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下面我总结一下王夫之历史观的特色。分五个方面: 第一,他本质上是一个正统“程朱理学”派的理学家。理学家的特点是高标准严要求,对人、对事、对历史都是用很高的尺度来衡量,王夫之就是这样。比方说,刚才提到他不仅对人评价偏低,而且还经常骂人。我专门归纳过他骂的是什么人和什么事,有几种情况: 一是反陆王心学。在“朱陆之争”当中,王夫之绝对是支持朱熹的。他对朱熹不算特别崇拜,最崇拜的是张载,但对朱熹也还可以。提到朱熹都称之为“朱子”,不会直呼其名,而且朱熹的观点他大部分都接受。但是对于陆九渊、王阳明那批人,特别是明朝那些王学左派,非常痛恨、非常贬低。 二是因为反“陆王”的关系,王夫之就进一步反异端,就是反对那些咱们今天所说晚明时期思想解放的人,比如像李贽这样打破传统教条、冲决传统价值判断、歌颂自由的人。王夫之那一批思想家普遍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灭亡于王学左派和晚明异端思想,他们把社会风气和价值观搞坏了,搞得最后人欲横流,以至于面临农民起义和外族进攻毫无抵抗能力。咱们一些课本讲到明清思想会重点讲几个人,先讲李贽,然后讲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把他们摆到一块儿讲,认为他们是进步思想家。但是,后三个人要是知道把他们和李贽放在一起讲,那可坚决不能接受,他们都非常鄙视李贽那些异端思想。王夫之也是这样,对晚明的异端思想非常厌恶。 三是反神秘主义。对于理学系统里面的邵雍用象数来研究《易经》,提出各种历史时段演变模式,对于汉朝人讲天人感应,搞迷信,讲什么五行、五德,王夫之都十分鄙视,认为这些人境界太低,不懂什么叫儒学,根本不能认识儒学的真正价值。 四是反佛老。王夫之对佛教、道教或老庄不是一般地反,而是反得非常强烈。举个例子,《清史稿》记载王夫之脱离南明以后,“窜身瑤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就是一直没有剃发。但是,不剃发终究是个问题,不可能到人多的地方活动,那样很容易被官府抓到。他的朋友方以智就劝说他出家。当时很多明朝遗民不想和清朝合作,拒绝按满族习俗剃发,就出家当了和尚。王夫之虽然不愿剃发,但也不肯当和尚,因为他反佛教的态度比别人都强烈。而且这是他们家的传统,他父亲临死就跟他说,死后坚决不准请和尚道士来超度,王夫之自己也这样对他儿子说过。因为他坚决反对佛老,以至于影响到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点一票否决,谁要是喜欢佛教、喜欢道家、喜欢黄老,到他那儿就一笔骂倒。 五是反对法家和法家作风。法家搞政治忽略德政和礼教,专讲严格管理、严刑峻法,王夫之对此十分厌恶,进而反对各种考核和细化的管理规定。他觉得管理应当从宽,差不多就行了。所以,王安石、张居正这些人大都被他骂得很惨,酷吏就更不用说了。而且,王夫之反对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在他看来清官很容易变成酷吏,不近人情。他认为以清官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谁也受不了,对谁也不满意,最后会搞得一团糟。 六是反文人,对文学家都没什么好评。我最近的想法是,王夫之反文人还是和反佛老有关,他骂的那些文人都有一点点佛道倾向,比方说白居易和苏轼。被骂最厉害的是苏轼,朱熹就很讨厌苏轼,王夫之更讨厌苏轼。他骂人的时候,有时骂着骂着就说苏轼也是如此,或者说这个人虽然差,但比苏轼还强一点。这让人很不好理解。苏东坡,今天在一般人心中评价还是很高的,但在王夫之那里,苏东坡地位很低,类似的还有白居易。他瞧不上思想境界比较低的纯文学家。 第二,持进化论观点,反对复古。这一点和别人不一样,对于很多人说古代如何好,我们要学习古代,王夫之不接受。比方说井田制,他说井田制不可能复活,不要搞了,想都不要想。另外,古代有很多人讲科举制度不行,希望搞古代的“乡举里选”,王夫之则说“乡举里选”不可能恢复,要搞也是搞得一团糟,趁早不要考虑。古人认为“笞杖徒流死”五刑里面,死刑下面的徒刑、流刑惩罚力度不够,希望恢复肉刑,王夫之也坚决反对。可以说,对于很多后代经常拿出来想复古的项目,他基本都不接受。 第三,崇尚务实,反对虚假宣传。对于那些史书里面的夸张描写,特别是一些可能是当时统治者故意制造,或者有些学者为了达到某种宣传效果而故意炒作的事,王夫之都专门揪出来加以批判。比方说,北宋初年江州(今江西九江)陈氏累世同居,家族内部关系处理得很好,后来还得到了政府的表彰。王夫之怎么批呢?他发现该家族有些记载不靠谱,说这家人不光是家庭关系好,而且他们家养的一百多只狗吃饭都要一起吃,一只狗不来别的狗都不吃。在这儿,王夫之就说了,可能吗?一百多个人来吃饭,谁来谁不来,你也搞不清,何况一百多只狗。他对这些虚假宣传很敏感,一发现就要痛骂一顿,批判一番。 第四,重农,轻视工商。王夫之有相当强的农本主义思想,强调以农为本,反对大搞工商业,对于历代的抑商政策都拍手叫好。这一点他和同时代的黄宗羲不同,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蔡尚思说王夫之是一个封建、保守、顽固的人,不无根据。冯友兰认为王夫之是旧时代的终结者,黄宗羲是新时代的启蒙者,两个人虽处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导向不同。也有一定道理。王夫之的思想里面要说有什么启蒙的东西,能够反映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其实是很少的。 最后,对出处问题的关注和人生经验的总结。王夫之一生坎坷,对历史的评论经常加一些他的人生经验进去。比方说,他特别喜欢讨论在乱世当中,知识分子应该如何生活。基本原则是,在一个乱世当中,人应该少掺乎那些危险的事,尽量自保,但一旦涉及到原则问题,也不能无底线地逃避或躲避,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上还得上。这些讨论有很多是他的切身经验,包括看人,经常讲应该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举个例子。汉武帝去世前安排三个人辅政,一个是霍光,一个是匈奴人金日磾,还有一个上官桀。这三个人中,前两个后来被证明是好人,后一个是坏人。王夫之就说,汉武帝早应该看出来前两个是好人,后一个是坏人。为什么呢?这三个人得到皇帝信任的原因不一样。霍光到宫里值班,每天下车都在一个位置,既不靠前也不靠后,多少年就这样丝毫不变。金日磾在皇帝身边当侍卫,年复一年目不斜视,神情永远保持专注。王夫之说,如果认为他们这样的行为是表演,那是表演不出来的,他们一定本质上就是靠谱、踏实的人,所以重用他们是很对的。第三个人上官桀是怎么被重用的呢?是通过一次表演。上官桀原来是养马的,有一次汉武帝生病了,过一段时间病好以后去视察马圈,一看马都瘦了,很生气,准备惩罚他。上官桀当场就哭起来了,说我听说陛下生病了,非常担心,就没心思养马,所以马都瘦了。哭的是“泣数行下”,汉武帝一下感动了,后来就提拔他。王夫之说一看这就是表演,难道你看不出来吗?那两个人都是多少年如一日的表现,而这个人就是靠一次机会,虽然演得很像,那也不能因此就信任他。汉武帝早应该看出来这个人是不可靠的,看不出来就是你的问题。 最后,简单谈谈《读通鉴论》这部书应该怎样深入阅读。首先,应当把王夫之发表评论所针对的史事从《资治通鉴》里一一找出来。其次,要把王夫之使用的各种典故查明,搞清楚都是什么意思。第三,最好再把古人针对同一问题或类似问题发表的论述拿来对比,比如说南宋初年胡寅所著《读史管见》、朱熹的一些历史评论等等,看看与王夫之有何异同。我在北大给学生开课,就是这样读的,感到有很大的收获。在此也推荐给大家。 |