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武林旧事
 
杭州民俗(机神)与传统工匠精神
来源:  作者:龚玉和  日期:2018-11-13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统称,泛指一个民族、地区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也是普通老百姓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非物质文化。

大致上说,我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民俗差异不大,说到杭州民俗,最有特色者莫过于“机神”与传统工匠精神。历代以来,杭嘉湖百姓种桑养蚕,种养殖业兴旺发达,造成了杭州丝绸业的繁荣昌盛,也折射了城市发展脉络的异乎于众。

由此,杭人推崇工匠,并立庙祀奉(机神庙)。

杭州旧称“工匠之城”,别的不说,城内外机神庙,香火鼎盛,非同小可。

什么是“机神”(行业之神)?也就是工匠之神,机神庙是祀奉工匠先贤之所。笔者查考了各县市地方志,别的城镇设立机神庙之所不多。想一想,类似于财神庙、月老祠、大雄宝殿等宗教场所各处都有,只有机神庙惟有杭州居多,让人匪夷所思。

机神庙在杭州历史悠久,市民崇尚机神,最早在东园巷(明初建造)。每逢春秋佳日,市民用三牲五畜来祭祀,仪式隆重,非同凡响。中河宝善桥的一组壁画“机神庙会绘图”,可见端倪。

在闸弄口有个地方称“机神新村”,其名沿袭旧有“机神村”而来。早年村里有机神庙,香火旺盛(也说明周边地区丝业发达)。自从撤村建居后,大规模的拆迁高潮中,遗存物荡然无存,只保留了一个名称(机神新村)。

自古以来,杭州丝织作坊不计其数,为众多市民赖以生存。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神祗来佑护事业的兴旺发达,由此,杭人崇尚机神。

“机神”源于何处?据载,杭人的“机神”就是轩辕黄帝。

自古至今,江南养蚕织帛业兴旺发达,无数百姓赖以为生,这种生活、生产方式源自黄帝之妻螺祖西陵氏,螺祖氏成为教会乡民养蚕种桑之神。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祀先蚕,礼以少牢。”

宋代《路史•后记》也有:“(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儸(螺)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今《杭州下城区志》(稿)载:“清厉鹗在《城东杂记》有‘河南禇公(遂良)裔孙(载)得机杼之巧于广陵(扬州),归以教其里人,嗣后杭州所出,为天下之冠。’”

唐代宰相褚遂良是杭州人,他的后裔“得机杼之巧,归杭传里人”

清代《东畲杂记》有“杭州机杼甲天下”之句。

早年官营丝绸工场统称织染局,在红门局(今闹市口)。

民国《杭州府志》载:轩辕黄帝庙,即机神庙,建于清雍正年间,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因额圯,里人重加兴建。咸丰毁,同治重建。庙宇原为五开间三进,庙前有(大)荡,进庙门为戏台,两旁建有看台。正殿机神殿,中祀轩辕氏,左伯余,右褚载,后又祀西陵氏。”

上述记载可以看到,杭州机神庙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非比寻常。

轩辕氏(黄帝)太古之时,率众战胜了尤,有“蚕神”亲自把口吐丝奉献,以表祝贺。(黄)帝大悦,命人织成绢子,臣伯余(服装之神)把绢裁剪成衣。黄帝着绢衣为礼服,大宴宾客,四方来宾观之,大为惊叹。帝妻西陵氏嫘祖,又称累祖(蚕丝之神)找到天蚕,亲手养育,并教会百姓养蚕治丝之法。

自此,民间演绎了妇女采桑、养蚕、制丝、织绢,制成云裳般轻薄美丽的服装,久而久之,养蚕、缫丝成了村妇的专业。

褚载(丝织之神)乃初唐名臣、书法家褚遂良之九世孙也。《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碑文载:“昔褚河南(遂良)之孙”,名载者,归自广陵(杨州),得机杼之法,而绸业以张。”

宋至道元年(995),俚人就把褚载奉为丝织之神。

在褚家堂(小庙巷之北小井巷后,并建成张御史巷(今新华路),建“通型庙”以祀。尤其是东园巷艮山门一带成为杭州丝绸机户集中之地,差不多每条巷都有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只是零机户分散独行,势单力薄。因此,他们以祭祀行业祖师的机神庙作为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场所,并组织了丝绸业同业行会。

杭州机坊生产的绯绫、白编绫,纹绫等,品质优良,销售畅通,所织之柿蒂花纹的绫板出类拔萃,这些作坊多数集中在城东。一般说来,机坊业大都父授予子,子授予孙,世代相传,沿袭成俗。因此,丝纺织业拥有众多手艺精湛的工匠,杭人称为“巧儿”,身价百倍,市民引以为荣。

褚氏为后代丝织业者所推崇,在褚家堂(忠清巷)建通圣土地庙(即机神庙)祭祀。最早的机神庙在东园巷,为明初建造。

忠清巷的机神庙则建于明朝中叶。当年艮山门还远在郊外,机坊主嫌进城不便,于是,就在艮山门外闸弄口另建了一个机神庙,为了区别城里的几座机神庙,闸弄口机神庙称为“下机神庙”;

东园巷的机神庙称“中机神庙”;

忠清巷的机神庙称“上机神庙”。

机主将手艺、交易、机坊兴隆以及生计寄托在机神上。

每逢春秋节日,业主与工匠就用三牲五畜来进行祭祀,宣读祭文,三跪九叩,仪式隆重。按照传统风习,机匠招收徒工安排在机神庙,举行先拜机神、后拜师父仪式。与此同时,工匠们在庙里聚餐、演戏敬神,极为热闹。

机神庙有专人管理,筹措仪式,供应茶水,由此,机神庙也成为一个工匠、机坊主、商客磋商技艺、洽谈生意的场所。  

到了道光、光绪年间,机工利用机神庙聚会,推选行业首领,采用散伙、停工、聚众评理和阻运货物等与坊主交涉,诸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保障职业.不难看出,当时的机神庙已经有了近代工会组织保障员工权利的稚形。

今保存的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光绪三十年(1904)刻的清廷限制机坊工匠的禁令石碑可佐证,此碑现存放碑林。

下机神庙在闸弄口(原天杭小学址),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城时毁于兵火,太平军撤退后,又经同业集资于同治年间(1862~1874)修复,直到文革期间(1968)再次被拆,如今只留下一个地名(机神新村)。

以上可窥探到,杭州机神庙在清代就已成为类似于现代行业公会场所。纵览杭州手工业发展脉络、城市经济的开拓推进,与丝业息息相关,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坦言之,工匠精神成为杭州这个城市的灵魂,如果把机神精神列为杭州的“市级非遗项目”之一,举办“工匠节”,弘扬工匠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相关内容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2024-11-15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2024-11-13
浙档精品丨萧山围垦记忆:是珍贵岁月,更是精神财富 2024-11-13
校史寻踪|清末浙江高等学堂之学风 ​——和风篇呈吾师张阆声先生(1941年11月1日) 2024-11-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