性开采。何绍韩大惊,立即上书浙江省政府,请求收回开采主权。三年后,砩矿开采权终于被收回,何绍韩也由浙江省教育厅的官员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他成立了“璋华砩石公司”,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砩石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何绍韩把自己开办的四十多处矿床、三千多平方米房产、一百多万元家底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用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961年,浙江省省长周建人亲自聘请他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次年何绍韩去世,葬在西湖边,终年八十二岁。 在杭州中山南路,一口井,一幢房,一个人,不能被忘记,井的名字叫“紫阳泉”,房的名字叫“潜庐”,人的名字叫“何绍韩”。 后来类似于“紫阳泉”这样一口又一口的老井、旧井、名井……由上城区政协和市城管办联手组成团队,由我担纲。在老城范围内遍访水井,并挖掘、整理、编撰、出版了《杭州的井》一书,由市委书记题写书名,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杭州水井最全面最权威的“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